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54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用于在电路切换状态时控制指示灯的点亮与熄灭。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和连接单片机的引脚信号端口;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口,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口,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信号端口,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信号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舱内一般包含多种不同的电气设备,而各设备常以状态指示灯的颜色来提醒驾驶员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这样既方便快速识别也能保证安全驾驶。本方案是以设备内单片机单个管脚切换控制外部指示灯的颜色变化。现在常见的指示灯控制是由单片机的多个管脚控制指示灯的颜色变化,如图1所示,每个指示灯都对应单片机的一个管脚,由管脚的高低电平状态切换来控制指示灯的颜色切换。这种切换方式占用的单片机管脚数量较多,导致设备内的连接线数量较多,电路占用PCB板的面积也较大,不利于工人装配和维护。因此,需要对这种控制电路做出简化,降低装配和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和连接单片机的引脚信号端口;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和连接单片机的引脚信号端口;/n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NP型晶体管;/n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口,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n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口,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n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信号端口,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n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信号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和连接单片机的引脚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N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口,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口,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信号端口,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信号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导通时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口连接同一直流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信号端口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信号端口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源端口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口的电压高于0.7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阻抗相同,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阻抗相同。


7.一种单线控制指示灯状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电路、第二子电路、第三子电路、第一电源端口和第二电源端口;
所述第一子电路包括:
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晶体管和连接单片机引脚的第一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N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口,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口,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口,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地;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何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