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签自助沾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38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签自助沾药器。本沾药器包括盒体以及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下输送带的输送面上凹设有圆槽状的卡槽,以供棉签卡入卡槽内并沿贯穿孔送出所述放置腔;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以同步电机驱动从而产生输送方向彼此反向的同步输送动作,且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的相邻输送面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及输送棉签的输送间隙;在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处布置接料滑槽及药剂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医用棉签、药液存储以及沾药操作合二为一,并实现了上述流程的自动化操作,使用便捷高,操作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签自助沾药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签自助沾药器。
技术介绍
医用棉签是常用的医疗用品之一。现有技术中,医用棉签大多是批量的装在包装盒或包装袋中,包装盒和包装袋则为透明状带封口容器。使用时需打开封口,方可取出医用棉签。由于医用棉签的主要使用领域为消毒和擦拭步骤,当需执行沾碘液进行消毒或沾酒精进行擦拭等步骤时,则需要同步的准备相应的溶液瓶,并在打开溶液瓶后还要再从包装盒或包装袋内分批取出医用棉签,再沾取相应的溶液进行消毒擦拭,最后再将溶液瓶和包装盒或包装袋一一收拾并归位,操作步骤多且繁复。尤其是诸如急诊等科室,医护人员忙的几乎腾不出手来,且上述某一环节出错都会极大的影响后续环节的顺利执行,这显然给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棉签自助沾药器,其通过将医用棉签、药液存储以及沾药操作合二为一,并实现了上述流程的自动化操作,使用便捷高,操作方便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签自助沾药器,其特征在于:本沾药器包括开口朝上的四方状的盒体以及输送面水平设置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将盒体的朝向下输送带的一侧盒壁命名为外盒壁,该外盒壁处水平向贯穿开设有四方状的贯穿孔;下输送带沿该贯穿孔而水平伸入盒体盒腔内,以使得盒体的盒壁以及下输送带的上带面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棉签的放置腔;下输送带的输送面上凹设有圆槽状的卡槽,以供棉签卡入卡槽内并沿贯穿孔送出所述放置腔,且贯穿孔上孔壁与下输送带的上带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棉签的杆体直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以同步电机驱动从而产生输送方向彼此反向的同步输送动作,所述卡槽的槽长方向垂直下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且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的相邻输送面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及输送棉签的输送间隙;在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处布置用于接取下输送带处下落棉签的槽腔呈“V”字状的接料滑槽;以棉签的棉头所在方向为接料滑槽的头端,所述接料滑槽的槽底为由尾端至头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导料布局;在接料滑槽的头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药剂池,所述药剂池外形呈轴线铅垂的直圆桶状,药剂池的桶腔构成用于容纳棉签及药剂的安置腔,药剂池桶腔直径小于棉签总长度,且药剂池桶腔深度小于棉签总长度;接料滑槽的尾端槽底衔接于药剂池的桶口处;在铅垂向的投影上,下输送带的落料路径上的棉签棉头位于药剂池桶腔投影内,而下输送带的落料路径上的棉签的杆体则位于接料滑槽槽腔投影内。优选的,当棉签的杆体由上而下的卡入卡槽处时,棉签的棉头悬置于下输送带的卡槽同侧槽端之外处;棉签的棉头所在的盒体盒底处铅垂向上凸设有凸台用以承托该棉头;贯穿孔的上孔壁处凹设有用于避让下输送带处棉签棉头行进路径的缺口。优选的,本沾药器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外形呈拱面朝上的弧板状,导向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并位于棉签落料路径处,而导向板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接料滑槽槽腔处;所述导向板的拱形面构成承接及过渡棉签的承接过渡面。优选的,本沾药器还包括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的出液管连通药剂池桶腔,而进液管连通储液箱处;药剂池池壁处布置有用于监控药剂池内液面高度的液面传感器,以便在药剂池桶腔内药剂量不足时发送信息以驱使动力泵向药剂池桶腔内泵入药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实际操作时,将从棉签盒或棉签袋内取出的棉签批量的预先放置于盒体的放置腔内,此时位于最底层的棉签会随下输送带的动作而卡入下输送带的上带面处预设的卡槽内。随之下输送带的步进式动作,棉签会经由贯穿孔而进入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形成的输送间隙处并被稳固的持续夹持和前送。当棉签行进至下输送带的落料端时,在重力作用下棉签会自动的以棉头朝向接料滑槽尾端的方式落入接料滑槽槽腔内,并在接料滑槽槽腔的独特“V”字结构下自动摆正并下滑。再后,棉签会在接料滑槽的“V”字槽腔的导向作用下而滑入药剂池内,此时棉签棉头自然朝下并被药剂池内药剂浸湿,以实现其自动化的落料及沾药操作。综上可知,本技术抛弃了传统的手动抽棉签以及手动沾药所导致的操作不便状况,转而简化了传统的单头棉签的使用流程,并进一步的实现了上述流程的自动化操作,使用便捷高,操作方便可靠。2)、药剂池桶腔的圆桶状结构有其设计目的。一方面,药剂池的池壁铅垂并与接料滑槽的倾斜状槽底间存在明显的转折点,这使得棉签下落时,棉签颈部会自然位于该转折点处,而使得棉签的无菌棉头不至于受到接料滑槽槽底污染和刮擦,以保证其卫生性。另一方面,在随后的棉签沿接料滑槽下滑的过程中,棉签的棉头自然下落,进而翘动棉签的杆体上行,从而产生棉签的自翻动动作,以使得棉签的杆体自然的翻动并搁至药剂池池壁的另一侧沿处,以便于后续的取棉签操作。而药剂池桶腔直径小于棉签总长度,且药剂池桶腔深度小于棉签总长度,也是考虑到避免棉签整体浸入药剂池桶腔内和后续的便于取棉签操作,以确保本技术的操作可靠性。3)、实际上,在输送棉签时也存在棉签棉头的污染可能。因此,本技术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所配合夹持的,应当仅是棉签的杆体,而棉签的棉头部分则悬置在下输送带的卡槽同侧槽端之外处。与此同时,棉签的棉头所在的盒体盒底处铅垂向上凸设有凸台用以承托该棉头,以维持棉签的杆体始终处于水平面处,从而确保放置腔内最底层的棉签能始终正确而有效的由上而下的快速卡入卡槽中。贯穿孔处缺口同理。4)、导向板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的确保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处下坠的棉签,能正确有效的落入接料滑槽内。弧板状的导向板,其拱形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弭棉签的下坠力,以保证落料准确度。5)、进一步的,处于自动化的考虑,对于药剂池而言,一方面需要有备用的泵力系统,以便在药剂池桶腔内药剂量不足时,能实现自动泵药操作。而另一方面,自动泵药操作的实现,则是依靠液面传感器提供监控信息所得。液面传感器与动力泵之间的联动或者说是协同配合,在自动化电子领域极为常见,此处就不再多作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简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的放大图;图3-6为棉签相对接料滑槽及药剂池下落时及下落后的动作流程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单头棉签10-盒体11-贯穿孔12-缺口13-凸台21-上输送带22-下输送带22a-卡槽30-接料滑槽40-药剂池50-导向板61-动力泵62-储液箱63-液面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在描述之前,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中的液面传感器63与动力泵61之间的协同配合,仅仅是由物理部件通过线路构造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硬件平台。在使用时,上述硬件平台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配合来实现药剂的自动补充功能,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与上述硬件平台相配合的软件不是本技术的创新部分,也不是本技术的组成部分,此处预先说明。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签自助沾药器,其特征在于:本沾药器包括开口朝上的四方状的盒体(10)以及输送面水平设置的上输送带(21)和下输送带(22);将盒体(10)的朝向下输送带(22)的一侧盒壁命名为外盒壁,该外盒壁处水平向贯穿开设有四方状的贯穿孔(11);下输送带(22)沿该贯穿孔(11)而水平伸入盒体(10)盒腔内,以使得盒体(10)的盒壁以及下输送带(22)的上带面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棉签的放置腔;下输送带(22)的输送面上凹设有圆槽状的卡槽(22a),以供棉签卡入卡槽(22a)内并沿贯穿孔(11)送出所述放置腔,且贯穿孔(11)上孔壁与下输送带(22)的上带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棉签的杆体直径;上输送带(21)和下输送带(22)以同步电机驱动从而产生输送方向彼此反向的同步输送动作,所述卡槽(22a)的槽长方向垂直下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且上输送带(21)和下输送带(22)的相邻输送面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及输送棉签的输送间隙;在下输送带(22)的出料端处布置用于接取下输送带(22)处下落棉签的槽腔呈“V”字状的接料滑槽(30);以棉签的棉头所在方向为接料滑槽(30)的头端,所述接料滑槽(30)的槽底为由尾端至头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导料布局;在接料滑槽(30)的头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药剂池(40),所述药剂池(40)外形呈轴线铅垂的直圆桶状,药剂池(40)的桶腔构成用于容纳棉签及药剂的安置腔,药剂池(40)桶腔直径小于棉签总长度,且药剂池(40)桶腔深度小于棉签总长度;/n接料滑槽(30)的尾端槽底衔接于药剂池(40)的桶口处;在铅垂向的投影上,下输送带(22)的落料路径上的棉签棉头位于药剂池(40)桶腔投影内,而下输送带(22)的落料路径上的棉签的杆体则位于接料滑槽(30)槽腔投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签自助沾药器,其特征在于:本沾药器包括开口朝上的四方状的盒体(10)以及输送面水平设置的上输送带(21)和下输送带(22);将盒体(10)的朝向下输送带(22)的一侧盒壁命名为外盒壁,该外盒壁处水平向贯穿开设有四方状的贯穿孔(11);下输送带(22)沿该贯穿孔(11)而水平伸入盒体(10)盒腔内,以使得盒体(10)的盒壁以及下输送带(22)的上带面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棉签的放置腔;下输送带(22)的输送面上凹设有圆槽状的卡槽(22a),以供棉签卡入卡槽(22a)内并沿贯穿孔(11)送出所述放置腔,且贯穿孔(11)上孔壁与下输送带(22)的上带面之间最小距离小于棉签的杆体直径;上输送带(21)和下输送带(22)以同步电机驱动从而产生输送方向彼此反向的同步输送动作,所述卡槽(22a)的槽长方向垂直下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且上输送带(21)和下输送带(22)的相邻输送面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及输送棉签的输送间隙;在下输送带(22)的出料端处布置用于接取下输送带(22)处下落棉签的槽腔呈“V”字状的接料滑槽(30);以棉签的棉头所在方向为接料滑槽(30)的头端,所述接料滑槽(30)的槽底为由尾端至头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导料布局;在接料滑槽(30)的头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药剂池(40),所述药剂池(40)外形呈轴线铅垂的直圆桶状,药剂池(40)的桶腔构成用于容纳棉签及药剂的安置腔,药剂池(40)桶腔直径小于棉签总长度,且药剂池(40)桶腔深度小于棉签总长度;
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光银章秀兰李蕊余冬梅王凤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