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泄泻的敷贴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574066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治疗小儿泄泻的敷贴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白胡椒25‑35份,炒苍术25‑35份,砂仁8‑12份,肉桂3‑7份,吴茱萸3‑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泄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小儿泄泻的敷贴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治疗小儿泄泻的敷贴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大多中医辩证属风寒型、脾虚型或脾虚夹杂风寒型泄泻,该病多属于西医非感染性腹泻病,其临床表现常为大便清稀,色淡夹有泡沫,大便前有腹痛肠鸣,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淡红苔白,脉浮等。该病多由气温变化、腹部受凉导致肠道蠕动增加或者贪冷饮凉,加之小儿本身具有“脾常不足”生理特性,而致腹泻。目前西医治疗腹泻多采用益生菌等抑制或调节肠道蠕动,而传统中医则以口服中药为主,鲜有少量研究报道采用中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小儿泄泻的穴位敷贴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白胡椒25-35份,炒苍术25-35份,砂仁8-12份,肉桂3-7份,吴茱萸3-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泄泻的穴位敷贴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白胡椒25-35份,炒苍术25-35份,砂仁8-12份,肉桂3-7份,吴茱萸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白胡椒28-32份,炒苍术28-32份,砂仁9-11份,肉桂4-6份,吴茱萸4-6份。


3.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敷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物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敷贴的敷贴厚度为0.2-0.5cm,内径尺寸为1-1.5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比例称取白胡椒25-35份,炒苍术25-3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甡王妍炜李付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