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15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包括支座,支座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在底板和顶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二者的背板,顶板的下部转动设置有模型放置架,模型放置架包括由上端板、托架、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框架,托架的一侧通过连接板与左侧板下部铰接,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右侧板下部的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旋装第二螺母后再穿过第二导向槽螺纹连接第二螺帽;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旋装第一螺母后再穿过第一导向槽螺纹连接第一螺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多种形状的教学模型进行夹持,便于学生观察,使用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学教学器材
,具体为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立体几何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大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立体几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然而运用立体模型进行几何教学,则可将抽象的立体图形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但降低了学习难度,还增强了学习效果。所以,合理使用立体模型进行教学,将各种立体教学模型放在教室,让全班学生直接观察图形,可以增强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学习的抽象感,增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性认识,强化学生对于立体几何图形三视图的理解。然而,有些形状不规则的教学模型不能直接放平在桌子上供学生观察,需要老师用手托着或者用支撑物支着,这样就会给老师授课带来不方便,而且展示的角度稍微变化,就会使学生观察该模型的三视图出现偏差。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对多种形状的教学模型进行夹持,便于学生观察,使用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多种形状的教学模型进行夹持,便于学生观察,使用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包括支座,支座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在底板和顶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二者的背板,顶板的下部通过转动板转动设置有模型放置架,模型放置架包括由上端板、托架、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框架,托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第一销轴与左侧板下部铰接,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右侧板包括上部的直板和下部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旋装第二螺母后再穿过第二导向槽螺纹连接第二螺帽;右侧板上部的直板上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顶板对应第一滑动杆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旋装第一螺母后再穿过第一导向槽螺纹连接第一螺帽。进一步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耳板,转动板上对应设置有两块支板,支板与耳板通过第二销轴铰接,转动板和模型放置架能够围绕第二销轴转动。进一步地,托架的前后托板上一侧设置有定位杆,另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旋装有调节螺杆。进一步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夹或安装孔,用于固定整个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模型放置架通过转动板转动设置在顶板下方,使用时将教学模型的正面放置在模型放置架的托架上,由定位杆和调节螺杆将模型固定住,这样可以观察模型主视图,再在第一导槽内滑动第一滑动杆使模型放置架带动整个模型围绕第二销轴转动,转过九十度后,可以观察模型的俯视图,当需要展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模型时,可将模型通过定位杆和调节螺杆固定后,再调节第二滑动杆使托架围绕第一销轴转动,使模型的主视图位于一个较佳的观察位置,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本技术能够对多种形状的教学模型进行夹持,便于学生观察,使用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和图2中Ⅰ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滑动杆与左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滑动杆与导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座,11-底板,12-顶板,13-背板,21-右侧板,22-托架,23-连接板,24-左侧板,25-上端板,26-转动板,27-耳板,28-支板,29-第一销轴,210-第二销轴,31-导向板,32-第一导向槽,33-第一螺帽,34-第一滑动杆,35-第一螺母,41-第二导向槽,42-第二螺帽,43-第二滑动杆,44-第二螺母,5-固定夹,61-定位杆,62-调节螺杆,63-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包括支座1,支座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底板11和顶板12,在底板11和顶板1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二者的背板13,顶板12的下部通过转动板26转动设置有模型放置架,模型放置架包括由上端板25、托架22、左侧板24和右侧板21构成的框架,托架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通过第一销轴29与左侧板24下部铰接,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43;右侧板21包括上部的直板和下部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1,第二滑动杆43的另一端旋装第二螺母44后再穿过第二导向槽41螺纹连接第二螺帽42;右侧板21上部的直板上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34,顶板12对应第一滑动杆34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31,导向板3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2,第一滑动杆34的另一端旋装第一螺母35后再穿过第一导向槽32螺纹连接第一螺帽33。顶板12的底部设置有耳板27,转动板26上对应设置有两块支板28,支板28与耳板27通过第二销轴210铰接,转动板26和模型放置架能够围绕第二销轴210转动。托架22的前后托板上一侧设置有定位杆61,另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母63,调节螺母63内旋装有调节螺杆62。底板11上设置有固定夹5或安装孔,用于固定整个装置。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底板11上的固定夹5或安装孔将整个装置固定住,然后将教学模型放置在托架22上,通过定位杆61与调节螺杆62将模型固定住,使模型的正面(主视图)朝前,这样可以观察模型的主视图,再在第一导向槽32内滑动第一滑动杆34使模型放置架带动整个模型围绕第二销轴210转动,转过九十度后,可以观察该模型的俯视图,当需要展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模型时,可将模型通过定位杆61和调节螺杆62固定后,再调节第二滑动杆43使托架22围绕第一销轴29转动,使模型的主视图位于一个较佳的观察位置,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本技术能够对多种形状的教学模型进行夹持,便于学生观察,使用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支座(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底板(11)和顶板(12),在底板(11)和顶板(1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二者的背板(13),顶板(12)的下部通过转动板(26)转动设置有模型放置架,模型放置架包括由上端板(25)、托架(22)、左侧板(24)和右侧板(21)构成的框架,托架(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通过第一销轴(29)与左侧板(24)下部铰接,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43);右侧板(21)包括上部的直板和下部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1),第二滑动杆(43)的另一端旋装第二螺母(44)后再穿过第二导向槽(41)螺纹连接第二螺帽(42);右侧板(21)上部的直板上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34),顶板(12)对应第一滑动杆(34)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31),导向板(3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2),第一滑动杆(34)的另一端旋装第一螺母(35)后再穿过第一导向槽(32)螺纹连接第一螺帽(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学教学模型旋转展示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支座(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底板(11)和顶板(12),在底板(11)和顶板(1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二者的背板(13),顶板(12)的下部通过转动板(26)转动设置有模型放置架,模型放置架包括由上端板(25)、托架(22)、左侧板(24)和右侧板(21)构成的框架,托架(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通过第一销轴(29)与左侧板(24)下部铰接,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43);右侧板(21)包括上部的直板和下部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1),第二滑动杆(43)的另一端旋装第二螺母(44)后再穿过第二导向槽(41)螺纹连接第二螺帽(42);右侧板(21)上部的直板上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杆(34),顶板(12)对应第一滑动杆(34)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31),导向板(3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蔚方国敏谢灿淇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