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247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具干燥器,包括底壳、放置板、顶盖、翻盖以及控制装置,还包括风干装置,风干装置包括导风罩、风机以及出风罩,导风罩沿纵向方向设置在位于放置板下方的上开口腔内,导风罩具有下开口的容置腔和设置于容置腔顶部侧壁的第一出风口,发热体设置于容置腔内,灯设置于出风罩内,发热体、灯、风机均与线路板电连接,风机设置于容置腔且与进风口相对,出风罩包括沿放置板侧边伸出的罩体、设置于罩体且与放置板上表面相对的出风道,出风道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导风罩顶部插接于出风罩的纵向插板体。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导风结构,使被吹至放置板的空气更加集中,从而减少空气损失、提高了风干效率;同时能耗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具干燥器
本技术属于涉及一种餐具干燥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种餐具干燥器,包括底壳、放置板、顶盖、翻盖、发热体、灯以及控制装置,底壳具有上开口腔和与所述上开口腔底部相通的进风口,放置板与上开口腔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线路板。其存在的问题是:受到复杂的导风结构的限制,致使空气损失较多,风干效率低下。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餐具干燥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具干燥器,减少空气损失、提高了风干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餐具干燥器,包括底壳、放置板、顶盖、翻盖、发热体、灯以及控制装置,底壳具有上开口腔和与所述上开口腔底部相通的进风口,放置板与上开口腔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线路板,还包括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导风罩、风机以及出风罩,导风罩沿纵向方向设置在位于放置板下方的上开口腔内,导风罩具有下开口的容置腔和设置于容置腔顶部侧壁的第一出风口,发热体设置于容置腔内,灯设置于出风罩内,发热体、灯、风机均与线路板电连接,风机设置于容置腔且与进风口相对,出风罩包括沿放置板侧边伸出的罩体、设置于罩体且与放置板上表面相对的出风道,出风道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导风罩顶部插接于出风罩的纵向插板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六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容置腔顶部侧壁的宽度方向等距相间布设,所述出风道包括第二出风口和位于第二出风口上方的数个第三出风口,每个所述第三出风口沿出风罩侧壁的宽度方向等距相间布设,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相对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壳的上开口腔的环边由第一弧形环边、两个圆环边、直线环边以及两个第二弧形环边相接围合而成的一体件,其中靠近每个第二弧形环边的底壳内侧壁设有第一扣槽和第一插槽,顶盖的前、后侧壁均设有第一扣板和第一插板,第一扣板和第一扣槽相扣接,第一插板插设于第一插槽内;靠近直线环边的底壳内侧壁设有第二扣槽,靠近直线环边的底壳外侧壁设有位于第二扣槽两侧的第二插槽,顶盖的右侧壁均设有第二扣板和第二插板,第二扣板和第二扣槽相扣接,第二插板插设于第二插槽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翻盖通过转动机构与顶盖相枢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杆体、设置于顶盖的顶板体一端的两个插接位、设置于翻盖的弧形板体的圆柱筒,所述杆体一端穿设于圆柱筒并枢接于其中一个插接位的插孔内,另一端枢接于另一个插接位的插孔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器和设置于底壳侧壁的旋钮,所述旋钮与定时器相连接,所述定时器与线路板电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餐具干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的餐具干燥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导风罩、风机以及出风罩,尤其是导风罩沿纵向方向设置在位于放置板下方的上开口腔内;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导风干燥结构,使从底壳底部的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并利用风机直接引入至出风罩,该被引入的空气从出风罩吹出而对放置于放置板的餐具进行干燥,如此简化了导风结构,使被吹至放置板的空气更加集中,从而减少空气损失、提高了风干效率;同时能耗低、成本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立体图;图2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仰视图;图3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图5为图4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6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控制结构方框图;图7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只含底壳和顶盖一视角结构分解图;图8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只含底壳和顶盖另一视角结构分解图;图9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含转动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10为一种餐具干燥器的整个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的翻盖翻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1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底壳的上开口腔为内,以底壳的外壁为外。结合图1至图8所示,一种餐具干燥器,包括底壳1、放置板2、顶盖3、翻盖4、发热体5、灯6以及控制装置7,底壳1具有上开口腔10和与所述上开口腔10底部相通的进风口11,放置板2与上开口腔10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7包括线路板70,还包括风干装置8,所述风干装置8包括导风罩80、风机81以及出风罩82,导风罩80沿纵向方向设置在位于放置板2下方的上开口腔10内,导风罩80具有下开口的容置腔800和设置于容置腔800顶部侧壁的第一出风口801,发热体5设置于容置腔800内,灯6设置于出风罩82内,发热体5、灯6、风机81均与线路板70电连接,风机81设置于容置腔800且与进风口11相对,出风罩82包括沿放置板2侧边伸出的罩体820、设置于罩体820且与放置板2上表面相对的出风道821,出风道821与第一出风口801相连通,导风罩80顶部插接于出风罩82的纵向插板体8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导风干燥结构,使从底壳底部的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并利用风机直接引入至出风罩82,该被引入的空气从出风罩82吹出而对放置于放置板2的餐具进行干燥,如此简化了导风结构,使被吹至放置板2的空气更加集中,从而减少空气损失、提高了风干效率;同时能耗低、成本低。结合图1、图3、图4以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出风口801为六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801沿容置腔800顶部侧壁的宽度方向等距相间布设,所述出风道821包括第二出风口8210和位于第二出风口8210上方的数个第三出风口8211,每个所述第三出风口8211沿出风罩82侧壁的宽度方向等距相间布设,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801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出风口82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801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出风口8211相对设置。结合图1、图6以及图7所示,所述底壳的上开口腔10的环边由第一弧形环边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具干燥器,包括底壳、放置板、顶盖、翻盖、发热体、灯以及控制装置,底壳具有上开口腔和与所述上开口腔底部相通的进风口,放置板与上开口腔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导风罩、风机以及出风罩,导风罩沿纵向方向设置在位于放置板下方的上开口腔内,导风罩具有下开口的容置腔和设置于容置腔顶部侧壁的第一出风口,发热体设置于容置腔内,灯设置于出风罩内,发热体、灯、风机均与线路板电连接,风机设置于容置腔且与进风口相对,出风罩包括沿放置板侧边伸出的罩体、设置于罩体且与放置板上表面相对的出风道,出风道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导风罩顶部插接于出风罩的纵向插板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具干燥器,包括底壳、放置板、顶盖、翻盖、发热体、灯以及控制装置,底壳具有上开口腔和与所述上开口腔底部相通的进风口,放置板与上开口腔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导风罩、风机以及出风罩,导风罩沿纵向方向设置在位于放置板下方的上开口腔内,导风罩具有下开口的容置腔和设置于容置腔顶部侧壁的第一出风口,发热体设置于容置腔内,灯设置于出风罩内,发热体、灯、风机均与线路板电连接,风机设置于容置腔且与进风口相对,出风罩包括沿放置板侧边伸出的罩体、设置于罩体且与放置板上表面相对的出风道,出风道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导风罩顶部插接于出风罩的纵向插板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六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容置腔顶部侧壁的宽度方向等距相间布设,所述出风道包括第二出风口和位于第二出风口上方的数个第三出风口,每个所述第三出风口沿出风罩侧壁的宽度方向等距相间布设,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上开口腔的环边由第一弧形环边、两个圆环边、直线环边以及两个第二弧形环边相接围合而成的一体件,其中靠近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联兴姚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韩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