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46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包括:手持筒、滚珠座、滚珠、密封盖,所述手持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滚珠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珠座上设置有通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滚珠套,所述滚珠套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滚珠套呈腰鼓状,所述滚珠套两端的直径小于滚珠套中部的直径;所述滚珠卡合在所述滚珠套内,所述滚珠的直径位于所述滚珠套端部的直径与所述滚珠套中部的直径之间;所述密封盖内的中部设置有防漏压圈,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时,所述防漏压圈推挤所述滚珠以将所述通孔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便于携带,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
本技术涉及温灸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
技术介绍
温灸棒通过艾条燃烧产生药物气流流向病灶部位,使艾条中的药用成分进入皮肤,循经络将药性由体表到体内,达到痛经活络、活血化瘀、舒经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温灸棒一般是通过燃烧艾条,在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而且操作不便,不容易控制温度,使用者很难自己掌握艾灸要领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包括:手持筒,所述手持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滚珠座,所述滚珠座包括连接套、与连接套相连的滚珠套,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珠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手持筒相连通,所述滚珠套由硅胶材料制成;滚珠,所述滚珠卡合在所述滚珠套内,所述滚珠的直径位于所述滚珠套端部的直径与所述滚珠套中部的直径之间;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所述密封盖内的中部设置有防漏压圈,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时,所述防漏压圈推挤所述滚珠以将所述通孔密封。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手持筒上,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所述手持筒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上的外螺纹靠近所述滚珠套。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手持筒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筒的直径从一端到中部逐渐增大,从中部到过渡端逐渐减小,从过渡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筒的长度为8~9cm,所述手持筒的最大直径为2cm,最小直径为0.5cm。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手持筒内盛装有艾灸液,使用时,取下密封盖,在病灶部位轻轻滑动滚珠,来回擦拭5至10次,然后盖上密封盖,并用半球形凸起沿着经络进行按摩,艾灸液在病灶部位被人体吸收,迅速提升热感,药液循经络将药性由体表到体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技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腰鼓状的滚珠套,既便于卡合滚珠,还保证了出液顺畅、均匀;本技术的密封盖具有较好的密封性,盖上密封盖时,密封盖内的防漏压圈推挤滚珠将通孔密封,便于使用者携带、摆放;本技术的手持筒的直径从一端到中部逐渐增大,从中部到过渡端逐渐减小,从过渡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且手持筒的长度为8~9cm,最大直径为2cm,最小直径为0.5cm,便于人体手持,且使用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滚珠卡合在滚珠套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滚珠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持筒;101、手持筒的一端102、手持筒的中部;103、手持筒的过渡端;104、手持筒的另一端;105、连接段;2、密封盖;201、半球形凸起;202、防漏压圈;3、滚珠座;301、连接套;302、滚珠套;4、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包括:手持筒1、滚珠座3、滚珠4、密封盖2,所述手持筒1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筒的一端101为封闭端,另一端104为开口端,其内部装有艾灸液;所述手持筒1的直径从一端101到中部102逐渐增大,从中部102到过渡端103逐渐减小,从过渡端103到另一端104逐渐增大;所述手持筒的长度为8~9cm,所述手持筒的最大直径为2cm,最小直径为0.5cm;如图2所示,所示手持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连接段105,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的直径,所述连接段10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如图2所示,所述滚珠座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所述滚珠座3包括连接套301、与连接套301相连的滚珠套302,所述连接套30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其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套301上的外螺纹与连接段105上的内螺纹相配合而连接于所述手持筒上,所述滚珠套302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滚珠套302为一端开口中空的半截腰鼓形,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滚珠形状契合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如图2所示,所述滚珠4卡合在所述滚珠套302内间隙配合,手持筒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通孔与滚珠4接触。如图4所示,所述密封盖2内的中部设置有防漏压圈202,所述密封盖2盖合在所述手持筒1的开口端时,所述防漏压圈202推挤所述滚珠4以将所述通孔密封;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密封盖上的内螺纹与所述连接段上的外螺纹相配合而连接在所述手持筒上;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盖2的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凸起201。密封盖既便于将通孔密封,还具有按摩的作用,具体为:盖上密封盖时,密封盖内的防漏压圈推挤滚珠将通孔密封,便于使用者携带;使用时,打开密封盖手握手持筒1用滚珠4在身体部位涂抹,涂完艾灸液后,盖上密封盖,用半球形凸起进行按摩,有助于艾灸液被人体吸收。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持筒,所述手持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n滚珠座,所述滚珠座包括连接套、与连接套相连的滚珠套,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珠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手持筒相连通,所述滚珠套由硅胶材料制成;/n滚珠,所述滚珠卡合在所述滚珠套内,所述滚珠的直径位于所述滚珠套端部的直径与所述滚珠套中部的直径之间;/n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所述密封盖内的中部设置有防漏压圈,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时,所述防漏压圈推挤所述滚珠以将所述通孔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筒,所述手持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
滚珠座,所述滚珠座包括连接套、与连接套相连的滚珠套,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珠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手持筒相连通,所述滚珠套由硅胶材料制成;
滚珠,所述滚珠卡合在所述滚珠套内,所述滚珠的直径位于所述滚珠套端部的直径与所述滚珠套中部的直径之间;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所述密封盖内的中部设置有防漏压圈,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所述手持筒的开口端时,所述防漏压圈推挤所述滚珠以将所述通孔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持温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持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手持筒上,所述连接套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辉陈杰金芬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