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方专利>正文

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39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包括救急药瓶、固定板、床板和扶手,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内部设置有限定结构,所述床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救急药瓶,所述连接轴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动稳定结构,所述限定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扣、固定带和固定头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板的底端先固定连接固定片,之后搭建呈“X”形的支架,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且在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稳定轮后,稳定轮起到了容易转移的效果,使得不仅在转移的过程中稳定性提高,而且转移时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颅脑损伤其实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的颅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称为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病患的转移装置是一种对患者进行转移治疗或运送的装置。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病患转移装置在移动时,稳定性较差,易产生较大的震动,容易对颅脑损伤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传统的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在转移病患的过程中,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性较差,在转移时,头部易发生偏移或因为震动而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3)传统的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在转移的过程中,救急设备效果较差,不稳定,且难以移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稳定性差、头部固定效果差和救急设备不稳定且不易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包括救急药瓶、固定板、床板和扶手,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包括救急药瓶(1)、固定板(4)、床板(6)和扶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5),所述固定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床板(6),所述床板(6)的内部设置有限定结构(3),所述床板(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扶手(7),所述床板(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救急药瓶(1),所述连接轴(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动稳定结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包括救急药瓶(1)、固定板(4)、床板(6)和扶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5),所述固定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床板(6),所述床板(6)的内部设置有限定结构(3),所述床板(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扶手(7),所述床板(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救急药瓶(1),所述连接轴(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动稳定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扣(301)、固定带(302)和固定头枕(303),所述固定头枕(3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301),所述固定头枕(303)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1)沿着固定头枕(303)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带(302)沿着固定头枕(303)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损伤病患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架(501)、稳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李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