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单元及耳机
本技术涉及发声器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单元及耳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入耳式耳塞的结构均采用一个独立的耳塞配合独立的硅胶套使用,使用的时候需要把硅胶套套在耳塞上然后佩戴,这种结构的耳塞主要有以下两点不足:一、由于每个人的耳朵形状不同,而机械化生产出来的耳塞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从而无法适应每个人的耳朵形状,导致佩戴者在长时间佩戴时会有严重不适的感觉或疼痛的感觉;二、附带的硅胶套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和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松弛,很容易从耳塞上脱落,硅胶套丢失,将导致耳塞无法佩戴或者耳塞的音质急剧变差。此外,现有耳塞的耳机线与发声单元直接连接,耳机线容易从发声单元的焊接部脱离,造成耳塞出现失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声单元,通过保护壳保护本体部的焊接端,能有效防止耳机线从焊接端脱落。一种发声单元,包括本体部和保护壳,本体部包括焊接端和发声端,焊接端与发声端相对设置,焊接端设置在保护壳内。一种耳机,包括壳体和上述的发声单元,壳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和保护壳,该本体部包括焊接端和发声端,该焊接端与该发声端相对设置,该焊接端设置在该保护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和保护壳,该本体部包括焊接端和发声端,该焊接端与该发声端相对设置,该焊接端设置在该保护壳内。
2.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该壳体包括外壳部以及与该外壳部连接的弹性软壳部,该壳体内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从该外壳部延伸至该弹性软壳部,该弹性软壳部设有与该容置腔连通的发声孔,该发声单元安装在该外壳部的该容置腔内且该发声端朝向该弹性软壳部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部为硬质外壳或软质外壳,该保护壳为硬质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设有泄压孔,该泄压孔连通外部与位于该发声单元和该发声孔之间的该容置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该泄压孔为直通孔,该泄压孔的轴线与该外壳部的该容置腔轴线互成第一夹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该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