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1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安装板设置于底板的正上方,在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四个角落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在安装板上表面的一侧竖直固定设有立架,立架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行与安装板的限位架,在限位架内贯穿其表面滑动设有灯柱,灯柱的底端内部滑动设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下端贯穿安装板的表面与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微型电机固定连接,在立架靠近灯柱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微型电机,第一微型电机的转动端与抬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抬升杆的另一端与转环的表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同时达到对地灯高度以及水平照明方向的调节,确保地灯可随时藏入地下,保证其质量安全的同时,也防止行人绊倒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地埋灯
本技术涉及地埋灯
,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地埋灯。
技术介绍
地灯又称地埋灯或藏地灯,是镶嵌在地面上的照明设施。地灯对地面、地上植被等进行照明,能使景观更美丽,行人通过更安全。现多用LED节能光源,表面为不锈钢抛光或铝合金面板,优质的防水接头,硅胶密封圈,钢化玻璃,可防水、防尘、防漏电且耐腐蚀。现在技术中的地埋灯一般是直接镶嵌固定设置在底面上,虽然起到了照明的目的,但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地表不仅容易损坏同时一般地埋灯铺设着道路两旁的植被附近,在白天未使用经常出现绊倒小朋友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地埋灯的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地埋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包括安装板、底板和立架,所述安装板设置于底板的正上方,在所述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四个角落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在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一侧竖直固定设有立架,所述立架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行与安装板的限位架,在所述限位架内贯穿其表面滑动设有灯柱,所述灯柱的底端内部滑动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下端贯穿安装板的表面与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微型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架靠近灯柱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微型电机,所述第一微型电机的转动端与抬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杆的另一端与转环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环转动设置于灯柱的侧壁上,所述灯柱的上端固定设有地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架包括两组连接杆和限位环,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立架的侧面处,与立架的侧面形成三角结构,在两组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交接处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灯柱穿过限位环滑动设置其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抬升杆包括转动杆、U型架和铰接环,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一微型电机的转动轴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U型架的闭口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开口处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铰接环,在所述转环的侧壁上固定设有两组限位柱,所述铰接环转动设置于限位柱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柱由柱形端和棱柱端组成,所述棱柱端固定设置在柱形端的上方,所述柱形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微型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棱柱端贯穿安装板的表面滑动设置在灯柱的下端内部,所述灯柱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配合棱柱端使用的限位槽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传统技术方案中的地埋灯功能简单,经常出现绊倒小朋友的现象发生,本技术通过将灯柱结构设置在转环上,可经由微型电机带动抬升杆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动连同灯柱的抬升与降落,达到地埋灯高度调节的目的,确保在未使用时,地埋灯可以藏入地下,避免出现绊倒路人的现象,同时灯柱的下端套设在转动柱上,微型电机可带动转动柱转动,而转动柱上端的棱柱端可以连通灯柱与地灯一起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地灯照明方向的目的,并且灯柱的下端滑动设置在转动柱的上端,可以在不影响灯柱高度调节的基础,实现对其方向的调整,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同时达到对地灯高度以及水平照明方向的调节,确保地灯可随时藏入地下,保证其质量安全的同时,也防止行人绊倒的状况,本技术操作便捷,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抬升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灯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底板、3-立架、4-限位架、5-灯柱、6-第一微型电机、7-抬升杆、8-转环、9-转动柱、10-第二微型电机、11-支撑杆、12-地灯、41-连接杆、42-限位环、51-限位槽、71-转动杆、72-U型架、73-铰接环、81-限位柱、91-柱形端、92-棱柱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包括安装板1、底板2和立架3,安装板1设置于底板2的正上方,在安装板1与底板2之间的四个角落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11,在安装板1上表面的一侧竖直固定设有立架3,立架3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行与安装板1的限位架4,在限位架4内贯穿其表面滑动设有灯柱5,灯柱5的底端内部滑动设有转动柱9,转动柱9的下端贯穿安装板1的表面与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的第二微型电机10固定连接,在立架3靠近灯柱5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微型电机6,第一微型电机6的转动端与抬升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抬升杆7的另一端与转环8的表面转动连接,转环8转动设置于灯柱5的侧壁上,灯柱5的上端固定设有地灯12;抬升杆7包括转动杆71、U型架72和铰接环73,转动杆71的一端与第一微型电机6的转动轴垂直固定连接,转动杆71的另一端与U型架72的闭口端固定连接,U型架72开口处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铰接环73,在转环8的侧壁上固定设有两组限位柱81,铰接环73转动设置于限位柱81上。本技术整体装置设置于地下,当需要升起地灯12时,启动第一微型电机6,带动抬升架7向上转动,抬升架7的另一端连接转环8,转环8会托举灯柱5连同地灯12一起向上升起,方便地灯的使用,而需要将地灯12沉入地下时,只需反向转动第一微型电机6即可,整体操作便捷。限位架4包括两组连接杆41和限位环42,两组连接杆4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立架3的侧面处,与立架3的侧面形成三角结构,在两组连接杆41另一端的交接处固定设有限位环42,灯柱5穿过限位环42滑动设置其中,限位架4在水平方向上对灯柱5进行扶持,便于灯柱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确保稳定移动。转动柱9由柱形端91和棱柱端92组成,棱柱端92固定设置在柱形端91的上方,柱形端91固定设置在第二微型电机10的转动轴上,棱柱端92贯穿安装板1的表面滑动设置在灯柱5的下端内部,灯柱5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配合棱柱端92使用的限位槽51结构,本技术也可对地灯12的照明方向进行调整,灯柱5的底端套设在转动柱9的棱柱端92上,启动第二微型电机10,其会带动转动柱9上棱柱端92进行转动,而棱柱端92会连同灯柱5一同转动,从而实现对地灯12方向的调节,灯柱套设在棱柱端92上,使得地灯的高度调节和转动调节互不影响,方便快捷。传统技术方案中的地埋灯功能简单,经常出现绊倒小朋友的现象发生,本技术通过将灯柱结构设置在转环上,可经由微型电机带动抬升杆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动连同灯柱的抬升与降落,达到地埋灯高度调节的目的,确保在未使用时,地埋灯可以藏入地下,避免出现绊倒路人的现象,同时灯柱的下端套设在转动柱上,微型电机可带动转动柱转动,而转动柱上端的棱柱端可以连通灯柱与地灯一起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地灯照明方向的目的,并且灯柱的下端滑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包括安装板(1)、底板(2)和立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设置于底板(2)的正上方,在所述安装板(1)与底板(2)之间的四个角落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11),在所述安装板(1)上表面的一侧竖直固定设有立架(3),所述立架(3)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行与安装板(1)的限位架(4),在所述限位架(4)内贯穿其表面滑动设有灯柱(5),所述灯柱(5)的底端内部滑动设有转动柱(9),所述转动柱(9)的下端贯穿安装板(1)的表面与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的第二微型电机(10)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架(3)靠近灯柱(5)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微型电机(6),所述第一微型电机(6)的转动端与抬升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杆(7)的另一端与转环(8)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环(8)转动设置于灯柱(5)的侧壁上,所述灯柱(5)的上端固定设有地灯(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包括安装板(1)、底板(2)和立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设置于底板(2)的正上方,在所述安装板(1)与底板(2)之间的四个角落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11),在所述安装板(1)上表面的一侧竖直固定设有立架(3),所述立架(3)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行与安装板(1)的限位架(4),在所述限位架(4)内贯穿其表面滑动设有灯柱(5),所述灯柱(5)的底端内部滑动设有转动柱(9),所述转动柱(9)的下端贯穿安装板(1)的表面与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的第二微型电机(10)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架(3)靠近灯柱(5)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微型电机(6),所述第一微型电机(6)的转动端与抬升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杆(7)的另一端与转环(8)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环(8)转动设置于灯柱(5)的侧壁上,所述灯柱(5)的上端固定设有地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4)包括两组连接杆(41)和限位环(42),两组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立架(3)的侧面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生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森态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