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91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包括:组合梁一、组合梁二、组合梁三、标准节脚座、底架中心梁、底架支脚座及连接销轴;组合梁一与组合梁二通过连接销轴连接,组合梁二与组合梁三通过连接销轴连接,组合梁三与底架中心梁通过连接销轴连接;标准节脚座与组合梁一、组合梁二或组合梁三连接,底架支脚座与组合梁一、组合梁二或组合梁三连接;底架中心梁为十字形结构,该十字形结构的每一端均设置有组合梁一、组合梁二、组合梁三、标准节脚座及底架支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方案,对于不同的建筑屋顶工况条件,可以组装层不同长度的十字梁底架,可以满足了用户的多种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使用的塔式起重机也越来越高,而用于塔机安拆的重要工具屋面吊的也需求越来越大,十字底架梁作为屋面吊与建筑物屋顶之间连接的重要部件,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屋面吊十字梁底架主要有两种:1、整体式结构十字梁,其结构单件尺寸大、重量大,与建筑物楼顶安装尺寸相对固定;2、螺栓连接的组合式十字梁,各个单元采用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安装时要求严格的拧紧力矩,安装费时、费力。另外,高强螺栓使用最多两次,使用成本很高。高层建筑物屋顶非常狭窄、结构复杂,用于十字梁底架安装的面积差距很大,为了适应多元化建筑需求,大多屋面吊十字梁底架要进行二次设计、改造和现场配作的工作,增加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因此,目前关于屋面吊十字梁底架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该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包括: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底架中心梁(5)、底架支脚座(6)及连接销轴(7);所述组合梁一(1)与所述组合梁二(2)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二(2)与所述组合梁三(3)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三(3)与所述底架中心梁(5)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标准节脚座(4)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所述底架支脚座(6)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所述底架中心梁(5)为十字形结构,该十字形结构的每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及底架支脚座(6)。可选的,所述组合梁一(1)由组件A(11)、组件B(12)及组件C(13)构成。可选的,所述组合梁二(2)由组件E(21)、组件F(22)、组件G(23)及组件H(24)构成。可选的,所述组合梁三(3)由组件I(31)、组件J(32)、组件K(33)及组件L(34)构成。可选的,所述标准节脚座(4)由组件M(41)、组件N(42)、组件O(43)及组件P(44)构成。可选的,所述底架中心梁(5)由组件Q(51)、组件R(52)及组件S(53)构成。可选的,所述底架支脚座(6)由组件T(61)、组件U(62)及组件V(63)构成。可选的,所述底架中心梁(5)上设置的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及组合梁三(3)的数量不同,以形成多种不同尺寸的所述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可选的,所述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的尺寸为2.0-8.0m。可选的,所述底架支脚座(6)上部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螺栓连接,所述底架支脚座(6)下部与建筑物预埋螺栓或钢结构支撑梁螺栓连接;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均设置有位置不同的螺栓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如下所述:1、本技术通过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方案,对于不同的建筑屋顶工况条件,可以组装层不同长度的十字梁底架,可以满足了用户的多种使用要求,通过用户实际使用达到了设计目的。另外,本技术还可以适应多元化建筑需求,作业面积不受限制,十字梁底架不用进行二次设计、改造和现场配作的工作,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十字梁底架组装时,各个梁之间采用连接销轴(7)连接,方便快捷,牢固可靠。3、本技术的底架支脚座(6)上部与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螺栓连接,所述底架支脚座(6)下部与建筑物预埋螺栓或钢结构支撑梁螺栓连接,施工时,不仅安装方便快捷,安装后更加牢固可靠,4、本技术的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均设置有位置不同的螺栓连接孔,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螺栓连接,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多个尺寸的组合安装,满足不同尺寸的施工需要。5、本技术塔机地脚上部与屋面吊连接,下端与十字梁连接,通过更换不同的屋面吊地脚组件,实现与不同型号的屋面吊通用。6、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适用场所也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使本技术具拥有更加巨大的实施应用范围和市场推广价值。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技术效果,将在以下部分得到进一步的阐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梁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标准节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底架中心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底架支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销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组合梁一、11-组件A、12-组件B、13-组件C、2-组合梁二、21-组件E、22-组件F、23-组件G、24-组件H、3-组合梁三、31-组件I、32-组件J、33-组件K、34-组件L、4-标准节脚座、41-组件M、42-组件N、43-组件O、44-组件P、5-底架中心梁、51-组件Q、52-组件R、53-组件S、6-底架支脚座、61-组件T、62-组件U、63-组件V、7-连接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结构分析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如图1-3所示,该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包括: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底架中心梁(5)、底架支脚座(6)及连接销轴(7);所述组合梁一(1)与所述组合梁二(2)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二(2)与所述组合梁三(3)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三(3)与所述底架中心梁(5)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标准节脚座(4)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所述底架支脚座(6)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包括: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底架中心梁(5)、底架支脚座(6)及连接销轴(7);/n所述组合梁一(1)与所述组合梁二(2)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二(2)与所述组合梁三(3)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三(3)与所述底架中心梁(5)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n所述标准节脚座(4)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所述底架支脚座(6)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n所述底架中心梁(5)为十字形结构,该十字形结构的每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及底架支脚座(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包括: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底架中心梁(5)、底架支脚座(6)及连接销轴(7);
所述组合梁一(1)与所述组合梁二(2)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二(2)与所述组合梁三(3)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所述组合梁三(3)与所述底架中心梁(5)通过所述连接销轴(7)连接;
所述标准节脚座(4)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所述底架支脚座(6)与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或组合梁三(3)连接;
所述底架中心梁(5)为十字形结构,该十字形结构的每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组合梁一(1)、组合梁二(2)、组合梁三(3)、标准节脚座(4)及底架支脚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一(1)由组件A(11)、组件B(12)及组件C(13)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二(2)由组件E(21)、组件F(22)、组件G(23)及组件H(24)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屋面吊十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三(3)由组件I(31)、组件J(32)、组件K(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远尹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天一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