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88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育苗箱上表面开设凹槽,育苗箱顶部两边上设与凹槽连通的卡槽,卡槽中设育苗板,育苗板上表面设若干个育苗桶,育苗箱两侧与育苗桶对应配设对称的支撑板,卡块上安装U型板,每个支撑板上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有螺纹杆,螺纹杆末端设有夹板,夹板上与螺纹杆位于一侧上还设有活动杆;该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育苗板上安装有育苗桶,渗透孔便于渗透过多的水分,支撑板上设有多组卡块,配合U型板方便育苗的攀爬,螺纹杆配合夹板便于对育苗根部固定,橡胶垫防止对育苗根部的固定时夹伤,育苗箱还能收集多余的水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心火龙果育苗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火龙果因为外表像一团愤怒的红色火球而得名,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里面的果肉就像是香甜的奶油,但又布满了黑色的小籽,质地温和,口味清香,火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嫁接、扦插和实生苗繁育三种方式,其中嫁接和扦插都需要用到育苗装置,因为幼苗在育苗装置中就能获得更多的营养基质,这样就可以快速的生长。现有技术中,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缺乏可固定根部的装置,红心火龙果的育苗在培育时,根部不能固定,无法让其固定长根;根部得不到固定,生长容易腐烂,使得育苗成活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在培育时,根部不能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育苗箱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凹槽连通且贯通所述育苗箱的上表面的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个育苗桶,所述育苗桶呈圆台状,且所述育苗桶圆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所述育苗桶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所述育苗箱两侧设有对称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固定块且末端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上还设有与螺纹杆平行且与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的活动杆,所述育苗桶顶部两侧的两个所述夹板形成夹持状。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呈L形状,所述育苗箱两侧的支撑板上相对的卡块上卡接有U型板。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宽度与育苗板的宽度相适配,便于育苗板的安装。作为优选,所述育苗板与育苗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育苗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渗透孔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渗透孔的加设,便于内部多余水分的渗漏防止积水,导致水体过剩,影响育苗根本生长。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与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块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卡块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与U型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支撑板与育苗箱可拆卸固定连接,卡块的加设,便于架设U型板,方便火龙果幼苗的生长攀爬。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的末端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夹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轴承让夹板能够灵活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夹板的内侧面上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夹板粘接固定,橡胶垫设置便于夹紧火龙果育苗,防止直接接触损伤育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育苗箱上设有育苗板,育苗板上安装有育苗桶,渗透孔便于渗透过多的水分,防止影响到育苗生长,支撑板上设有多组卡块,配合U型板方便育苗的攀爬,螺纹杆配合夹板便于对育苗根部固定,橡胶垫防止对育苗根部的固定时夹伤,育苗箱还能收集多余的水分。2.本技术螺纹杆的末端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螺纹杆焊接固定,轴承的外圈与夹板焊接固定,活动杆与夹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轴承便于让夹板能够灵活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育苗箱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育苗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育苗箱;10、卡槽;11、凹槽;2、育苗板;20、育苗桶;200、渗透孔;21、固定块;3、支撑板;30、卡块;31、螺纹孔;4、螺纹杆;40、夹板;41、橡胶垫;42、活动杆;5、U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1,育苗箱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育苗箱1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凹槽11连通且贯通育苗箱1的上表面的卡槽10,卡槽10中设有育苗板2,卡槽10宽度与育苗板2的宽度相适配,便于育苗板2的安装。本实施例中,育苗板2上表面设有若干个育苗桶20,育苗桶20呈圆台状,且育苗桶20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200,育苗桶20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21。具体地,育苗板2与育苗桶20可拆卸固定连接,固定块21与育苗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渗透孔200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渗透孔200的加设,便于内部多余水分的渗漏防止积水,导致水体过剩,影响育苗根部生长。具体地,育苗箱1两侧设有对称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卡块30,卡块30呈L形状,育苗箱1两侧的支撑板3上相对的卡块30上卡接有U型板5。具体实施例中,卡块30与支撑板3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块30呈等间距分布,卡块30与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与U型板5的宽度相适配,支撑板3与育苗箱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卡块30的加设,便于架设U型板5,方便火龙果幼苗的生长攀爬。具体地,每个支撑板3上还设有螺纹孔31,螺纹孔31中螺纹穿设有螺纹杆4,螺纹杆4穿过固定块21且末端转动连接有夹板40,夹板40上还设有与螺纹杆4平行且与固定块21滑动连接的活动杆42,育苗桶20顶部两侧的两个夹板40形成夹持状。螺纹杆4与螺纹孔31螺纹连接,固定块21上的孔大于螺纹杆4的直径,固定块21与螺纹杆4不干涉,螺纹杆4的末端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螺纹杆4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夹板40固定连接,轴承让夹板40能够灵活转动。活动杆42起滑动导向作用,活动杆42和螺纹杆4使得夹板40可沿活动杆42的轴向滑动,从而使得相对的两个夹板40能够夹持及打开。活动杆42与夹板40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夹板40的内侧面上还可以设有橡胶垫41,橡胶垫41与夹板40粘接固定,橡胶垫41设置便于夹紧火龙果育苗,防止直接接触损伤育苗。本实施例的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在使用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箱(1),所述育苗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育苗箱(1)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凹槽(11)连通且贯通所述育苗箱(1)的上表面的卡槽(10),所述卡槽(10)中设有育苗板(2),所述育苗板(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育苗桶(20),所述育苗桶(20)呈圆台状,且所述育苗桶(2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200),所述育苗桶(20)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21),所述育苗箱(1)两侧设有对称的支撑板(3),每个所述支撑板(3)上还设有螺纹孔(31),所述螺纹孔(31)中螺纹穿设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穿过所述固定块(21)且末端转动连接有夹板(40),所述夹板(40)上还设有与螺纹杆(4)平行且与所述固定块(21)滑动连接的活动杆(42),所述育苗桶(20)顶部两侧的两个所述夹板(40)形成夹持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箱(1),所述育苗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育苗箱(1)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凹槽(11)连通且贯通所述育苗箱(1)的上表面的卡槽(10),所述卡槽(10)中设有育苗板(2),所述育苗板(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育苗桶(20),所述育苗桶(20)呈圆台状,且所述育苗桶(2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200),所述育苗桶(20)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21),所述育苗箱(1)两侧设有对称的支撑板(3),每个所述支撑板(3)上还设有螺纹孔(31),所述螺纹孔(31)中螺纹穿设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穿过所述固定块(21)且末端转动连接有夹板(40),所述夹板(40)上还设有与螺纹杆(4)平行且与所述固定块(21)滑动连接的活动杆(42),所述育苗桶(20)顶部两侧的两个所述夹板(40)形成夹持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根部的红心火龙果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卡块(30),所述卡块(30)呈L形状,所述育苗箱(1)两侧的支撑板(3)上相对的卡块(30)上卡接有U型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开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