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282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之间、并用于调节两个封堵件的相对位置;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使所述主体部可弯曲的切槽结构。由于本申请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调节两个封堵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有效避免封堵器在封堵过程中挤压房间隔组织,保证了患者的心脏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封堵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随着介入材料器械和介入心脏病学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介入封堵器微创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卵圆孔未闭(PFO)等先天性心脏病成为重要方法。封堵器包括左盘、右盘和连接左盘与右盘的腰部连接件,现有封堵器的腰部连接件与左盘及右盘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对于两侧薄厚差异较大的缺损,现有封堵器存在倾斜角度有限而达不到良好的封堵效果。例如,在临床中,因患者个体差异,卵圆孔未闭具有多样性,由于卵圆孔隧道长短不一、多角度倾斜等问题,目前基本靠封堵器挤压房间隔组织以保证封堵效果,这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了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封堵器对患者的心脏造成危害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封堵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之间、并用于调节两个封堵件的相对位置;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通道,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通道内,所述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阻挡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阻挡部抵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封堵件固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堵件转动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使所述主体部可弯曲的切槽结构。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切槽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切槽。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切槽包括燕尾形单元。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切槽结构包括一条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切槽。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主体部为管状结构,所述切槽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腔相连通。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切槽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外。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结构,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主体部外。在本技术所述的封堵器中,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连接构件、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分设在所述第一封堵件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管设在所述第二封堵件的一侧,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固接,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接。综上所述,实施本技术的封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封堵器包括位于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之间、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调节两个封堵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有效避免封堵器在封堵过程中挤压房间隔组织,保证了患者的心脏的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封堵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剖面线未示出);图2为图1中所示的封堵器实施过程中的结构剖视图(剖面线未示出);图3为图1中所示的封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所示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所示切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所示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切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结构,采用“远端”、“近端”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通常定义植入物(如封堵器)在释放后距心脏近的一端为近端,距心脏远的一段为远端。其中,轴向指平行于植入物(如封堵器)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器100,该封堵器10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堵件10与第二封堵件20,以及连接在第一封堵件10与第二封堵件20之间、用于调节两个封堵件的相对位置的调节结构。该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80,第一连接件80包括主体部82,主体部82上设置有使该主体部82可弯曲的切槽结构,通过该切槽结构可实现对第一封堵件10与第二封堵件20之间角度的调节。进一步的,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0,第二连接件60与第一连接件80活动连接,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封堵件10与第二封堵件20沿轴向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调节结构还包括弹性件70,弹性件70位于第一连接件80与第二连接件60之间,当第一连接件80与第二连接件60相对移动时,弹性件70发生弹性变形。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件60上设有通道61,主体部82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在该通道61内。通道61的内壁上设置有阻挡部62,该阻挡部62可避免主体部82与通道61完全脱离。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80包括限位部81和主体部82。其中,主体部8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80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封堵件10固定连接。限位部81凸设在主体部82上,限位部81位于通道61内,限位部81与阻挡部62配合,可避免第一连接件80与第二连接件60相互脱离。弹性件70套在主体部82外,其两端分别抵接至限位部81与阻挡部62。弹性件70可以为弹簧、弹片或其它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当第一封堵件10与第二封堵件20相互远离时,弹性件70弹性变形,可对第一封堵件10与第二封堵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之间、并用于调节两个封堵件的相对位置;/n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通道,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通道内,所述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阻挡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阻挡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之间、并用于调节两个封堵件的相对位置;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通道,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通道内,所述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阻挡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阻挡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封堵件固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堵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使所述主体部可弯曲的切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切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礼彪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