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02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罩体,罩体包括表面层、复合过滤层以及亲肤层,复合过滤层的一表面与表面层的一表面贴合,复合过滤层的另一表面与亲肤层的一表面贴合,其中,复合过滤层包括第一静电驻极体层、氧化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且第一静电月驻极体层、氧化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依次层叠设置;由此,相比于现有的一次性口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口罩对于空气的净化效果更佳,透气度更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
本技术涉及卫生保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的问题愈趋严重,空气中充斥着大量污染物,包括尘埃、PM2.5悬浮微粒、细菌和病毒,它们可随呼吸进入身体内,并积聚在气管或肺中,影响健康。因此,为了避免吸入污染物,人们选择戴上口罩,以阻隔外来污染物,保障吸入净化的空气。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现有的口罩多采用纺织布与石墨简单的叠加编制后制成,对空气的净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效果更佳的口罩。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表面层、复合过滤层以及亲肤层,所述复合过滤层的一表面与所述表面层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的另一表面与所述亲肤层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包括第一静电驻极体层、氧化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所述第一静电驻极体层、氧化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依次层叠设置。可选地,所述表面层为疏水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可选地,所述亲肤层为亲水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可选地,所述复合过滤层中,第一静电驻极体层由聚丙烯纤维所制成。可选地,所述复合过滤层中,氧化石墨烯层为附有氧化石墨烯涂层的聚丙烯纤维布所制成。可选地,所述复合过滤层中,第二静电驻极体层由聚丙烯纤维所制成。可选地,口罩还包括耳带,所述耳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罩体连接。可选地,口罩还包括长度调节装置,所述长度调节装置与所述耳带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耳带两端之间的长度。可选地,所述长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盖板、第二顶柱、第一顶柱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线信道、第二线通道、收容槽、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线信道和第二线通道均贯穿所述底座,并且所述第一线信道和第二线通道相平行,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线信道和第二线通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顶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并且所述第一顶柱可沿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滑动,所述第一顶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长度,所述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顶柱,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二顶柱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并且所述第二顶柱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滑动,所述第二顶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长度;所述耳带的一端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耳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线信道和第二线通道之后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底座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盖合,并且所述凸台插入所述收容槽时,所述凸台推动所述第一顶柱朝第一线通道运动以及第二顶柱朝第二线通道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顶柱远离收容槽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线通道,并且抵接所述耳带,以及,所述第二顶柱远离收容槽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线通道,并且抵接所述耳带;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盖合时,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相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侧壁还设置第一凹槽;所述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顶柱的侧壁还延伸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靠近所述收容槽的一端连接。可选地,口罩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罩体以及所述耳带。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口罩,包括罩体,罩体包括表面层、复合过滤层以及亲肤层,复合过滤层的一表面与表面层的一表面贴合,复合过滤层的另一表面与亲肤层的一表面贴合,其中,复合过滤层包括第一静电驻极体层、氧化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且第一静电驻极体层、氧化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依次层叠设置。由此,相比于现有的一次性口罩,本技术的口罩对于空气的净化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组件表示为类似的组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口罩的罩体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图1的结构简单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口罩的耳带以及长度调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6是图4的又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是图3中去除盖板后的耳带以及长度调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组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口罩,包括罩体10,所述罩体10包括表面层11、复合过滤层12以及亲肤层13,所述复合过滤层12的一表面与所述表面层11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12的另一表面与所述亲肤层13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12包括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氧化石墨烯层122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所述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氧化石墨烯层122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依次层叠设置。可理解的,所述表面层11即是口罩的最外层,即用户佩戴口罩时露在外界并与空气直接接触的一层,所述复合过滤层12是由多层用于过滤空气的组合层组合而成的,所述亲肤层13则是用户佩戴口罩后与用户脸部皮肤接触的一层,其中,所述复合过滤层12具体包括两层静电驻极体层以及夹杂于所述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之间的氧化石墨烯层1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层11为疏水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可理解的,由于所述表面层11的疏水性,外界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n罩体(10),所述罩体(10)包括表面层(11)、复合过滤层(12)以及亲肤层(13),所述复合过滤层(12)的一表面与所述表面层(11)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12)的另一表面与所述亲肤层(13)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12)包括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氧化石墨烯层(122)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所述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氧化石墨烯层(122)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依次层叠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10),所述罩体(10)包括表面层(11)、复合过滤层(12)以及亲肤层(13),所述复合过滤层(12)的一表面与所述表面层(11)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12)的另一表面与所述亲肤层(13)的一表面贴合,所述复合过滤层(12)包括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氧化石墨烯层(122)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所述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氧化石墨烯层(122)以及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依次层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11)为疏水聚丙烯纺粘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3)为亲水聚丙烯纺粘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层(12)中,第一静电驻极体层(121)由聚丙烯纤维所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层(12)中,氧化石墨烯层(122)为附有氧化石墨烯涂层的聚丙烯纤维布所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层(12)中,第二静电驻极体层(123)由聚丙烯纤维所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带(80),所述耳带(8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罩体(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度调节装置(90),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与所述耳带(80)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用于调节所述耳带(80)两端之间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包括底座(901)、盖板(902)、第二顶柱(904)、第一顶柱(903)和固定装置(905);
所述底座(901)设置有第一线通道(9011)、第二线通道(9012)、收容槽(9013)、第一连接通道(9014)和第二连接通道(9015),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均贯穿所述底座(901),并且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相平行,所述收容槽(9013)位于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仪
申请(专利权)人:弓立厦门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