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及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5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及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所述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包括: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提供不同的动力电,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所述第一母线与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实现虚拟连接多倍脉冲整流。使得谐波电流大大减小,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同时由于多个电潜泵共用一个直流母线,可以有效减少变频驱动设备,节约了宝贵的平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及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
本技术属于电潜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及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
技术介绍
电潜泵(Electricalsubmersiblepump,ESP)又称潜油电泵,是海上采油工艺常用的原油开采设备,是将电动机和多级离心泵一起下入油井液面以下进行抽油的举升设备。目前电潜泵基本控制方式为一对一变频驱动电潜泵。变频器驱动电潜泵虽然能有效满足油田开发需求,但随着区域油田单平台生产井数量的增加,海上单个采油平台电潜泵数量一般可达十几套甚至多达几十套。一对一变频驱动设备存在尺寸大、占地面积大、功率损耗散热量大等问题。并且设备之间存在谐波相互干扰。对平台小型电网污染严重,造成部分控制设备与检测及测量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目前,通常采用无源滤波器消除谐波,但大量集中使用无源滤波器不仅投资较大而且谐波滤波器效果较差,经常损坏或动态响应不足还往往存在功率因数过补或功率因数不足及发热量增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及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以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包括: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提供不同的动力电,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所述第一母线与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实现虚拟连接多倍脉冲整流;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或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包括:六脉冲整流器,所述六脉冲整流器包括:以并联方式连接的三组脉冲组合器,所述脉冲组合器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开关脉冲器件,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分别与动力电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的一端与第一保险Fus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的一端与第二保险Fuse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保险Fuse1的另一端和第二保险Fuse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对应的电容C1分别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母线,包括:第一变压器的副边,所述第二母线包括: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用于对输入的动力电进行变压,且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和第二变压器副边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与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或第二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副边,每个副边分别与脉冲整流单元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脉冲器件包括:脉冲二极管。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脉冲器件包括:可控硅。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脉冲器件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和逆变单元,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潜泵电机电连接,所述逆变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J1、第二开关管J2、第三开关管J3、第四开关管J4、第五开关管J5、第六开关管J6;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J1和第四开关管J4串联、第三开关管J3和第六开关管J6串联、第五开关管J5和第二开关管J5串联,且均与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并联;所述第一开关管J1和第四开关管J4、第三开关管J3和第六开关管J6、第五开关管J5和第二开关管J2相连接的一端分别与电潜泵电机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及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通过设定具有一定相位角偏差的母线提供动力电,并通过多个整流单元实现虚拟连接,进行整流,能够有效消除5次、7次、17次及19次谐波。使得谐波电流大大减小,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同时由于多个电潜泵共用一个直流母线,可以有效减少变频驱动设备,节约了宝贵的平台空间。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中12脉冲整流母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采用可控硅电潜泵共直流母线中12脉冲整流母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采用IGBT电潜泵共直流母线中12脉冲整流母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直流母线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的连接示意图,参见图1,所述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包括: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提供不同的动力电,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所述第一母线与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实现虚拟连接多倍脉冲整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中12脉冲整流母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或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提供不同的动力电,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n所述第一母线与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实现虚拟连接多倍脉冲整流;/n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或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包括:六脉冲整流器,所述六脉冲整流器包括:/n以并联方式连接的三组脉冲组合器,所述脉冲组合器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开关脉冲器件,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分别与动力电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的一端与第一保险Fus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的一端与第二保险Fuse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保险Fuse1的另一端和第二保险Fuse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对应的电容C1分别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提供不同的动力电,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
所述第一母线与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实现虚拟连接多倍脉冲整流;
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或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包括:六脉冲整流器,所述六脉冲整流器包括:
以并联方式连接的三组脉冲组合器,所述脉冲组合器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开关脉冲器件,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分别与动力电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的一端与第一保险Fus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组脉冲组合器的一端与第二保险Fuse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保险Fuse1的另一端和第二保险Fuse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和第二单倍脉冲整流单元对应的电容C1分别与直流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共直流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线,包括:第一变压器的副边,所述第二母线包括: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用于对输入的动力电进行变压,且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和第二变压器副边输出的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角,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与第一单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顺亮杨其林谢思琦代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明业油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