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及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810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及机组,涉及电控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控箱的形状不可调的技术问题。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包括用以固定主板及元器件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所有安装板连接一整体,安装板形成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箱板且相连接的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实现电控箱结构的形状可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及机组
本技术涉及电控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及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组的大小也越发要求,机组越小,放置起来就越方便,可机组小的话,内部可利用空间也会随之变小。电控箱是机组内部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不能减少元器件的情况下,怎样设计电控箱,达到有效利用机组内部空间,是个很重要的课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电控箱外轮廓的形状通常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现有电控箱的形状,有时难以有效利用机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及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控箱的形状不可调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包括用以固定主板及元器件的安装板,其中,所述安装板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所有所述安装板连接一整体,所述安装板形成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箱板且相连接的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可展呈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且所有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一整体;当解除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对对应的两块所述安装板的锁定后,该相邻的两块所述安装板能发生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中间安装板和周向安装板,其中,所述周向安装板沿所述中间安装板的周向方向分布且所述中间安装板与所述周向安装板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周向安装板的个数为三个或四个。进一步地,相连接的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角度调整的范围最大不小于9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及元器件裸露在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钣金板。一种机组,包括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包括用以固定主板及元器件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所有安装板连接一整体,安装板形成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箱板且相连接的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角度可调节,由于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能够使得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呈多种不同的形状,以适应机组内的空间,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控箱的形状不可调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处于平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授权公告号为CN206801291U公开的一种可设置开启角度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a-安装板;11a-中间安装板;12a-周向安装板;2a-主板及元器件;1-第一铰链部件;2-第二铰链部件;3-中轴套;4-凹槽;5-转轴;6-上轴套;7-下轴套;8-上轴安装槽;9-下轴安装槽;10-限位块;11-连接件;12-安装孔;13-耐磨尼龙垫圈;14-第一固定孔;15-第二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包括用以固定主板及元器件2a的安装板1a,安装板1a可以为钣金板,且安装板1a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安装板1a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所有安装板1a连接一整体,安装板1a形成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箱板且相连接的两个安装板1a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由于两个安装板1a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所以,能够使得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呈多种不同的形状,以适应机组内的空间,实现能根据机组内空间不同随意调整电控箱结构的形状,以满足机组空间的有效利用;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安装板1a的个数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能满足对机组的主板以及元器件的固定支撑即可;另外,不同机组控制主板不同,使用元器件不同,可根据不同大小的主板、元器件,来调整安装板1a的大小。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可展呈一平面。在装配电控箱结构的元器件时,可将电控箱结构展开折成平面,参见图1,方便主板及元器件2a的安装;在主板及元器件2a安装完毕后,可将电控箱结构按需求折叠成一定的形状,参见图2和图3,方便运输及总装装配。折叠后的电控箱结构由于元器件都进行了空间立体放置,充分的利用了空间,能大大减少空间的占用,达到机组小巧设计的效果;而在检查及售后维护的时候,又能通过折平的方式将电控箱平铺,达到方便安装及售后维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a且所有安装板1a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连接一整体;当解除角度调整机构对对应的两块安装板1a的锁定后,该相邻的两块安装板1a能发生转动。角度调整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授权公告号为CN206801291U公开了一种可设置开启角度的铰链,包括第一铰链部件1,第一铰链部件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铰链部件2,第二铰链部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中轴套3,第一铰链部件1的右侧且对应中轴套3的位置开设有凹槽4,中轴套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第一铰链部件1的右侧且位于中轴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轴套6,第一铰链部件1的右侧且位于中轴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轴套7,转轴5的顶部贯穿上轴套6并延伸至上轴套6的内部,转轴5的底部贯穿下轴套7并延伸至下轴套7的内部,上轴套6的表面开设有上轴安装槽8,下轴套7的表面开设有下轴安装槽9,上轴安装槽8和下轴安装槽9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0,转轴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固定连接在第二铰链部件2的左侧,通过设置了连接件11,使得第二铰链部件2与中轴套3连接更加紧密,上轴套6和下轴套7的顶部且对应转轴5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12,通过设置了安装孔12,方便工作人员安装转轴5,转轴5与上轴套6之间和转轴5与下轴套7之间均填充有耐磨尼龙垫圈13,通过设置了耐磨尼龙垫圈13,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第一铰链部件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4,第二铰链部件2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主板及元器件(2a)的安装板(1a),其中,/n所述安装板(1a)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所有所述安装板(1a)连接一整体,所述安装板(1a)形成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箱板且相连接的两个所述安装板(1a)之间的角度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主板及元器件(2a)的安装板(1a),其中,
所述安装板(1a)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所有所述安装板(1a)连接一整体,所述安装板(1a)形成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的箱板且相连接的两个所述安装板(1a)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可展呈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1a)且所有所述安装板(1a)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一整体;当解除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对相应的两块所述安装板(1a)的锁定后,该相邻的两块所述安装板(1a)能发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a)包括中间安装板(11a)和周向安装板(12a),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强綦畅胡昌文袁友昭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