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宝昌专利>正文

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15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涉及油田集输技术领域。集输管线外侧包裹有套管和集液池,集液池内设有电极。两个隔板之间的集输管线外的套管和集液池内部空间为一个封闭的空间,集输管道发生泄漏时,只会泄漏在两个隔板之间的一个封闭空间内,不会沿线泄漏,不会泄漏到地层环境里,缩小检测范围,且不会污染环境,将集液池和套管的壳体作为一个电极接入控制室,电极作为另一个电极接入控制室,并且按顺序将电极接线编号,如果那个电极所在集液池内有泄漏,这个电极和集液池和套管的壳体之间电性接通,控制室根据电极编号即可发现泄漏点所在区域,防止外排污染环境,设置检测阀作为防泄漏检测的第二道保障,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集输
,具体地说是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集输油气管道是油气在运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油气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油气管道的铺设也越来越长。在油气管道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内部油气腐蚀和压力等的作用,容易发生破损,会导致油气的泄漏,会环境造成破坏,这就需要对油气管道进行防泄漏检测,由于集输管道经常埋于地下,不容易检测到,集输管道的长度通常都是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对于集输管道每段进行防泄漏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容易及时发现,造成泄漏事故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包括集液池,集液池位于集输管线下部,集液池和包裹在集输管线外围的套管之间连通成为一体封闭结构,集液池、套管和集输管线外圆表面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密闭连接的隔板,隔板将集输管线外的套管和集液池内部空间间隔开来;集液池底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密封连接转换接头,所述的转换接头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制成,转换接头螺纹密封连接电极,电极的金属棒伸入到集液池内部,电极的接线端在集液池外部。集液池底部有管路连接排污阀,排污阀后端连接有马牙扣。集液池一侧面有管路连接位于地面以上的检测阀,检测阀后端连接有马牙扣。所述的套管和集液池之间连通成为一体封闭结构,该结构为常压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两个隔板之间的集输管线外的套管和集液池内部空间为一个封闭的空间,集输管道发生泄漏时,只会泄漏在两个隔板之间的一个封闭空间内,不会沿线泄漏,也不会泄漏到地层环境里,缩小检测范围,且不会污染环境,将集液池和套管的壳体作为一个电极接入控制室,电极作为另一个电极接入控制室,并且按顺序将电极接线编号,如果那个电极所在集液池内有泄漏,这个电极和集液池和套管的壳体之间电性接通,控制室根据电极编号即可发现泄漏点所在区域,防止外排污染环境,设置检测阀作为防泄漏检测的第二道保障,提高检测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A-A的剖面图。图中1-集输管线,2-排污阀,3-电极,4-隔板,5-检测阀,6-集液池,7-套管,8-马牙扣,9-转换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所示,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包括集液池6,集液池6位于集输管线1下部,集液池6和包裹在集输管线1外围的套管7之间连通成为一体封闭结构,集液池6、套管7和集输管线1外圆表面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密闭连接的隔板4,隔板4将集输管线1外的套管7和集液池6内部空间间隔开来,两个隔板之间的集输管线1外的套管7和集液池6内部空间为一个封闭的空间,集输管道1发生泄漏时,也只会泄漏在两个隔板4之间的一个封闭空间内,不会沿线泄漏,也不会泄漏到地层环境里,缩小检测范围,且不会污染环境;集液池6底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密封连接转换接头9,所述的转换接头9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制成,转换接头9螺纹密封连接电极3,电极3的金属棒伸入到集液池6内部,电极3的接线端在集液池6外部,转换接头9将集液池6和电极3的壳体之间绝缘开来防止短路,实际使用时,将集液池6和套管7的壳体作为一个电极接入控制室,两个隔板4之间的电极3作为另一个电极接入控制室,并且按顺序将电极3接线编号,如果那个电极3所在集液池6内有泄漏,集液池6内充满液体导电,这个电极3和集液池6和套管7的壳体之间电性接通,控制室根据电极编号即可发现泄漏点所在区域,例如每隔一公里设置一个电极,可将检测范围定位在此段集输管线上。集液池6底部有管路连接排污阀2,排污阀2后端连接有马牙扣8,当集输管线1发现泄漏时,操作人员将软管接到排污阀的马牙扣8上,打开排污阀2将泄漏的液体排到指定地点,防止外排污染环境。集液池6一侧面有管路连接位于地面以上的检测阀5,检测阀5后端连接有马牙扣8,检测阀5作为防泄漏检测的第二道保障,在电极等结构发生故障时,可沿线巡视每个检测阀5,如果哪个检测阀5打开后有油气冒出,说明该段集输管线有泄漏,进一步提高了防泄漏检测的可靠性。由于泄漏后的油气属于被收集状态,所述的套管7和集液池6之间连通成为一体封闭结构,该结构为常压结构,常压结构可以采用更薄更轻的材料制作,节省成本。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包括集液池(6),其特征在于:集液池(6)位于集输管线(1)下部,集液池(6)和包裹在集输管线(1)外围的套管(7)之间连通成为一体封闭结构,集液池(6)、套管(7)和集输管线(1)外圆表面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密闭连接的隔板(4),隔板(4)将集输管线(1)外的套管(7)和集液池(6)内部空间间隔开来;/n集液池(6)底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密封连接转换接头(9),所述的转换接头(9)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制成,转换接头(9)螺纹密封连接电极(3),电极(3)的金属棒伸入到集液池(6)内部,电极(3)的接线端在集液池(6)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集输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包括集液池(6),其特征在于:集液池(6)位于集输管线(1)下部,集液池(6)和包裹在集输管线(1)外围的套管(7)之间连通成为一体封闭结构,集液池(6)、套管(7)和集输管线(1)外圆表面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密闭连接的隔板(4),隔板(4)将集输管线(1)外的套管(7)和集液池(6)内部空间间隔开来;
集液池(6)底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密封连接转换接头(9),所述的转换接头(9)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制成,转换接头(9)螺纹密封连接电极(3),电极(3)的金属棒伸入到集液池(6)内部,电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宝昌丁战军马庆丛日东岳东卫滕威李守祥赵福冬
申请(专利权)人:段宝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