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
技术介绍
本技术适用于面中部凹陷需行牵引治疗的患者,尤其适用于Crouzon综合征的治疗。对于严重面中部凹陷的患者,其治疗方法是行LefortIII型截骨后通过外置式面中部牵引器进行面中部牵引改善面中部凹陷,但该方法有明显的缺点,第一,手术创伤大,患者接受度低;第二,牵引器架笨重,固定时间长,极大影响生活质量;第三,牵引器固定在头部和面部,增加术后护理困难;第四,牵引延长距离和实际延长距离不对等,无法实现精准牵引。因此,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趋势逐渐倾向于微创化,而微型内置式牵引技术带来的创伤小,对患者外观及生活影响小,有较大应用前景。中国人口基数大,颅面畸形患儿数量不容忽视,为了让颅面畸形的患者能够更早接受手术治疗,尽早融入社会,减轻社会负担,也为了让中国治疗该类疾病能够追赶甚至领先国际水平,研制适合国人的颅眶微型内置式牵引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颅眶内置牵引。本技术解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Y型固定器(2)、颅骨固定板(3)、万向关节(4)、调节臂(5)和套筒(6),所述螺杆(1)的一端与所述Y型固定器(2)转动连接,所述颅骨固定板(3)与所述螺杆(1)螺纹传动连接,所述螺杆(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万向关节(4)与所述调节臂(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套筒(6)套设于所述螺杆(1)的外侧并与所述颅骨固定板(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Y型固定器(2)、颅骨固定板(3)、万向关节(4)、调节臂(5)和套筒(6),所述螺杆(1)的一端与所述Y型固定器(2)转动连接,所述颅骨固定板(3)与所述螺杆(1)螺纹传动连接,所述螺杆(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万向关节(4)与所述调节臂(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套筒(6)套设于所述螺杆(1)的外侧并与所述颅骨固定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引杆(7),所述指引杆(7)的一端与所述螺杆(1)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6)内,所述Y型固定器(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指引杆(7)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的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指引杆(7)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并相对转动,所述螺杆(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指引杆(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环形凸起,或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凸起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置式颅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8),所述Y型固定器(2)的一端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华,杨斌,李秉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