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芳兰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风向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55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科研以及科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风向计,包括相互匹配的圆形透明保护罩以及圆形透明底盒;底盒的下部设置有圆形空腔结构的指南腔,指南腔的内部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圆形转轴,转轴的外部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用于指示方位的指南针;指南腔的上壁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圆形支撑轴;支撑轴的顶端设置有圆形螺纹轴;支撑轴的上部配合安装有椭球型结构的机身;机身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圆形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直径小于连接轴的连杆;连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圆盘;连杆的外部间隙配合套装有连接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风向计
本技术涉及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教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风向计。
技术介绍
当前,在很多科学教学过程中,通常缺乏一些实验教具。比如风向的判断,就是一个需要采用实验教具进行判断的教学内容。借助辅助教具判断风向,将能够很好地对风向进行判断和实验教学演示,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然而,现有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没有相应的针对风向教学的教具或实验用具,给教师教学、学生理解知识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风向计,通过该风向计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方便教师在教学演示过程中进行风向判断演示和教学,满足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保护罩和底盒的闭合安装,对风向计整体进行保护,方便携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风向教学教具相对缺乏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风向计,通过该风向计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方便教师在教学演示过程中进行风向判断演示和教学,满足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保护罩和底盒的闭合安装,对风向计整体进行保护,方便携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风向教学教具相对缺乏的技术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风向计,包括相互匹配的圆形透明保护罩以及圆形透明底盒;所述底盒的下部设置有圆形空腔结构的指南腔,所述指南腔的内部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圆形转轴,转轴的外部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用于指示方位的指南针;所述指南腔的上壁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圆形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设置有圆形螺纹轴;所述支撑轴的上部配合安装有椭球型结构的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圆形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直径小于连接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圆盘;所述连杆的外部间隙配合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螺纹孔,连接套的上端开设有与连杆相匹配的圆形连接孔;所述连杆位于连接孔内,限位圆盘位于连接套内部,且限位圆盘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孔径;所述连接套与螺纹轴之间相互螺纹配合连接安装;所述机身的前端水平固定连接有圆形前轴,前轴的左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前轴的左端外部套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通过螺钉限定在前轴上;所述螺钉配合安装在固定螺孔内部;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设置有三角形板块结构的机尾;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圆形翼杆,翼杆上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外形为方形板结构,机翼的一侧固定焊接有圆筒,圆筒内部开设有与翼杆相匹配的安装圆孔,翼杆间隙配合在安装圆孔中;所述翼杆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机翼限位的遮挡圆盘,遮挡圆盘的直径大于翼杆的直径;所述保护罩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底盒的上端外壁开设有与保护罩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底盒与保护罩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指南腔的内腔底壁上设置有与指南针方位相互匹配的刻度。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叶片圆形阵列排布在一圆形套筒外部,该套筒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前轴分为前2段和后段,前轴的前段直径小于后段直径,前轴的前段与套筒之间为可旋转的间隙配合安装;所述前轴的前段长度大于或等于套筒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翼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机翼的宽度;所述机翼、机身、翼杆、机尾以及连接轴、连接杆、叶片的材质均为轻质塑料;所述机身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机身的壁厚为1mm-1.2mm。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与底盒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保护罩与底盒的壁厚均为2mm。优选的,所述机尾的厚度为2mm-3mm,机尾的一个三角形尖端与机身固定为一体结构,机尾的外端边长大于机身的横截面圆形直径。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直径与连接套的外径相等;支撑轴的直径大于转轴的直径,且小于指南针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指南针的两端均为三角锥型结构,指南针的中部厚度小于指南腔的内腔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都采用塑料材质进行制备。本申请中提到的固定设置、固定连接等术语,均指塑料之间的相互固定焊接,或注塑为一体结构。连接轴在安装时,通过连接套的调节安装,调整连接套与螺纹轴之间的相互嵌入长度大小,使连接轴和连杆处于可旋转的连接安装状态。此时,当风吹过来时,通过机尾的作用,可以使机尾顺着风向的位置摆动,最后使机尾指向吹风的去向,机身头部则指向吹风的来向。在吹风的过程中,风力吹向螺旋叶片,可以使叶片旋转,该风向计还带有一些玩具的性质,满足学生实验和玩具的双重作用。而当风沿着机身头部方向向机尾方向吹的过程中,机翼也会在吹风的作用下,沿着吹风的去向摆动或平衡,如此也可以辅助判断风向。在判断风向的过程中,通过指南针的设置,使用者在室外实验时,可以通过指南针的方位判断和刻度的辅助,判断风向位置。再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机翼,还可以采用轻质的布料、轻薄的塑料等进行代替使用,方便判断是否有风,或者判断风向。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技术通过将风向计设计成飞机模型结构,如此结构设计,在实验教学或下学生使用进行风向测试时,可以当玩具把玩,还可以实现风向测试,相对于当前传统的风向计结构来说,本申请的风向计结构比较新颖,适合于科研检测以及教学使用。另一方面,相对于当前的风向计来说,现有的风向计携带相对不够方便,尤其是在风向计装入书包等内部时,风向计外部的风向标等通常不易收纳。而本技术的风向计,通过将保护罩与底盒进行螺纹配合连接,方便使用过程中拆卸,也方便在携带风向计时,直接将保护罩罩住底盒及其风向计模型即可。如此,学生在携带风向计时,无需将风向计的零部件进行拆卸,直接罩住即可。而使用时,直接将保护罩打开即可使用,相对比较方便。当学生需要将风向计收纳携带时,直接将保护罩罩住,放入书包或袋子、收纳盒等内部即可,无需考虑风向计是否会受到碰撞等意外。再一方面,本技术的风向计,在面向风吹的方向时,椭球状的机身在受到风吹时,机尾在风力作用下会向后,沿着风吹的方向排布。而位于机身前端的叶片,在风吹的作用下,还能够发生旋转,如此可以方便判断是否有风。同时,借助机翼的作用,轻质的机翼在受到一定风力时,能够沿着风吹的方向扬起,如此也可以判断风向以及是否有风。因此,本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叶片排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指南针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罩;2、底盒;3、指南腔;4、转轴;5、指南针;6、支撑轴;7、螺纹轴;8、连杆;9、连接轴;10、机身;11、前轴;12、叶片;13、螺钉;14、机尾;15、翼杆;16、机翼;17、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风向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匹配的圆形透明保护罩以及圆形透明底盒;所述底盒的下部设置有圆形空腔结构的指南腔,所述指南腔的内部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圆形转轴,转轴的外部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用于指示方位的指南针;所述指南腔的上壁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圆形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设置有圆形螺纹轴;所述支撑轴的上部配合安装有椭球型结构的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圆形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直径小于连接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圆盘;所述连杆的外部间隙配合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螺纹孔,连接套的上端开设有与连杆相匹配的圆形连接孔;所述连杆位于连接孔内,限位圆盘位于连接套内部,且限位圆盘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孔径;所述连接套与螺纹轴之间相互螺纹配合连接安装;所述机身的前端水平固定连接有圆形前轴,前轴的左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前轴的左端外部套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通过螺钉限定在前轴上;所述螺钉配合安装在固定螺孔内部;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设置有三角形板块结构的机尾;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圆形翼杆,翼杆上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外形为方形板结构,机翼的一侧固定焊接有圆筒,圆筒内部开设有与翼杆相匹配的安装圆孔,翼杆间隙配合在安装圆孔中;所述翼杆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机翼限位的遮挡圆盘,遮挡圆盘的直径大于翼杆的直径;所述保护罩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底盒的上端外壁开设有与保护罩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底盒与保护罩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指南腔的内腔底壁上设置有与指南针方位相互匹配的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风向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匹配的圆形透明保护罩以及圆形透明底盒;所述底盒的下部设置有圆形空腔结构的指南腔,所述指南腔的内部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圆形转轴,转轴的外部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用于指示方位的指南针;所述指南腔的上壁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圆形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设置有圆形螺纹轴;所述支撑轴的上部配合安装有椭球型结构的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圆形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直径小于连接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圆盘;所述连杆的外部间隙配合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螺纹孔,连接套的上端开设有与连杆相匹配的圆形连接孔;所述连杆位于连接孔内,限位圆盘位于连接套内部,且限位圆盘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孔径;所述连接套与螺纹轴之间相互螺纹配合连接安装;所述机身的前端水平固定连接有圆形前轴,前轴的左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前轴的左端外部套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通过螺钉限定在前轴上;所述螺钉配合安装在固定螺孔内部;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设置有三角形板块结构的机尾;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圆形翼杆,翼杆上可旋转的配合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外形为方形板结构,机翼的一侧固定焊接有圆筒,圆筒内部开设有与翼杆相匹配的安装圆孔,翼杆间隙配合在安装圆孔中;所述翼杆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机翼限位的遮挡圆盘,遮挡圆盘的直径大于翼杆的直径;所述保护罩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底盒的上端外壁开设有与保护罩内螺纹相匹配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香成
申请(专利权)人:刘芳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