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24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一种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包括安装在拖把桶内的刮刷部件,用于对放置在拖把桶内的拖把头底部的擦拭物底面进行刮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安装在拖把桶内设有的传动轴一侧并由内而外设置,所述刮刷部件的顶面高度在由内而外的方向上有高低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能与擦拭物充分接触,且不影响拖把头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把桶的刮刷结构
本技术涉及清洁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把桶的刮刷结构。
技术介绍
旋转拖把具有清洗脱水方便的优点,尤其是可实现半干湿式拖把的清洁效果,包括拖把和拖把桶,市面上的拖把桶一般是通过拖把在拖把桶内的旋转来实现拖把的清洗和甩干。经查,申请号为CN201710332878.9(公开号CN108852212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节水拖把桶》公开这样一种结构,一种节水拖把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有能让搁置其上的拖把盘进行旋转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还设有清洁部件及水泵,所述清洁部件为固定在盒体上含有刷毛的架子,通过刷毛与对在桶体内旋转的擦拭物刮刷实现清洗操作。水泵用以对在桶体内旋转的拖把盘底部的擦拭物进行喷水,且水泵通过开关杆控制其补充水与否。在实际产品中,拖把头在支撑结构上放置后较为松动,导致拖把头放置不平衡,存在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使得拖把头底面的擦拭物存在高低不平,而刷毛的高度位置是一定的,这就存在拖把头在旋转过程中,擦拭物可能有局部不被刷毛刮刷到,影响拖把的清洁效果,而且刷毛不能做太长,否则影响拖把头旋转,而太短影响刮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清洁部件能与擦拭物充分接触且不影响拖把头旋转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包括安装在拖把桶内的刮刷部件,用于对放置在拖把桶内的拖把头底部的擦拭物底面进行刮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安装在拖把桶内设有的传动轴一侧并由内而外设置,所述刮刷部件的顶面高度在由内而外的方向上有高低不同。进一步设计,所述刮刷部件具有径向上靠近传动轴的内端以及径向上远离传动轴的外端,且所述刮刷部件的外端顶面高度高于其内端顶面高度。进一步设计,所述刮刷部件为刮条、毛刷和刮刷辊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设计,所述刮刷部件为毛刷,所述毛刷包括刷架以及间隔设置在刷架顶部的多个刷毛束。毛刷能够更好地将粘在擦拭物上的脏物刮除,清洗效果更佳。进一步设计,所述刷架的顶面设置在同一高度,且设置在刷架外端的刷毛束的长度大于设置在刷架内端的刷毛束的长度。通过在刷架上安装不同长度的刷毛束,实现毛刷顶面外端高度大于内端高度。进一步设计,多个刷毛束长度相等,且所述刷架的外端顶面高度高于其内端顶面高度。通过改变刷架的内外端高度,实现毛刷顶面外端高度大于内端高度。进一步设计,多个刷毛束排列成至少两排刷毛组,且相邻两排的刷毛组中的刷毛束错位设置。错位设置是指其中一排的刷毛束位于相邻另一排中的刷毛束的空档内。由于单排刷毛组易在擦拭物上形成条形凸棱,没有被刷毛组刷到的部位会凸起,通过设置至少两排刷毛组能够避免毛刷在擦拭物形成明显的凸棱,且错位设置能使刷毛组更加全面地与擦拭物底面接触,清洁效果更好。进一步设计,多个刷毛束排列成至少两排刷毛组,且每排刷毛组的顶面高度不同。进一步设计,多个刷毛束排列成两排刷毛组,沿所述传动轴的旋转方向,设置在前排的刷毛组的顶面高度低于设置在后排的刷毛组的顶面高度。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刷毛束排列成两排以上的刷毛组时,沿所述传动轴的旋转方向,各排刷毛组的顶面高度从前排到后排呈上升趋势。进一步设计,所述刮刷部件的顶面为向外向上倾斜的斜面。由于拖把底部的拖把头与拖把桶内的传动轴连接时,拖把头冲洗、刮刷或者挤压导致受力不均,使拖把头的底面大致呈斜面,这样设计能够使刮刷部件能够更全面地与拖把头的底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刮刷部件的顶面高度有高低不同,避免拖把头容易倾斜造成的拖把头不能与清洁部件有效接触的情形,使刮刷部件增大与拖把头的实际接触面积,接触更加充分,拖把头清洁效果更好;清洁部件为毛刷,能够刷洗粘在擦拭物上不易清洗的脏物,如毛发;毛刷的顶面高度在由内到外方向上以及沿传动轴旋转方向前后设置成高低不同,能够使拖把头从径向以及周向上与毛刷充分接触,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设置至少两排刷毛组,避免毛刷刷洗擦拭物时在擦拭物上形成明显的凸棱,且相邻两排毛刷组的错位设置能使刷毛组与擦拭物底面接触更加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毛刷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为本技术中拖把桶的刮刷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包括拖把桶2、刮刷部件和传动轴3等主要部件。如图1所示,拖把桶2内设有用于供拖把搁置的传动轴3,刮刷部件安装在拖把桶1内,用于对放置在拖把桶1内的拖把头底部的擦拭物底面进行刮刷。刮刷部件设置在传动轴3一侧,使刮刷部件具有径向上靠近传动轴3的内端以及径向上远离传动轴3的外端,且刮刷部件的外端顶面高度h1高于其内端顶面高度h2。刮刷部件可以是毛刷1、刮条和刮刷辊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刮刷部件为毛刷1。毛刷1能够刷洗掉粘在擦拭物上难以冲洗掉的脏物,如毛发,提升拖把桶的清洗效果。毛刷1包括刷架11和间隔设置在刷架11上的多个刷毛束120。刷架11的顶面设置在同一高度,且安装于刷架11外端的刷毛束120的长度大于安装于刷架11内端的刷毛束120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毛刷1呈条状结构,且毛刷1是以传动轴3为圆心的径向设置,刷毛束120沿刷架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毛刷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扇形或者形状不规则的块状,只要安装于刷架11外端的刷毛束120的长度大于安装于刷架11内端的刷毛束120的长度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同一高度上安装长度不同的刷毛束120来实现刮刷部件的外端顶面高度高于其内端顶面高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其外端顶面高度高于其内端顶面高度的刷架上安装同一长度的刷毛束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刷毛束120长度仅设置两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刷毛束120的长度尺寸种类,使毛刷1的顶面高度从内端到外端呈多级梯度上升趋势或者是毛刷顶面为向外向上倾斜的斜面。如图1-2所示,多个刷毛束120排列成至少两排刷毛组12,且相邻两排刷毛组12的刷毛束120错位设置。错位设置是指其中一排的刷毛束120位于相邻另一排中的刷毛束120的空档内。由于单排刷毛组易在擦拭物上形成条形凸棱,没有被刷毛组刷到的部位会凸起,通过设置至少两排刷毛组能够避免毛刷在擦拭物形成明显的凸棱,且错位设置能使刷毛组更加全面地与擦拭物底面接触,清洁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刷毛束120排列成顶面高度相等的两排刷毛组12,在其他实施例中,两排刷毛组12的顶面高度可以设置在高低不同,更为优选的是,沿传动轴3的旋转方向,设置在前排的刷毛组12的顶面高度低于设置在后排的刷毛组12的顶面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包括安装在拖把桶(2)内的刮刷部件,用于对放置在拖把桶(2)内的拖把头底部的擦拭物底面进行刮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安装在拖把桶(2)内设有的传动轴(3)一侧并由内而外设置,所述刮刷部件的顶面高度在由内而外的方向上有高低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包括安装在拖把桶(2)内的刮刷部件,用于对放置在拖把桶(2)内的拖把头底部的擦拭物底面进行刮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安装在拖把桶(2)内设有的传动轴(3)一侧并由内而外设置,所述刮刷部件的顶面高度在由内而外的方向上有高低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具有径向上靠近传动轴(3)的内端以及径向上远离传动轴(3)的外端,且所述刮刷部件的外端顶面高度(h1)高于其内端顶面高度(h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为刮条、毛刷(1)和刮刷辊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部件为毛刷(1),所述毛刷(1)包括刷架(11)以及间隔设置在刷架(11)顶部的多个刷毛束(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桶的刮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11)的顶面设置在同一高度,且设置在刷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润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