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48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包括眼镜主体,所述眼镜主体包括镜框、镜片和镜腿,还包括电池、电致变色薄膜和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设置在镜框上,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内嵌在镜片内部,电池设置在镜框或镜腿上;电致变色薄膜、光敏二极管和电池串联形成一个微电路;所述光敏二极管可感受光照强弱,进而调节微电路中电流强度,从而实现电致变色薄膜呈现出不同深浅度的颜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结合应用在眼镜中,实现了镜片上颜色深浅度自动改变的功能,从而使司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安全驾驶,也可防止光污染对眼睛造成损害。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推广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光污染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光污染正严重损害人的眼睛,使视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眼部疾病。有色镜片可以有效阻挡强光对眼睛的光害,但是日常普遍存在有色眼镜并不能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最早出现的墨镜,虽可以抵挡强光不干扰司机视线,但在司机驶入背阴区和隧道时,视线急剧变暗,需要摘取眼镜,驶出隧道时又难免强光入眼,干扰视线,对驾驶造成了一定干扰。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为电致变色材料,其在信息、电子、国防、建筑以及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随着电致变色材料的发现,其在眼镜的应用上也逐步凸显出其可利用性与便捷性,目前的基于电致变色功能的眼镜或太阳镜仍有待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203191653U的专利,其专利技术的变色眼镜以电致变色材料为基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包括眼镜主体(1),所述眼镜主体(1)包括镜框(2)、镜片(3)和镜腿(4),镜片(3)设置在镜框(2)内,镜框(2)与镜腿(4)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5)、电致变色薄膜(6)和光敏二极管(7),所述光敏二极管(7)设置在镜框(2)上,所述电致变色薄膜(6)内嵌在镜片(3)内部,电池(5)设置在镜框(2)或镜腿(4)上;所述电致变色薄膜(6)、光敏二极管(7)和电池(5)串联形成一个微电路;所述光敏二极管(7)可感受光照强弱,进而调节微电路中电流强度,从而实现电致变色薄膜(6)呈现出不同深浅度的颜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包括眼镜主体(1),所述眼镜主体(1)包括镜框(2)、镜片(3)和镜腿(4),镜片(3)设置在镜框(2)内,镜框(2)与镜腿(4)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5)、电致变色薄膜(6)和光敏二极管(7),所述光敏二极管(7)设置在镜框(2)上,所述电致变色薄膜(6)内嵌在镜片(3)内部,电池(5)设置在镜框(2)或镜腿(4)上;所述电致变色薄膜(6)、光敏二极管(7)和电池(5)串联形成一个微电路;所述光敏二极管(7)可感受光照强弱,进而调节微电路中电流强度,从而实现电致变色薄膜(6)呈现出不同深浅度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镜框(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由透明材质制成,内部中空,所述光敏二极管(7)设置在连接管(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敏二极管和电致变色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