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30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和配合使用的防护板,穿刺针本体包括针座、止动环和针管,针管固定连接在针座的底部,针管的顶部贯穿针座且与针座相连通,针座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止动环,防护板包括上面板、调节台和下衬垫,上面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下衬垫的过针孔,上面板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调节台,调节台呈楔形状且表面开设有纵向分布的过针槽,调节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翼板,翼板的表面设有贯穿上面板的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带楔形状调节台的防护板,配合安装有止动环的穿刺针本体,方便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穿刺操作,有效地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穿刺术是胸外科最常采用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之一,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目前,在临床实施胸腔穿刺过程中常发生伤及肺脏的现象,特别是当胸水较少或是包裹性积液,上述现象更容易发生,对于医师的操作经验要求较高,加大了医师的操作难度,且实习医师或低年资医师不能快速的掌握,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通过设有带楔形状调节台的防护板,配合安装有止动环的穿刺针本体,方便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穿刺操作,有效地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和配合使用的防护板,所述穿刺针本体包括针座、止动环和针管,所述针管固定连接在针座的底部,所述针管的顶部贯穿针座且与针座相连通,所述针座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止动环,所述防护板包括上面板、调节台和下衬垫,所述上面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下衬垫的过针孔,所述上面板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调节台,所述调节台呈楔形状且表面开设有纵向分布的过针槽,所述调节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翼板,所述翼板的表面设有贯穿上面板的锁紧螺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动环的下端面呈楔形且与调节台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止动环的上表面与针座接触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面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翼板内嵌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槽的表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锁紧螺栓内嵌于条形孔内且与条形孔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针孔的直径大于针管的直径,所述针管与过针孔间隙配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针槽的开口宽度大于针管的直径且小于止动环的直径,所述过针槽位于过针孔的正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面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一体冲压成型,所述下衬垫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有带楔形状调节台的防护板,配合安装有止动环的穿刺针本体,便于对穿刺针的穿刺深度进行控制,方便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穿刺操作,有效地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2、本技术通过在调节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翼板和锁紧螺栓,方便改变调节台与过针孔的相对位置,在不改变穿刺针本体的情况下,方便控制穿刺针本体插入深度,不会在针管的表面造成损坏,提高对不同穿刺针的使用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防护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穿刺针本体-1,防护板-2,针座-3,止动环-4,针管-5,上面板-6,调节台-7,下衬垫-8,过针孔-9,过针槽-10,翼板-11,锁紧螺栓-12,滑槽-13,条形孔-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1和配合使用的防护板2,所述穿刺针本体1包括针座3、止动环4和针管5,所述针管5固定连接在针座3的底部,所述针管5的顶部贯穿针座3且与针座3相连通,所述针座3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止动环4,所述防护板2包括上面板6、调节台7和下衬垫8,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下衬垫8的过针孔9,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调节台7,所述调节台7呈楔形状且表面开设有纵向分布的过针槽10,所述调节台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翼板11,所述翼板11的表面设有贯穿上面板6的锁紧螺栓12,通过在调节台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翼板11和锁紧螺栓12,方便改变调节台7与过针孔9的相对位置,方便控制穿刺针本体1插入深度。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止动环4的下端面呈楔形且与调节台7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止动环4的上表面与针座3接触连接,通过将止动环4的下端设计成楔形状,方便在穿刺针本体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与调节台7的表面接触连接,提高穿刺针本体1与调节台7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3,所述翼板11内嵌于滑槽13内且与滑槽13滑动连接,通过在上面板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3,方便对调节台7的位置进行限定,提高翼板11在上面板6表面滑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滑槽13的表面开设有条形孔14,所述锁紧螺栓12内嵌于条形孔14内且与条形孔14滑动连接,通过在滑槽13的表面开设有条形孔14,方便锁紧螺栓12贯穿并对翼板11进行锁紧固定。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过针孔9的直径大于针管5的直径,所述针管5与过针孔9间隙配合连接,通过使针管5与过针孔9间隙配合连接,提高针管5与防护板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针管5有较大幅度的晃动。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过针槽10的开口宽度大于针管5的直径且小于止动环4的直径,所述过针槽10位于过针孔9的正上方,通过控制过针槽10的开口尺寸,在不影响针管5穿过的同时,对针座3进行阻挡,方便调节针管5的插入深度。具体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面板6采用不锈钢材质一体冲压成型,所述下衬垫8采用硅胶材质制成,通过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上面板6,提高防护板2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硅胶材质制作下衬垫8,提高防护板2放置在患者身体表面的稳定性,避免在进行穿刺操作的过程中防护板2发生移动。本技术的穿刺针本体-1、防护板-2、针座-3、止动环-4、针管-5、上面板-6、调节台-7、下衬垫-8、过针孔-9、过针槽-10、翼板-11、锁紧螺栓-12、滑槽-13、条形孔-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设有带楔形状调节台7的防护板2,配合安装有止动环4的穿刺针本体1,便于对穿刺针的穿刺深度进行控制,方便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穿刺操作,有效地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防护板2放置在患者身体的表面,确定需要穿刺的位置后,根据所使用的穿刺针和需要穿刺的深度确定针管5的插入深度,然后推动调节台7在滑槽13内滑动,改变调节台7与过针孔9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成后拧紧翼板11表面的锁紧螺栓12,对调节台7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医师将穿刺针本体1的针管5插入过针孔9内,在针管5插到底时,针座3下表面的止动圈与调节台7的表面接触连接,阻止穿刺针本体1继续向下移动,防止对其他器官造成损伤,方便医师在治疗时使用,对医师的操作经验要求较低,使用更加方便、安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1)和配合使用的防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本体(1)包括针座(3)、止动环(4)和针管(5),所述针管(5)固定连接在针座(3)的底部,所述针管(5)的顶部贯穿针座(3)且与针座(3)相连通,所述针座(3)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止动环(4),所述防护板(2)包括上面板(6)、调节台(7)和下衬垫(8),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下衬垫(8)的过针孔(9),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调节台(7),所述调节台(7)呈楔形状且表面开设有纵向分布的过针槽(10),所述调节台(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翼板(11),所述翼板(11)的表面设有贯穿上面板(6)的锁紧螺栓(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1)和配合使用的防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本体(1)包括针座(3)、止动环(4)和针管(5),所述针管(5)固定连接在针座(3)的底部,所述针管(5)的顶部贯穿针座(3)且与针座(3)相连通,所述针座(3)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止动环(4),所述防护板(2)包括上面板(6)、调节台(7)和下衬垫(8),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下衬垫(8)的过针孔(9),所述上面板(6)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调节台(7),所述调节台(7)呈楔形状且表面开设有纵向分布的过针槽(10),所述调节台(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翼板(11),所述翼板(11)的表面设有贯穿上面板(6)的锁紧螺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防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环(4)的下端面呈楔形且与调节台(7)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止动环(4)的上表面与针座(3)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贤高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