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扳手,具体涉及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
技术介绍
一般为配合不同种类的螺栓或螺帽的锁固及拆卸,大都是凭借棘轮扳手配合不同的套筒来使用,而一般的棘轮扳手易发生脱滑现象,使用握持角度不易调节。而比较先进省力电动扳手,电动扳手受电力来源影响大,没有电源时无法使用,适用面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该扳手结构设计精巧合理,不通过电能提供动力,实用性强、适用面广,通过钢丝拉动棘轮传动效率高,操作省力省时,不易产生手部疲劳,还可以适用于多尺寸的螺母拆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棘轮、外棘轮、变位卡牙、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上外壳、下外壳和手柄,所述内棘轮和外棘轮均为不对称的两层阶梯环状结构,所述内棘轮的上层小环与所述第二轴承内环紧配,所述内棘轮的下层大环的周侧均布有多个棘牙用于咬合外棘轮,所述外棘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棘轮(1)、外棘轮(2)、变位卡牙(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上外壳(6)、下外壳(7)和手柄(8),所述内棘轮(1)和外棘轮(2)均为不对称的两层阶梯环状结构,所述内棘轮(1)的上层小环与所述第二轴承(5)内环紧配,所述内棘轮(1)的下层大环的周侧均布有多个棘牙(9)用于咬合外棘轮(2),所述外棘轮(2)的大环内侧设置棘齿与所述棘牙(9)配合咬合,所述外棘轮(2)的大环上开设钢丝凹槽,所述钢丝凹槽上设置钢丝固定轴(10),所述钢丝固定轴(10)上固定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钢丝凹槽上,所述外棘轮(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棘轮(1)、外棘轮(2)、变位卡牙(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上外壳(6)、下外壳(7)和手柄(8),所述内棘轮(1)和外棘轮(2)均为不对称的两层阶梯环状结构,所述内棘轮(1)的上层小环与所述第二轴承(5)内环紧配,所述内棘轮(1)的下层大环的周侧均布有多个棘牙(9)用于咬合外棘轮(2),所述外棘轮(2)的大环内侧设置棘齿与所述棘牙(9)配合咬合,所述外棘轮(2)的大环上开设钢丝凹槽,所述钢丝凹槽上设置钢丝固定轴(10),所述钢丝固定轴(10)上固定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钢丝凹槽上,所述外棘轮(2)的小环外侧固定用于复位外棘轮(2)的发条(11),所述外棘轮(2)的小环内侧与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侧紧配,所述内棘轮(1)的内侧设置三个变位卡牙(3),所述下外壳(7)与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侧紧配,所述下外壳(7)上开设有穿过所述钢丝绳的钢丝绳开口,所述下外壳(7)上连接所述手柄(8),所述上外壳(6)与所述第二轴承(5)外侧紧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棘轮(1)内侧设置变位卡牙中心环(12),所述变位卡牙中心环(12)为中间高两侧低的三层阶梯环,所述变位卡牙中心环(12)上设置有三个弧形凸起(13)用于调整变位卡牙(3)咬合角度大小,所述变位卡牙中心环(12)的两侧分别固定两个变位卡牙固定环(14),所述变位卡牙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垂直于变位卡牙固定环(14)圆环弧形面的变位卡牙安装端板(14),所述变位卡牙安装端板(14)上通过变位卡牙固定销(15)安装有变位卡牙(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拉棘轮式多功能螺刀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6)和下外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峻,张博文,王康,杨豪强,吴秦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