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321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涉及建筑生活热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有消毒模块和换热模块,消毒模块包括有第一安装底座,换热模块包括有第二安装底座,第一安装底座与第二安装底座分体设置;第二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热交换器,第一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循环泵和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且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与热交换器可拆卸连接有中间管路。作业人员在搭建生活热水系统时,可根据场地、施工需求分别调整消毒模块和换热模块的安装位置,具有较好的搭建灵活性,且后期维护人员在更换各模组时,具有更好的便利性,能够更好的适应建筑集中生活热水系统搭建和维护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生活热水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建筑集中生活热水系统水质存在较大问题,生活给水作为生活热水水源时,虽然其水质在最初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但生活给水在加热设备加热、热水管道输送及用水器具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活给水的三卤甲烷含量增加、电导率升高、余氯降低,可能导致有机物和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并产生军团菌及其他致病菌,降低了生活热水系统的水质安全,导致其最终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此外,含有大量细菌和有机物的生活给水进入生活热水系统后,在水温≤40℃的管段内,细菌生长繁殖速率加快,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大。水温为26℃~45℃是军团菌最理想的繁殖环境,而我国大多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水温较低,平均水温约为37.15℃,更突显我国集中热水系统存在水质不安全隐患的问题。现有申请公开号为CN108361808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集成式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包括有消毒模块(1)和换热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模块(1)包括有第一安装底座(11),所述换热模块(2)包括有第二安装底座(21),所述第一安装底座(11)与第二安装底座(21)分体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底座(21)上设置有与加热进水管路、热水出水管路以及热媒进、出管路相连接的热交换器(22),所述第一安装底座(11)上设置有与热水回水循环管路相连接的循环泵(12)和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13),且所述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13)与热交换器(22)可拆卸连接有中间管路(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包括有消毒模块(1)和换热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模块(1)包括有第一安装底座(11),所述换热模块(2)包括有第二安装底座(21),所述第一安装底座(11)与第二安装底座(21)分体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底座(21)上设置有与加热进水管路、热水出水管路以及热媒进、出管路相连接的热交换器(22),所述第一安装底座(11)上设置有与热水回水循环管路相连接的循环泵(12)和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13),且所述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13)与热交换器(22)可拆卸连接有中间管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循环泵(12)并联设置并接入于热水回水循环管路中,且两所述循环泵(12)与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13)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11)上设置有补水管路(4),所述补水管路(4)与两所述循环泵(12)所在的热水回水循环管路并联设置,且所述补水管路(4)上设置有远传水表(52)和止回阀(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11)上还设置有膨胀罐(6),所述膨胀罐(6)的进、出水口与智能型银离子发生器(13)的出水口及补水管路(4)连接有膨胀管(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式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2)与中间管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民刘江红郭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华不锈钢压力容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