小麦TaNBR1基因及其在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87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个小麦TaNBR1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及在抗白粉病分子育种上的应用。TaNBR1负调控感病小麦材料对真菌病害白粉菌的基础抗性,沉默TaNBR1导致感病植株的抗性增强,表现为抗白粉菌分生孢子的侵入和抑制菌丝体的生长。抗分生孢子侵入表现在与对照植株上40%左右的侵入频率相比,沉默1个或2个TaNBR1植株上的侵入频率显著下降;抗菌丝体发育表现在与对照植株上普遍充分生长的大菌丝体相比,沉默1个或2个TaNBR1基因植株上的菌丝体普遍较小,说明基因沉默植株上的菌丝体发育部分受阻。该发明专利技术为小麦抗白粉病机理研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TaNBR1基因及其在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本申请得到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7JCZDJC33800)的资助。
本专利技术属于
,特别是涉及一种重要农作物小麦的TaNBR1基因及其该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介绍
白粉病是小麦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严重染病的小麦植株叶片枯死、光合效率下降、麦穗灌浆结实收到极大影响。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是改良小麦白粉病抗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小麦抗白粉病育种面临着已知抗病基因较少和抗性逐渐丧失等问题,亟待通过深入解析小麦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来挖掘新的抗源基因。细胞自噬(简称自噬)是一种保守的真核细胞内物质分解和循环利用机制。自噬与植物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拟南芥、烟草等模式物种的病毒和细菌病害上,重要农作物小麦上以及白粉病等真菌病害上的自噬功能研究还很少。自噬分为批量自噬和底物特异性的选择性自噬。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选择性自噬介导的特定细胞器和蛋白的清除具有重要生物意义。ATG8因子定位于自噬膜表面,是参与自噬小体组装的关键组分,同时也是选择性自噬中底物识别机制的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栽培小麦两个TaNBR1基因的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的序列,其特征在于TaNBR1a的全长开放阅读框为2604 bp,为SEQ ID NO:1 所示;TaNBR1b的全长开放阅读框为2529bp,如SEQ ID NO:3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小麦两个TaNBR1基因的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的序列,其特征在于TaNBR1a的全长开放阅读框为2604bp,为SEQIDNO:1所示;TaNBR1b的全长开放阅读框为2529bp,如SEQIDNO:3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小麦两个TaNB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其特征在于TaNBR1a蛋白全长867个氨基酸,含有1个PB1结构域,1个ZZ锌指结构域和2个UBA泛素结合结构域,如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忠杨文文刘彦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