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33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包括上电极安装座、上电极蜗杆、上固定电极以及上连接电极;上电极安装座与上电极蜗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电极蜗杆与上固定电极传动连接;上固定电极底部设有开设有内螺纹安装孔,所述的上连接电极顶部设有外螺纹安装台,上固定电极通过内螺纹安装孔及外螺纹安装台与上连接电极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快捷、配合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制造
,涉及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
技术介绍
电阻焊作为汽车工业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对于汽车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阻焊和其他焊接技术相比在效率和质量以及自动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电阻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电阻焊大致包括以下几类:点焊、缝焊、凸焊、对焊,其中,凸焊工艺因具有焊接效果稳定易于操作等优点,常用于汽车制造工业中的螺钉螺母焊接过程,但由于凸焊电极在工作时要承受相当大的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同时电极工作表面直接与焊点接触,承受焊接所产生的高温,因此当电极压力达到或超过某些电极铜合金在该温度(如597℃)下的屈服强度时,易引起电极工作面的迅速变形和压溃,使电极头部严重变形而无法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维修或拆卸用过的电极,并快速更换上新的电极。另外一方面由于电极工作过程中通常是与蜗杆配合使用,其配合面为圆锥面,同时由于气密性或水密性要求,该配合面需要较高的接触压力以消除配合面间隙,但这也导致了电极不易拆卸以及拆卸过程中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影响配合精度与密封性要求。因此如何改进凸焊机中凸焊电极结构,使其能够满足频繁更换的要求,对于汽车制造工业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用于解决现有凸焊电极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包括上电极安装座、上电极蜗杆、上固定电极以及上连接电极;所述的上电极安装座与上电极蜗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电极蜗杆与上固定电极传动连接;所述的上固定电极底部设有开设有内螺纹安装孔,所述的上连接电极顶部设有外螺纹安装台,所述的上固定电极通过内螺纹安装孔及外螺纹安装台与上连接电极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上连接电极用于对工件进行焊接,并通过内螺纹安装孔及外螺纹安装台与上固定电极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及时对上连接电极进行拆卸、维修与更换。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螺纹安装孔中的内螺纹及外螺纹安装台上的外螺纹中,螺纹直径均为14-22mm。进一步地,所述的螺纹直径均为18mm。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螺纹安装孔中的内螺纹及外螺纹安装台上的外螺纹中,螺纹螺距均为1-1.5mm。进一步地,所述的螺纹螺距均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连接电极包括与外螺纹安装台相连接的支撑柱体以及与支撑柱体相连接的焊接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体上开设有扳手槽。该扳手槽沿支撑柱体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呈正方形或正六边形,以便于通过扳手将上连接电极安装于上固定电极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焊接端部的底部开设有开槽。进一步地,该凸焊电极还包括冷却水系统,该冷却水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却水进水管、第二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空腔、第一冷却水回水管以及第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进水管及第二冷却水回水管设于上电极安装座内,所述的第二冷却水进水管及第一冷却水回水管设于上电极蜗杆内,所述的冷却水空腔设于上固定电极内。所述的第二冷却水进水管与第二冷却水回水管分别与外部冷却水水源相连通,通过冷却水系统使冷却水流经上固定电极内部,进而通过上固定电极将冷量传递至上连接电极进行降温。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冷却水进水管及第一冷却水回水管下端开口为斜切口并伸入冷却水空腔内。工作原理: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内螺纹安装孔及外螺纹安装台将上连接电极安装于上固定电极上,将第二冷却水进水管与第二冷却水回水管分别与外部冷却水水源连通,再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凸焊焊接;当上连接电极因变形损坏或因待加工零件而需要更换时,通过扳手将上连接电极旋下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方便快捷:原先安装方式为通过圆锥紧密配合使电极蜗杆与工作电极连接安装,使得每次更换或调整工作电极时,都需要先对电极进行敲打使其松动后,方可把工作电极拆卸,既影响效率,又损坏配合精度,而通过将工作电极拆分为螺纹连接的上固定电极与上连接电极,则可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扳手即可方便地实现工作电极的安装拆卸,提高工作效率;2)配合精度高:本凸焊电极中冷却水系统与上连接电极相分离,避免电极安装过程对冷却水系统密封性的影响,保证系统密闭性;3)通用性强:上连接电极可根据实际焊接需要进行更换,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上电极安装座、上电极蜗杆及上固定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7、图8、图9为上连接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上电极安装座、2-上电极蜗杆、3-上固定电极、4-上连接电极、5-内螺纹安装孔、6-外螺纹安装台、7-支撑柱体、8-焊接端部、9-扳手槽、10-开槽、11-第一冷却水进水管、12-第二冷却水进水管、13-冷却水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包括如图5所示的上电极安装座1、上电极蜗杆2、上固定电极3、冷却水系统以及如图6所示的上连接电极4;其中上电极安装座1与上电极蜗杆2固定连接,上电极蜗杆2与上固定电极3传动连接;上固定电极3底部设有开设有内螺纹安装孔5,上连接电极4顶部设有外螺纹安装台6,上固定电极3通过内螺纹安装孔5及外螺纹安装台6与上连接电极4可拆卸连接。内螺纹安装孔5中的内螺纹及外螺纹安装台6上的外螺纹中,螺纹直径均为18mm,螺距均为1.5mm。上连接电极4包括与外螺纹安装台6相连接的支撑柱体7以及与支撑柱体7相连接的焊接端部8。支撑柱体7上开设有扳手槽9,该扳手槽9沿支撑柱体7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呈正方形,以便于通过扳手将上连接电极4安装于上固定电极3上。冷却水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却水进水管11、第二冷却水进水管12、冷却水空腔13、第一冷却水回水管以及第二冷却水回水管;第一冷却水进水管11及第二冷却水回水管设于上电极安装座1内,第二冷却水进水管12及第一冷却水回水管设于上电极蜗杆2内,冷却水空腔13设于上固定电极3内。其中,第二冷却水进水管12及第一冷却水回水管下端开口为斜切口并伸入冷却水空腔13内。第二冷却水进水管12与第二冷却水回水管分别与外部冷却水水源相连通,通过冷却水系统使冷却水流经上固定电极3内部,进而通过上固定电极3将冷量传递至上连接电极4进行降温。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内螺纹安装孔5及外螺纹安装台6将上连接电极4安装于上固定电极3上,将第二冷却水进水管12与第二冷却水回水管分别与外部冷却水水源连通,再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凸焊焊接;当上连接电极4因变形损坏或因待加工零件而需要更换时,通过扳手将上连接电极4旋下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凸焊电极包括上电极安装座(1)、上电极蜗杆(2)、上固定电极(3)以及上连接电极(4);/n所述的上电极安装座(1)与上电极蜗杆(2)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电极蜗杆(2)与上固定电极(3)传动连接;/n所述的上固定电极(3)底部设有开设有内螺纹安装孔(5),所述的上连接电极(4)顶部设有外螺纹安装台(6),所述的上固定电极(3)通过内螺纹安装孔(5)及外螺纹安装台(6)与上连接电极(4)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凸焊电极包括上电极安装座(1)、上电极蜗杆(2)、上固定电极(3)以及上连接电极(4);
所述的上电极安装座(1)与上电极蜗杆(2)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电极蜗杆(2)与上固定电极(3)传动连接;
所述的上固定电极(3)底部设有开设有内螺纹安装孔(5),所述的上连接电极(4)顶部设有外螺纹安装台(6),所述的上固定电极(3)通过内螺纹安装孔(5)及外螺纹安装台(6)与上连接电极(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纹安装孔(5)中的内螺纹及外螺纹安装台(6)上的外螺纹中,螺纹直径均为14-2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直径均为1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纹安装孔(5)中的内螺纹及外螺纹安装台(6)上的外螺纹中,螺纹螺距均为1-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的凸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螺距均为1.5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