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95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涉及电池储能电站技术领域。所述电池储能电站包括箱体柜、BMS电池管理系统、制冷除湿系统、风机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制冷除湿系统、风机的送风系统集成在电池储能电站的柜体内,将电池模组及BMS管理系统设置在电池隔离仓内,通过制冷除湿系统在仓内温湿度超过设定值时,对电池隔离仓进行除湿降温,通过风机在仓内温湿度高于环境温湿度时,将柜体外空气引入电池隔离仓进行除湿降温,确保电池模组及其电气元件在适宜温湿度下稳定安全地运行,防止电池储能电站箱体内发生凝露现象,降低短路、老化、生锈风险,保证动力电池组不过热,减少电池容量损失和寿命衰减,防止电池爆燃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日益瞩目,但面临着发电的随机性及波动性等问题,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池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的运用可以解决新清洁能源发电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等问题。在电池储能电站箱体中,装着各类电池模组和各种电气及电子元件,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非常高,电池模组运行最佳温度范围为18-28℃,最佳湿度范围是35-75%。在雨季或雨水较多等高湿环境下,湿度的升高会导致箱体内部的电子元件和电池设备受潮,造成储能电站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在现有的电池储能电站箱体中,往往未考虑防潮处理措施,或仅布置加热器对内部湿空气进行加热后从箱体上部排出,但加热后的湿空气遇到箱体内的电子部件会发生凝露现象,导致设备短路、老化、生锈等,并且箱体内温度的提升会导致电池模组的容量损失和寿命衰减,严重过热的情况还会引起电池模组爆燃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柜(1)、BMS电池管理系统(2)、制冷除湿系统(3)、风机(4)和控制系统,/n所述箱体柜(1)从下至上依次由底座(101)、柜体(102)和遮雨顶棚(103)构成,柜体(102)中空且由左隔板(104)和右隔板(105)从左至右依次分隔成三个容纳腔体,/n其中所述左隔板(104)与右隔板(105)间的容纳腔体为电池隔离仓(5),柜体(102)正面铰接有柜门(106),柜门(106)盖合在电池隔离仓(5)上,电池隔离仓(5)内安装有电池模组、BMS电池管理系统(2)、仓内温度传感器(6)和仓内湿度传感器(7);/n所述左隔板(104)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除湿降温的电池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柜(1)、BMS电池管理系统(2)、制冷除湿系统(3)、风机(4)和控制系统,
所述箱体柜(1)从下至上依次由底座(101)、柜体(102)和遮雨顶棚(103)构成,柜体(102)中空且由左隔板(104)和右隔板(105)从左至右依次分隔成三个容纳腔体,
其中所述左隔板(104)与右隔板(105)间的容纳腔体为电池隔离仓(5),柜体(102)正面铰接有柜门(106),柜门(106)盖合在电池隔离仓(5)上,电池隔离仓(5)内安装有电池模组、BMS电池管理系统(2)、仓内温度传感器(6)和仓内湿度传感器(7);
所述左隔板(104)与柜体(102)左侧壁形成的容纳腔体内设置有制冷除湿系统(3),左隔板(104)上部开设有第一回风口,下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回风口与制冷除湿系统(3)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口与制冷除湿系统(3)出风口连通,柜体(102)左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107),排水管(107)与制冷除湿系统(3)冷凝水接水盘出口连通;
所述右隔板(105)与柜体(102)右侧壁形成的容纳腔体内设置有风机(4),柜体(102)右侧壁下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08),第二进风口(108)与风机(4)进风口连通,遮雨顶棚(103)顶部设置有排气口(8),柜体(102)右侧壁上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9)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阳梁仕斌耿向瑾崔海波周成建靳会宁申加旭秦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