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321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包括用于吸收太阳能且调节太阳能吸收量的蓄能组件、用于储存太阳能进行化学能转换的蓄电池和用于输出热量供暖的锅炉本体;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太阳能主板和活动设置于太阳能主板两侧的太阳能副板,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固定件收纳于太阳能主板的底部,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锁紧件支撑于太阳能主板的两侧与太阳能主板构成同一水平面。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太阳能化学蓄能应用于供暖系统存在容易产生水垢和无法大幅度生成高温蒸汽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太阳能化学蓄能应用于供暖系统无法根据实时情况所需,调节太阳能吸收量多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蓄热供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使用技术,已逐渐走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且广为人们所熟悉,其中供暖系统的应用为太阳能与化学蓄能转换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然而现在社会中所常用的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高标注使用需求,现将传统的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弊端进行如下陈述:一、传统的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太阳能吸收量较少,且无法根据供暖系统的使用需求,调节太阳能吸收量的问题,在目前社会中,针对此种问题,往往采用多个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进行叠加式吸收,然而此种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力、物力的损耗,且增加了后续本领域的专业维修人员的维修、检修工作。二、传统的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仅生成加热后的使用水以便供暖系统中进行使用,而无法根据供暖系统的环境所需加大生成高温蒸汽以便改善环境温度。三、传统的太阳能与化学蓄能相转换的系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热水加热过程中,常常出现水垢,对装置内部造成堵塞,从而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对于本领域来说提出一种全新的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太阳能化学蓄能应用于供暖系统存在容易产生水垢和无法大幅度生成高温蒸汽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太阳能化学蓄能应用于供暖系统无法根据实时情况所需,调节太阳能吸收量多少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包括用于吸收太阳能且调节太阳能吸收量的蓄能组件、用于储存太阳能进行化学能转换的蓄电池和用于输出热量供暖的锅炉本体;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太阳能主板和活动设置于太阳能主板两侧的太阳能副板,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固定件收纳于太阳能主板的底部,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锁紧件支撑于太阳能主板的两侧与太阳能主板构成同一水平面;所述太阳能主板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构成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对锅炉本体提供电能;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及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水管;还包括用于对加热水进行软化的软化组件和加大生成高温蒸汽的调节组件;所述软化组件包括连通设置于进水管上的漏斗式反应管、用于对水进行反应软化的软化件和设置于漏斗式反应管内部用于收纳软化件的过滤网,所述漏斗式反应管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一个开口口径大于另一个开口口径,所述漏斗式反应管开口口径较小的一侧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漏斗式反应管口径逐渐缩小的变化空间构成水流流动的加压空间从而提高对水软化效率;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风扇、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上的L型挡板和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两侧的防水壳,所述防水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风扇设置于防水壳的内部,所述防水壳的内部设置有可收纳L型挡板的收纳槽块,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带动L型挡板于收纳槽块内部伸出,且通过L型挡板与收纳槽块之间的交错面积可构成对防水壳开口的封堵面。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于太阳能副板一侧的弹性限位键和设置于太阳能主板一侧的限位孔板,所述限位孔板上开设有与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孔,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直至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构成太阳能副板固定收纳于太阳能主板的底部。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通过弹性绳设置于太阳能主板两侧的卡块和通过弹性绳设置于太阳能副板两侧的卡勾,所述卡块上开设有可供卡勾卡合锁紧的卡孔,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与太阳能主板为同一水平面且卡勾卡合至卡孔内侧构成弹性绳对太阳能副板的支撑拉力。进一步,还包括避免锅炉本体内部气体压强过大发生损坏的自保护组件。进一步,所述自保护组件包括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的气压传感器、连通设置于锅炉本体一侧的泄压管和设置于泄压管内部的电动阀门。进一步,所述电动阀门包括倾斜设置于泄压管内部的第二电动推杆和设置于泄压管内部的伸缩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微处理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信号传输。进一步,所述伸缩门包括通过铰链设置于泄压管内部的伸缩套板、设置于伸缩套板内部的复位弹簧和与复位弹簧一端相连接的伸缩板,所述伸缩套板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板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可在伸缩套板内部自由伸缩,所述伸缩套板的靠顶端部位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通过漏斗式反应管、软化件和过滤网的配合使用,可有效对待加热水进行软化,以避免水在加热过程中生成水垢对锅炉本体内部造成水垢堵塞,且进一步采用特殊的漏斗式反应管设计,通过将水流在加压空间内进行软化,加大水流流出于进水管时的压强,可提高对加热水的软化效率,以使得水流尽可能的与软化件进行软化。2.该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通过太阳能主板、太阳副板、固定件和锁紧件的配合使用,当太阳能量吸收较少无法满足供暖环境使用需求时,可利用锁紧件将太阳能副板进行支撑,使其与太阳能主板呈同一水平面,从而加大太阳能吸收率,相比较传统的太阳能化学蓄能供暖系统,则无需采用叠加式方式进行太阳能储能,极大程度减少了财力、物力的输出。3.该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通过风扇、第一电动推杆、L型挡板和防水壳的配合使用,当供暖系统需输出大量热蒸汽进行供暖使用时,可将第一电动推杆缩短带动L型挡板一并位移,将防水壳的开口一侧呈打开状,此时风扇开始工作,热水表面形成气体流动,从而加大了热蒸汽的生成效率。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太阳能化学蓄能应用于供暖系统存在容易产生水垢和无法大幅度生成高温蒸汽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太阳能化学蓄能应用于供暖系统无法根据实时情况所需,调节太阳能吸收量多少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五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锅炉本体局部剖视图。图中:1、蓄能组件;101、太阳能主板;102、太阳能副板;2、固定件;201、弹性限位键;202、限位孔板;3、锁紧件;301、卡块;302、卡勾;4、蓄电池;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收太阳能且调节太阳能吸收量的蓄能组件、用于储存太阳能进行化学能转换的蓄电池和用于输出热量供暖的锅炉本体;/n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太阳能主板和活动设置于太阳能主板两侧的太阳能副板,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固定件收纳于太阳能主板的底部,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锁紧件支撑于太阳能主板的两侧与太阳能主板构成同一水平面;/n所述太阳能主板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构成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对锅炉本体提供电能;/n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及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水管;/n还包括用于对加热水进行软化的软化组件和加大生成高温蒸汽的调节组件;/n所述软化组件包括连通设置于进水管上的漏斗式反应管、用于对水进行反应软化的软化件和设置于漏斗式反应管内部用于收纳软化件的过滤网,所述漏斗式反应管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一个开口口径大于另一个开口口径,所述漏斗式反应管开口口径较小的一侧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漏斗式反应管口径逐渐缩小的变化空间构成水流流动的加压空间从而提高对水软化效率;/n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风扇、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上的L型挡板和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两侧的防水壳,所述防水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风扇设置于防水壳的内部,所述防水壳的内部设置有可收纳L型挡板的收纳槽块,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带动L型挡板于收纳槽块内部伸出,且通过L型挡板与收纳槽块之间的交错面积可构成对防水壳开口的封堵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收太阳能且调节太阳能吸收量的蓄能组件、用于储存太阳能进行化学能转换的蓄电池和用于输出热量供暖的锅炉本体;
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太阳能主板和活动设置于太阳能主板两侧的太阳能副板,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固定件收纳于太阳能主板的底部,所述太阳能副板转动通过锁紧件支撑于太阳能主板的两侧与太阳能主板构成同一水平面;
所述太阳能主板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构成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对锅炉本体提供电能;
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及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水管;
还包括用于对加热水进行软化的软化组件和加大生成高温蒸汽的调节组件;
所述软化组件包括连通设置于进水管上的漏斗式反应管、用于对水进行反应软化的软化件和设置于漏斗式反应管内部用于收纳软化件的过滤网,所述漏斗式反应管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一个开口口径大于另一个开口口径,所述漏斗式反应管开口口径较小的一侧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漏斗式反应管口径逐渐缩小的变化空间构成水流流动的加压空间从而提高对水软化效率;
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风扇、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上的L型挡板和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两侧的防水壳,所述防水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风扇设置于防水壳的内部,所述防水壳的内部设置有可收纳L型挡板的收纳槽块,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带动L型挡板于收纳槽块内部伸出,且通过L型挡板与收纳槽块之间的交错面积可构成对防水壳开口的封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暖的太阳能化学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如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