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鸟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9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声光驱鸟装置领域,尤指一种防鸟害装置,包括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和电能供给单元;监测传感单元的输入端、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功放驱动单元电气连接,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的供电端均与电能供给单元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播放语音或声波的方式进行驱鸟,具有环境适应性强、驱鸟效果好、可靠性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鸟害装置
本技术涉及声光驱鸟装置领域,尤指一种防鸟害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鸟类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对鸟类保护方面采取了高度重视,并将其设定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的指标。人与自然要想和谐共存,人类就有义务与责任保护鸟类。凡事都有两面性,鸟类作为人类的朋友,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给航空飞行,渔业养殖以及电力输送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灾害。以电力为例,由于鸟类在输电线上肆意筑巢与排便引发的故障频频发生,活动鸟害引起输电线路跳闸事故日趋严重,成了影响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引起的经济损失不可低估,所以鸟害故障急需得到控制,以避免对电网安全造成的潜在隐患。在人类自然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如何减少鸟类对架电线造成了危害成为了电力企业一个需要攻克的社会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鸟害装置,采用播放语音或声波的方式进行驱鸟,具有环境适应性强、驱鸟效果好、可靠性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鸟害装置,包括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和电能供给单元;监测传感单元的输入端、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功放驱动单元电气连接,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的供电端均与电能供给单元电气连接。进一步,监测传感单元包括传感器A、传感器B、传感器C;智能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U1、晶振X、电容C1、电容C8、电容C10、电阻R1、电阻R3、三极管Q、开关W/R、开关SD和开关FA;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包括集成芯片U2、电容C6、电容C7、电容C9、电容C11、连接器J1;功放驱动单元包括功放模块U4和连接器J2;电能供给单元包括三端稳压芯片U3、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继电器K、蓄能电池B、太阳能电池板E、电阻R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传感器A与单片机U1的管脚P3.0进行电气连接,传感器B与单片机U1的管脚P3.2进行电气连接,传感器C与单片机U1的管脚P3.3进行电气连接,开关W/R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管脚P1.0进行电气连接,开关W/R的另一端接电源地,开关W/R的第三端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VCC,开关SD一端与单片机U1的管脚P2.2进行电气连接,开关SD的另一端接电源地,开关FA一端与单片机U1的管脚P2.3进行电气连接,开关FA的另一端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VCC和管脚RET之间串联电容C1,单片机U1的管脚RET还通过电阻R1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XTAL1通过电容C10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XTAL2通过电容C8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XTAL1和管脚XTAL2之间串联晶振X,单片机U1的管脚XTAL2和管脚VSS进行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0与连接器J1的2脚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2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SS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3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SCLK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4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MOSI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5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MISO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6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INT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7与电阻R3进行电气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的控制线圈k的一端,控制线圈k的另一端连接蓄能电池B的正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电源地,集成芯片U2的管脚VSSD、管脚VSSA和管脚XCLK均接电源地,集成芯片U2的管脚IN+通过电容C9接电源地,集成芯片U2的管脚AMCAP通过电容C7接电源地,集成芯片U2的管脚IN-通过电容C6与连接器J1的脚1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器J1的脚3接电源地,集成芯片U2的管脚AUDOUT通过电容C11连接功放模块U4信号输入端,功放模块U4的输出端与连接器J2进行电气连接,功放模块U4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K,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蓄能电池B的正极,太阳能电池板E的正极通过二极管D2连接蓄能电池B的正极,太阳能电池板E的负极接电源地,蓄能电池B的负极接电源地,蓄能电池B的正极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3的输入端,蓄能电池B的正极还分别连接电容C4和电容C5,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电源地,三端稳压芯片U3的接地端接电源地,三端稳压芯片U3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VCC,三端稳压芯片U3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电阻R2、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电源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分别连接集成芯片U2的管脚VCCD和管脚VCCA。进一步,连接器J1与声卡进行电气连接,声卡采用AC97集成声卡。进一步,连接器J2与换能器进行电气连接。进一步,换能器是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扬声器,扬声器采用型号为KS-5140的超声波扬声器。进一步,传感器A、传感器B和传感器C均采用型号为H100的多普勒雷达传感器。进一步,单片机U1采用型号为STC89C52RC的单片机。进一步,集成芯片U2采用型号为ISD4004的集成芯片。进一步,三端稳压芯片U3采用型号为LM7805的三端稳压芯片。进一步,功放模块U4采用型号为TDA2030A的功放模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E对蓄能电池B进行充电,当开关W/R与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VCC的一端闭合为语音录入功能,开关SD为手动/自动录入控制切换开关,不按时默认为自动,事先机录入语音或声波时,也可通过PC机经声卡由连接器J1输入给集成芯片U2,在单片机U2控制下存入集成芯片U2的内部存储器中,若PC机传送的语音或声波信号是连续不分段的,可通过按下开关SD进行手动分段,录入完成后,将开关W/R与连接接地端的一端闭合转为存储语音分段播放功能,开关FA为返回控制键,按一下开关FA,无论录/放处于集成芯片U2的任何分段,都将返回集成芯片U2的起始地址,单片机U1循环扫描传感器A、传感器B和传感器C的输入信号,发现有鸟侵入的信号时,单片机U1的管脚P1.7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3输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导通,控制线圈k导通进而继电器K闭合使功放模块U4进行工作,随之执行集成芯片U2的播放程序,驱动换能器播放语音或声波,进行驱鸟工作。每段播放时间结束,集成芯片U2在INT端产生一个信号,单片机U1收到后,单片机U1的管脚P1.7输出低电平经电阻R3输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截止,控制线圈k无电流通过进而继电器K松开使功放模块U4停止工作,单片机U1读出当前地址并保存。当单片机U1再次发现有鸟侵入的信号时,单片机U1设置新一段的放音地址,重复上述播放语音或声波的操作,依次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智能控制单元控制、电能供给单元供电和监测传感单元监测鸟类,并通过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和功放驱动单元进行分段播放语音或声波的方式,每次发出与历史鸣响不重复的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鸟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和电能供给单元;/n监测传感单元的输入端、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功放驱动单元电气连接,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的供电端均与电能供给单元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鸟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和电能供给单元;
监测传感单元的输入端、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声波语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功放驱动单元电气连接,监测传感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功放驱动单元的供电端均与电能供给单元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鸟害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测传感单元包括传感器A、传感器B、传感器C;智能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U1、晶振X、电容C1、电容C8、电容C10、电阻R1、电阻R3、三极管Q、开关W/R、开关SD和开关FA;声波语音控制单元包括集成芯片U2、电容C6、电容C7、电容C9、电容C11、连接器J1;功放驱动单元包括功放模块U4和连接器J2;电能供给单元包括三端稳压芯片U3、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继电器K、蓄能电池B、太阳能电池板E、电阻R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
传感器A与单片机U1的管脚P3.0进行电气连接,传感器B与单片机U1的管脚P3.2进行电气连接,传感器C与单片机U1的管脚P3.3进行电气连接,开关W/R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管脚P1.0进行电气连接,开关W/R的另一端接电源地,开关W/R的第三端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VCC,开关SD一端与单片机U1的管脚P2.2进行电气连接,开关SD的另一端接电源地,开关FA一端与单片机U1的管脚P2.3进行电气连接,开关FA的另一端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VCC和管脚RET之间串联电容C1,单片机U1的管脚RET还通过电阻R1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XTAL1通过电容C10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XTAL2通过电容C8接电源地,单片机U1的管脚XTAL1和管脚XTAL2之间串联晶振X,单片机U1的管脚XTAL2和管脚VSS进行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0与连接器J1的2脚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2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SS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3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SCLK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4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MOSI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5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MISO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6与集成芯片U2的管脚INT进行电气连接,单片机U1的管脚P1.7与电阻R3进行电气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的控制线圈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林陈展尘黄达文黄军和姚星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