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03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植物抑菌喷雾包括A、B、C三相,其中,A相为溶剂,B相为增溶剂、芳香剂和精油组合物,C相为复合提取液,所述B相中的增溶剂为4.0‑10%PEG‑40氢化蓖麻油,芳香剂为0.02‑0.1%香精,精油组合物为包括:0.3‑1.5%中国桉叶樟、0.3‑1.5%绿花白千层、0.3‑1.5%马鞭草酮迷迭香组合而成的抑菌精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抑菌喷雾制备工艺简单,采用纯植物提取物安全环保,保留了植物有效成分,将天然原料的自然活性发挥出来,无化学添加,具有预防细菌效果;便于携带,可随时补充皮肤水分,清洁皮肤表面病菌,避免痤创等肌肤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护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皮肤的保湿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空气干燥时,皮肤表面很容易丧失水份,肌肤保水、吸收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肌肤干燥,同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病菌,与干燥皮肤接触更容易吸附在皮肤表面,慢慢集聚于毛孔,引起毛孔堵塞和痤疮发生。因此,采用喷施的方法用于皮肤保湿也越来越普遍,更能受到快速生活节奏的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用于人体的消毒剂主要包括RO纯水和消毒液,所述消毒液常用的溶剂是酒精,由于75%的酒精具有较广泛的杀菌抑菌特性,在消毒剂中较为常用,但是由于酒精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婴儿的皮肤较为细嫩,因此用于婴儿的消毒剂不能含有酒精成分,因此酒精消毒剂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植物源抗菌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创制绿色杀菌剂的先导源。植物体内的抗菌化合物大多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含生物碱类、类黄酮类、蛋白质类、有机酸类和酚类等化合物。从植物中寻找抑菌、杀菌活性物质是目前研究开发绿色防腐剂、抑菌剂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且许多植物具有抑菌、杀菌作用。但目前,有关植物抑菌方面的研究仍不多,而且现有的研究均是对单一组分的抑菌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植物之间相互配伍进行抑菌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抑菌喷雾充分保留了植物有效成分,将天然原料的自然活性发挥出来,无化学添加,具有预防细菌效果,所述喷雾集保湿、补水、抑菌功能于一体,制成喷雾后便于携带,可随时补充皮肤水分,清洁皮肤表面病菌,避免痤疮等皮肤问题的发生。未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抑菌喷雾,所述植物抑菌喷雾包括A、B、C三相,其中,A相为溶剂,B相为增溶剂、芳香剂和精油组合物,C相为复合提取液,所述B相中的增溶剂为4.0-10%PEG-40氢化蓖麻油,芳香剂为0.02-0.1%香精,精油组合物为包括:0.3-1.5%中国桉叶樟、0.3-1.5%绿花白千层、0.3-1.5%马鞭草酮迷迭香组合而成的抑菌精油。进一步,所述C相的复合提取液包括:0.001-0.006%洋百里香(THYMUSZYGIS)花油、0.001-0.006%药鼠尾草(SALVIAOFFICINALIS)油、0.001-0.06%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叶油、0.001-0.006%印度楝(AZADIRACHTAINDICA)叶提取物、0.01-0.3%来檬(CITRUSAURANTIFOLIA)汁、0.01-0.06%岩兰草(VETIVERIAZIZANOIDES)根油、0.001-0.006%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叶汁粉,1-3%甘油、1-3%丁二醇。进一步,所述洋百里香花油、药鼠尾草油、迷迭香叶油、印度楝叶提取物、岩兰草根油采用蒸馏法进行提取。进一步,所述来檬汁采用浸提方式提取。进一步,所述库拉索芦荟叶汁粉采用高压差低温连续式提取分离浓缩法制取。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其制备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A相中的溶剂为纯水,将A相按计量加入到乳化锅中;步骤二:将PEG-40氢化蓖麻油与香精需先混合搅拌分散至完全融合(可适当微热不超过40℃),然后再将B相精油混入搅拌至透明状态,再加入乳化锅中,搅拌分散40分钟;步骤三:A相处理好后加入B相原料,搅拌30分钟;步骤四:将混合好的A、B相加入C相中,搅拌30-4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一些实施方式的植物抑菌喷雾能够有效的抑菌,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植物抑菌喷雾稳定性好,抑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可保持一年,同时一些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简单、快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抑菌喷雾还具有以下特点:1、配方中性、温和,不含酒精,用后皮肤不干燥、冬季使用皮肤不皲裂;添加护肤成份,进一步起到深度护肤作用,适合长期使用。2、采用绿色植物作为原料,通过合理的提取方式充分保留了植物有效成分,将天然原料的自然活性发挥出来,无化学添加,具有预防细菌效果。3、喷雾集保湿、补水、抑菌功能于一体,制成喷雾后便于携带,可随时补充皮肤水分,清洁皮肤表面病菌,避免痤疮等皮肤问题的发生。4、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绿色环保无污染。5、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广谱杀菌、持续杀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蒸馏法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浸提方式也称液固萃取法,是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将原料中的某些成分转移到溶剂相中,然后通过蒸发、蒸馏等手段回收有机溶剂,而得到所需的较为纯净的萃取组分。用浸提法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所得的浸提液中,尚含有植物蜡、色素、脂肪、纤维、淀粉、糖类等难溶物质或高熔点杂质。蒸发浓缩将溶剂回收后,往往得到的是膏状物质,称为浸膏。用乙醇溶解浸膏后滤去固体杂质,再通过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后,可以得到净油。直接使用乙醇浸提芳香物质,则所得产品称为酊剂。高压差低温连续式提取分离浓缩法利用高压差使得细胞瞬间爆裂,充分与溶媒接触,从而实现了高达95%以上的提取率的首要条件,多级膜分离技术解决了植物药或者植物提取物的一致性问题,再按照标准比例重新组合,确保了每一批产品的一致性;另外,膜分离技术也可以把不需要的组分用物理方法去除。多级膜浓缩技术一方面避免了提取物受热融缩变性,另一方面,实现了溶媒循环使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柱层析分离技术该技术主要对多级膜分离技术的优化,进一步提纯特定组分的含量,主要针对那些对某个或者某几个有效组分含量要求很高的产品。高效高压差低温连续式提取分离浓缩技术(HHLSE)是目前全球先进的提取技术之一,全过程提取采用物理方式,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实现了原物质的最大保留率。同时,低温高压差提取效果明显高于热回流提取,使得每一个经过此科技萃取而成的产品,都保证了高活性组分。实施例1一种植物抑菌喷雾,所述植物抑菌喷雾包括A、B、C三相,其中,A相为溶剂,B相为增溶剂、芳香剂和精油组合物,C相为复合提取液。A相的溶剂为纯水。B相中的增溶剂为4.0%PEG-40氢化蓖麻油,芳香剂为0.02%香精,精油组合物为包括:0.3%中国桉叶樟、0.3%绿花白千层、0.3%马鞭草酮迷迭香组合而成的抑菌精油。C相的复合提取液包括: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抑菌喷雾包括A、B、C三相,其中,A相为溶剂,B相为增溶剂、芳香剂和精油组合物,C相为复合提取液,所述B相中的增溶剂为4.0-10%PEG-40 氢化蓖麻油,芳香剂为0.02-0.1% 香精,精油组合物为包括:0.3-1.5% 中国桉叶樟、0.3-1.5%绿花白千层、0.3-1.5% 马鞭草酮迷迭香组合而成的抑菌精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抑菌喷雾包括A、B、C三相,其中,A相为溶剂,B相为增溶剂、芳香剂和精油组合物,C相为复合提取液,所述B相中的增溶剂为4.0-10%PEG-40氢化蓖麻油,芳香剂为0.02-0.1%香精,精油组合物为包括:0.3-1.5%中国桉叶樟、0.3-1.5%绿花白千层、0.3-1.5%马鞭草酮迷迭香组合而成的抑菌精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抑菌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C相的复合提取液包括:0.001-0.006%洋百里香(THYMUSZYGIS)花油、0.001-0.006%药鼠尾草(SALVIAOFFICINALIS)油、0.001-0.06%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叶油、0.001-0.006%印度楝(AZADIRACHTAINDICA)叶提取物、0.01-0.3%来檬(CITRUSAURANTIFOLIA)汁、0.01-0.06%岩兰草(VETIVERIAZIZANOIDES)根油、0.001-0.006%库拉索芦荟(ALOE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华郑宋武陈晓帆庄珊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芙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