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02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腕套、掌套、虎口、和指套,指套由大拇指套、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和小拇指套构成,食指套和中指套的下部及大拇指套位于手套本体手掌一面涂覆有保护垫,保护垫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防水层、棉布层和橡胶层,腕套的表壁上设置有橡胶竖条,且腕套远离掌套的一端设外部套设有松紧带,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母扣,松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硅胶子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护士配药时手部易划伤、磨损且配药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磨配药手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防磨配药手套。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配置大量的药物,有西林瓶也有安瓿瓶,常常会发现护士的手上布满老茧或者是小伤口,那是因为在配药的过程中,大量地拨西林瓶的盖子造成的茧,或者是掰断安瓿瓶玻璃划伤了手,再就是大量配药,注射器的活塞磨伤了手,轻则有老茧和小伤口,重则划伤了手部筋脉。但是市场上的橡胶套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没有专门的配药手套,普通的一次性橡胶手套无法对护理人员的手进行保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配置大量的药物,有西林瓶也有安瓿瓶,常常会发现护士的手上布满老茧或者是小伤口,那是因为在配药的过程中,大量地拨西林瓶的盖子造成的茧,或者是掰断安瓿瓶玻璃划伤了手,再就是大量配药,注射器的活塞磨伤了手!轻则有老茧和小伤口,重则划伤了手部筋脉,因此,急需一种防磨配药手套。申请号“CN201520351164.9”的专利提供的“防滑配药手套”,由于凸出条是固定在手套上的,势必造成取药瓶时凸条与药瓶接触,容易使药瓶滑落和划伤药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可解决护士配药时手部易划伤、药瓶易掉落且配药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腕套、掌套、虎口、和指套,所述指套由大拇指套、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和小拇指套构成,所述食指套和中指套的下部及大拇指套位于手套本体手掌一面涂覆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防水层、棉布层和橡胶层,所述腕套的表壁上设置有橡胶竖条,且腕套远离掌套的一端设外部套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母扣,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硅胶子扣。优选地,所述橡胶竖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橡胶竖条以腕套的圆心为基点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地,所述硅胶母扣的一侧与腕套的掌心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硅胶母扣的另一侧与硅胶子扣扣接。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棉布内层。优选地,所述指套中的任一指套上设置可拆卸的砂轮套,所述砂轮套一端开口、一端与指尖形状吻合,其外壁上套设一环形砂轮。优选地,所述砂轮内圈与砂轮套外壁螺纹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砂轮套为塑料材质。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保护垫,可保护医护人员的手部,减少了因手部伤口造成细菌感染,增强了医院的职业防护;(2)设置可拆卸的砂轮套,在需要打开安剖瓶的时候戴上,可以快速划开安剖瓶,使配药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设置了硅胶子扣、硅胶母扣和松紧带,通过设置硅胶母扣,将松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腕套上,通过硅胶子扣与硅胶母扣之间的扣接,利用松紧带的弹性将腕套的腕口与手腕处贴合并收紧,防止手套下滑,避免了手掌处有伤口时,药液进入手套内,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剖图;图4是本技术的保护垫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与的手套本体与砂轮套的连接结示意图。附图编号:1、手套本体;2、棉布内层;3、腕套;4、橡胶竖条;5、松紧带;6、掌套;7、虎口;9、保护垫;10、中指套;11、无名指套;13、小拇指套;15、硅胶子扣;16、硅胶母扣;17、食指套;18、大拇指套;19、指套;901、防滑层;902、防水层;903、棉布层;904、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请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腕套3、掌套6、虎口7、和指套19,所述指套19由大拇指套18、食指套17、中指套10、无名指套11和小拇指套13构成,所述食指套17和中指套10的下部及大拇指套18位于手套本体1手掌一面涂覆有保护垫9,所述保护垫9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901、防水层902、棉布层903和橡胶层904,所述腕套3的表壁上设置有橡胶竖条4,且腕套3远离掌套6的一端设外部套设有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母扣16,所述松紧带5的另一端设置有硅胶子扣15。优选地,所述橡胶竖条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橡胶竖条4以腕套3的圆心为基点呈环形阵列分布。橡胶竖条4的设置可以防止腕套卷曲,不便于医护人员佩戴。优选地,所述硅胶母扣16的一侧与腕套3的掌心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硅胶母扣16的另一侧与硅胶子扣15扣接。通过硅胶母扣16和硅胶子扣15的扣接,使松紧带5将腕套3的腕口收紧,将手腕处与腕套3贴合收紧,防止污染。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棉布内层2。棉布内层2的设置可以对医护人员手掌的汗液进行吸附,避免汗液给医护人员造成的不适感导致使用不便,同时,棉布内层2直接与手掌接触,便于佩戴和摘下,防止汗液将手掌粘合在手套内部,不易脱下手套。优选地,所述指套19中的任一指套上设置可拆卸的砂轮套,所述砂轮套一端开口、一端与指尖形状吻合,其外壁上套设一环形砂轮。设置可拆卸的砂轮套,在需要打开安剖瓶的时候戴上,可以快速划开安剖瓶,使配药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砂轮套可套在任意一个手指指套上。优选地,所述砂轮内圈与砂轮套外壁螺纹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砂轮套为塑料材质。工作原理:使用时,手掰硅胶子扣15,将硅胶子扣15从硅胶母扣16上掰下,使松紧带5松开,将手伸入手套本体1内,手掌与棉布内层2接触,将腕套3与手腕处贴合,手拿硅胶子扣15,将硅胶子扣15与硅胶母扣16扣接上,利用松紧带5使腕套3的腕口处收紧,使腕套3与手腕处贴合。在需要打开安剖瓶的时候戴上砂轮套,用砂轮19的边缘划过安剖瓶的颈部,用手指掰断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腕套(3)、掌套(6)、虎口(7)、和指套(19),所述指套(19)由大拇指套(18)、食指套(17)、中指套(10)、无名指套(11)和小拇指套(1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套(17)和中指套(10)的下部及大拇指套(18)位于手套本体(1)手掌一面涂覆有保护垫(9),所述保护垫(9)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901)、防水层(902)、棉布层(903)和橡胶层(904),所述腕套(3)的表壁上设置有橡胶竖条(4),且腕套(3)远离掌套(6)的一端设外部套设有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母扣(16),所述松紧带(5)的另一端设置有硅胶子扣(15);所述指套(19)中的任一指套上设置可拆卸的砂轮套,所述砂轮套一端开口、一端与指尖形状吻合,其外壁上套设一环形砂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配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腕套(3)、掌套(6)、虎口(7)、和指套(19),所述指套(19)由大拇指套(18)、食指套(17)、中指套(10)、无名指套(11)和小拇指套(1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套(17)和中指套(10)的下部及大拇指套(18)位于手套本体(1)手掌一面涂覆有保护垫(9),所述保护垫(9)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901)、防水层(902)、棉布层(903)和橡胶层(904),所述腕套(3)的表壁上设置有橡胶竖条(4),且腕套(3)远离掌套(6)的一端设外部套设有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母扣(16),所述松紧带(5)的另一端设置有硅胶子扣(15);所述指套(19)中的任一指套上设置可拆卸的砂轮套,所述砂轮套一端开口、一端与指尖形状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