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6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用于充电插头与电动汽车车体上充电接口的定位连接,充电插头电连接于供电设备,包括设置在充电插头上接头两侧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以及,在充电接口两侧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孔时,充电插头上的接头与车身上接口对接完成;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外径不同,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分别配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外径。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可以准确完成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口的对接,不会产生角度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需要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电动汽车车身上设置有充电插口,充电桩上设置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电连接供电设备,当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口对接后,进行充电。充电插头上接头多为圆形,在进行对接时,容易发生角向偏差,若对接时有角向偏差,容易导致插头内电芯弯折甚至折断,导致充电插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可以准确完成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口的对接,不会产生角度偏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用于充电插头与电动汽车车体上充电接口的定位连接,充电插头电连接于供电设备,包括设置在充电插头上接头两侧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以及,在充电接口两侧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孔时,充电插头上的接头与车身上接口对接完成;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外径不同,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分别配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外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开口侧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以借口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槽,导向槽宽度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孔径相等,每个导向槽所跨越的圆心角为45°~120°,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位于各自导向槽的中点,导向槽由中点位置向两端深度递减直至到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端部高于接头端部,且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端部与接头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差大于导向槽的最大深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端面均为球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开口处的定位槽最大深度相同,定位槽最大深度不超过10mm。本申请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其实现的技术效果如下:(1)所述定位结构通过两个直径不同的定位柱进行定位,只有在两个定位柱分别与对应的定位孔完成定位后,才能进行接头和接口的对接动作,保证接头和接口在对接时处于对齐状态;(2)定位孔外侧设置有导向槽,方便插头和插口进行对准,导向槽会引导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进入对应的定位孔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接口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口部分正视图;图5为定位孔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插头;2、接头;3、第一定位柱;4、第二定位柱;5、车身;6、接口;7、第一定位孔;8、第二定位孔;9、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用于充电插头1与电动汽车车体上充电接口6的定位连接,充电插头1电连接于供电设备。如图1所示,充电插头1包括设置在充电插头1上接头2两侧的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4,第一定位柱3与第二定位柱4外径不同。如图3和4所示,充电接口6设置在车身5上,为方便表示,附图中车身5采用简单结构替代指示。在充电接口6两侧设置的第一定位孔7和第二定位孔8,当第一定位柱3插入第一定位孔7,第二定位柱4插入第二定位孔8时,充电插头1上的接头2与车身5上接口6对接完成。第一定位孔7与第二定位孔8的孔径分别配合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4的外径。第一定位孔7和第二定位孔8开口侧还设置有导向槽9,导向槽9为以借口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槽,导向槽9宽度分别与第一定位孔7和第二定位孔8孔径相等,每个导向槽9所跨越的圆心角为90°,第一定位孔7和第二定位孔8分别位于各自导向槽9的中点,导向槽9由中点位置向两端深度递减直至到0。第一定位孔7和第二定位孔8开口处的定位槽最大深度相同,定位槽最大深度为6mm。本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4端面均为球面。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4端部高于接头2端部,且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4端部与接头2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差大于导向槽9的最大深度。上述定位结构通过两个直径不同的定位柱进行定位,只有在两个定位柱分别与对应的定位孔完成定位后,才能进行接头2和接口6的对接动作,保证接头2和接口6在对接时处于对齐状态;定位孔外侧设置有导向槽9,方便插头和插口进行对准,导向槽9会引导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4进入对应的定位孔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用于充电插头与电动汽车车体上充电接口的定位连接,充电插头电连接于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充电插头上接头两侧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以及,在充电接口两侧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孔时,充电插头上的接头与车身上接口对接完成;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外径不同,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分别配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用于充电插头与电动汽车车体上充电接口的定位连接,充电插头电连接于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充电插头上接头两侧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以及,在充电接口两侧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孔时,充电插头上的接头与车身上接口对接完成;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外径不同,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分别配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开口侧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以借口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槽,导向槽宽度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孔径相等,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戎大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布雷拉扬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