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48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色阻层和黑矩阵,色阻层与黑矩阵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靠近液晶层的一侧,色阻层覆盖黑矩阵,色阻层与黑矩阵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电层。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底、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三绝缘层,第二导电层覆盖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层覆盖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第三导电层成条状整面间隔设置,第二导电层与第一绝缘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导电层形状相适应且在第二基底上的垂直投影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包括有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填充在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彩膜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黑矩阵、色阻、第一取向层等。阵列基板则包括第二透明基板、绝缘层、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等。阵列基板上还包括由相互交错的多条数据线和扫描线,相邻的两条数据线和相邻的两条扫描线围成像素区域,该像素区域和彩膜基板的色阻一一对应,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分别向显示面板内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施加电压,利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驱动液晶层中液晶偏转,通过控制电场强度的变化调制液晶分子的取向角度,从而使背光源的光透过率发生变化,通常需要较大的电压差才能驱动液晶偏转,造成显示面板的功耗增加。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出现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其显示无需背光源,而液晶显示器显示需包含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故针对液晶显示器显示,降低显示功耗是其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色阻层和黑矩阵,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黑矩阵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覆盖所述黑矩阵,所述色阻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黑矩阵正下方,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色阻层和黑矩阵,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黑矩阵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覆盖所述黑矩阵,所述色阻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黑矩阵正下方,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底、栅极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基底上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栅极层,所述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层和所述第二基底,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源极和漏极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并部分覆盖所述有源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源极、漏极和有源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三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垂直投影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馨雨苏子芳李志红顾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