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929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快捷、能节约施工成本的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预制站台板包括面板,下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第一端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一预留通孔,第二端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预留通孔;支撑架顶面设有凹槽,顶面预埋均向上延伸的第一预埋螺杆和第二预埋螺杆,支撑腿的下端面预留有沉孔,沉孔内预埋套筒;多个支撑架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呈列排列于车站底板,两两相邻的支撑架顶面分别搭接同一块面板的第一、二端,相邻的两支撑架顶面沿地铁车站横向方向呈行搭接至少一块面板,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一块面板的第一端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另一块面板的第二端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
本技术涉及地铁车站的站台板,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乘客上下车,需要在地铁车站设置站台板。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一般不与车站主体同时浇注,尤其在盾构施工需要通过的车站,站台板必须后期浇注。地铁车站在施工阶段一般都要作为盾构区间工作始发或到达场地,因此,车站内部的站台板等二次结构通常是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车站两端区间施工不需占用站台结构区域时才能进行站台结构施工。之前,地铁车站内部的站台板采用现浇法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是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预留风道钢筋,待主体完工后,采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浇注站台板,与地铁车站主体连成整体。然而,地铁车站内部的站台板现浇法施工方法会带来些问题,主要有:其一,需在施工现场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施工,施工工序较多,且所有结构构件均需在施工现场制作完成,需等待混凝土龄期,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化程度低,建设效率低,施工周期长;其二,现有的地铁车站内部的站台板现浇法施工方法还存在材料、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建筑垃圾量大、施工环境差、现场粉尘污染大,及存在与区间施工交叉作业,施工工期彼此相互制约等问题;不能满足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其三,由于站台板的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施工空间狭小,混凝土振捣和表面抹平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其四,地铁车站内部的站台板采用现浇法施工意味着土建施工需要二次进场,往往需要占用后期机电安装和装修时间,直接影响全线开通工期。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8933841U)虽然解决了前述现浇法施工方法带来的问题,但是,该技术专利中,立柱2的顶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臂5;预制站台板1搭设在支撑臂5上;支撑臂5的截面为工字型,两个支撑臂5对称分布在立柱2的两侧,两个支撑臂5的端部分别与立柱2的两个翼板6的外侧面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支撑臂5包括腹板7、顶板8以及底板9。支撑臂5的腹板7沿竖直方向设置,腹板7连接在底板9与顶板8之间;顶板8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于支撑预制站台板1;立柱2的两个翼板6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0;支撑臂5的底板9和翼板6的连接处与加强板10平齐;加强板10的两侧分别与立柱2的两个翼板6的内侧面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可见,该技术专利的支撑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另外,该技术专利中,立柱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地面3,地面3为车站底板或道床边缘,立柱2由工字钢制成,其底端焊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立柱2之间设置有斜撑13;支撑板4通过化学螺栓12固定安装在地面3;立柱2的底端与地面3的连接处设置有后浇混凝土防护墩11;后浇混凝土防护墩11的底面与地面紧贴,后浇混凝土防护墩11包裹立柱2的底端以及支撑板4;可见,立柱2安装复杂,安装费时费力,施工成本较高。还有,该技术专利中,立柱2安装在车站预定位置,并浇注后浇混凝土防护墩11,随后将各个预制站台板1铺设在立柱2的顶部;可见,预制站台板1铺设在立柱2的顶部,铺设时,预制站台板1不易定位,安装较复杂,安装费时费力,增加施工成本,使用过程中预制站台板1容易在立柱2上滑动,致使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其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快捷,能够节约施工成本。本技术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包括:面板,其下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其第一端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一预留通孔,其第二端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预留通孔;支撑架,其顶面设有凹槽,其顶面预埋均向上延伸的第一预埋螺杆和第二预埋螺杆,其支撑腿的下端面预留有沉孔,沉孔内预埋套筒;其中,多个支撑架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呈列排列于车站底板,两两相邻的支撑架顶面分别搭接同一块面板的第一、二端,相邻的两支撑架顶面沿地铁车站横向方向呈行搭接至少一块面板,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一块面板的第一端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另一块面板的第二端对接,且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一块面板的第一端的凸台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另一块面板的第二端的凸台对接并适配容纳于所搭接的支撑架的凹槽内,支撑架的第一预埋螺杆穿过所搭接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一块面板第一端的第一预留通孔后与第一螺母旋合紧固,支撑架的第二预埋螺杆穿过所搭接的相邻两块面板中其中另一块面板第二端的第二预留通孔后与第二螺母旋合紧固。所述支撑架具有多列,相邻列之间的支撑架彼此接触并呈行排列。所述套筒具有多个,其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呈列排列。所述支撑架的支撑腿具有两个,支撑架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为轴呈轴对称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块面板中彼此对接的第一、二端的上表面的钢板,对应的支撑架的第一预埋螺杆和第二预埋螺杆穿过钢板上的通孔后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旋合紧固。所述相邻两块面板中彼此对接的第一、二端的上表面分别对应设有内凹的第一、二平台,该第一、二平台内凹的深度等于该钢板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包括面板、支撑架和钢板,其结构简单,预制成本低,并且在面板上设置凸台和第一预留通孔、第二预留通孔,在支撑架设置与凸台适配配合的凹槽和第一预留通孔、第二预留通孔配合对应配合的第一、二预埋螺杆,以及支撑架的支撑腿的下端面预留有沉孔,沉孔内预埋套筒,车站底板预留的安装限位孔底面预埋向上延伸的钢筋。安装时,钢筋插入套筒内且支撑架的支撑腿的下端对准安装限位孔进行定位,然后向支撑架的支撑腿所对准的安装限位孔内浇筑混凝土,支撑架与车站底板之间通过套筒与车站底板预埋的钢筋、支撑腿与安装限位孔的配合定位、限位,支撑架安装简便、快捷;同时,支撑架与面板之间通过凸台与凹槽、第一预留通孔与第一预埋螺杆和第二预留通孔与第二预埋螺杆的配合定位、限位,安装简便、快捷,并且面板不会相对于支撑架移动,能够保证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凸台沿面板长度方向延伸,在减轻面板的重量的同时还能保证面板的强度。可见,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快捷,其结构稳定性好,制作成本及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沿第一预埋螺杆轴向剖切)。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沿A-A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面板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仰视图。图7为图4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沿B-B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涉及的行吊的布置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安装限位孔、钢筋的布置示意图。图12为图11沿C-C的剖视图。图13为图1D处放大图。图14为本技术的第二预埋螺杆、面板、钢板、第二螺母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的实例是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面板(1),其下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11),其第一端(12)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一预留通孔(13),其第二端(14)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预留通孔(15);/n支撑架(2),其顶面设有凹槽(21),其顶面预埋均向上延伸的第一预埋螺杆(22)和第二预埋螺杆(23),其支撑腿(24)的下端面预留有沉孔,沉孔内预埋套筒(25);/n其中,多个支撑架(2)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呈列排列于车站底板(3),两两相邻的支撑架(2)顶面分别搭接同一块面板(1)的第一、二端,相邻的两支撑架(2)顶面沿地铁车站横向方向呈行搭接至少一块面板(1),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一块面板(1)的第一端(12)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另一块面板(1)的第二端(14)对接,且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一块面板(1)的第一端(12)的凸台(11)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另一块面板(1)的第二端(14)的凸台(11)对接并适配容纳于所搭接的支撑架(2)的凹槽(21)内,支撑架(2)的第一预埋螺杆(22)穿过所搭接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一块面板(1)第一端(12)的第一预留通孔(13)后与第一螺母(e)旋合紧固,支撑架(2)的第二预埋螺杆(23)穿过所搭接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另一块面板(1)第二端(14)的第二预留通孔(15)后与第二螺母(f)旋合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的预制站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1),其下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11),其第一端(12)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一预留通孔(13),其第二端(14)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预留通孔(15);
支撑架(2),其顶面设有凹槽(21),其顶面预埋均向上延伸的第一预埋螺杆(22)和第二预埋螺杆(23),其支撑腿(24)的下端面预留有沉孔,沉孔内预埋套筒(25);
其中,多个支撑架(2)沿地铁车站纵向方向呈列排列于车站底板(3),两两相邻的支撑架(2)顶面分别搭接同一块面板(1)的第一、二端,相邻的两支撑架(2)顶面沿地铁车站横向方向呈行搭接至少一块面板(1),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一块面板(1)的第一端(12)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另一块面板(1)的第二端(14)对接,且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一块面板(1)的第一端(12)的凸台(11)与该同一列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另一块面板(1)的第二端(14)的凸台(11)对接并适配容纳于所搭接的支撑架(2)的凹槽(21)内,支撑架(2)的第一预埋螺杆(22)穿过所搭接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一块面板(1)第一端(12)的第一预留通孔(13)后与第一螺母(e)旋合紧固,支撑架(2)的第二预埋螺杆(23)穿过所搭接的相邻两块面板(1)中其中另一块面板(1)第二端(14)的第二预留通孔(15)后与第二螺母(f)旋合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彪刘延龙奚成霍莉李大源林晓波黄山泉张蕾刘陈坤翟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