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扫描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00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申请涉及一种齿科扫描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扫描路径扫描齿科模型,生成第一网格模型;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入预设的齿科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齿科数据;将所述齿科数据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齿科扫描方法,通过智能补扫齿科模型,解决了牙齿模型补扫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牙颌网格模型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科扫描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三维扫描
,特别是涉及齿科扫描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口腔诊所技师或医生在利用桌面三维扫描仪对牙齿模型进行扫描时,常常因为牙齿模型的深缝过深,需要进行多次补扫才能获得较为清晰的模型。在进行牙齿模型扫描时,扫描仪软件将根据不同模型的特有固定路径进行扫描,待扫描完成后,会有部分区域无法扫描全,操作者需将视角调整至尚未扫到的区域进行手动补扫,多次手动补扫直至模型扫描完成。此扫描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补扫的效率较低,容易出现特定位置无法补扫出数据,深缝及倒凹的正确补扫角度无法找到,需要过多的技术和经验,存在补扫次数过多效率过慢等问题,使用起来比较不方便,且增加了操作的时间和难度,且补扫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操作难度,当操作者没有相关经验时,无法准确扫描牙齿模型的全貌。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牙齿模型补扫效率低、操作难度大,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科扫描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牙齿模型补扫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预设的扫描路径扫描齿科模型,生成第一网格模型;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入预设的齿科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齿科数据;将所述齿科数据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包括:根据所述牙洞数据,生成补充扫描路径;根据所述补充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补充扫描数据;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包括: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计算补扫增益;若所述补扫增益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以及第一网格模型,计算补扫增益包括:若所述补扫增益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更新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迭代网格模型;根据所述迭代网格模型,生成迭代扫描路径;根据所述迭代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迭代扫描数据,直至所述迭代扫描数据的补扫增益小于预设阈值,根据所述迭代扫描数据和所述迭代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补充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补充扫描数据包括:所述补充扫描路径包括第一扫描路径和第二扫描路径;根据所述第一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第一扫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进行路径计算,获得第二扫描路径;根据所述第二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第二扫描数据;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以及第二扫描数据作为补充扫描数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入预设的齿科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齿科数据之前包括:建立神经网络,将第一网格模型作为训练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齿科识别模型,所述齿科识别模型的输入为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出为所述第一网格模型中的齿科数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齿科数据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包括:将所述齿科数据进行解析,获得基牙区域;根据所述基牙区域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根据所述牙洞数据,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中对应的牙洞进行标识。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科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扫描路径扫描齿科模型,生成第一网格模型;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入预设的齿科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齿科数据;找洞模块,用于将所述齿科数据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补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齿科扫描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齿科扫描方法。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齿科扫描方法,通过智能补扫齿科模型,解决了牙齿模型补扫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牙颌网格模型的质量。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齿科扫描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路径计算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齿科扫描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齿科扫描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齿科扫描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
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预设的扫描路径扫描齿科模型,生成第一网格模型;/n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入预设的齿科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齿科数据;/n将所述齿科数据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n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的扫描路径扫描齿科模型,生成第一网格模型;
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输入预设的齿科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齿科数据;
将所述齿科数据按预设的找洞算法查找牙洞,获得牙洞数据;
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牙洞数据补充扫描所述齿科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牙洞数据,生成补充扫描路径;
根据所述补充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补充扫描数据;
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计算补扫增益;
若所述补扫增益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以及第一网格模型,计算补扫增益包括:
若所述补扫增益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补充扫描数据更新所述第一网格模型,生成迭代网格模型;
根据所述迭代网格模型,生成迭代扫描路径;
根据所述迭代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迭代扫描数据,直至所述迭代扫描数据的补扫增益小于预设阈值,根据所述迭代扫描数据和所述迭代网格模型,生成牙颌网格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科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补充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得补充扫描数据包括:所述补充扫描路径包括第一扫描路径和第二扫描路径;根据所述第一扫描路径扫描所述齿科模型,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林林忠威胡俊宣益宙
申请(专利权)人: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