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伟琼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74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包括U形传力杆和套筒,所述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由弯曲部和平直部构成,所述套筒有两个分别套在相应的平直部上,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设有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所述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该传力杆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有效防止传力杆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同时U型传力杆结构受力面积更大,传递应力能力更强,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路面板块之间的新型传力杆结构。
技术介绍
公路交通建设是国家基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其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公路的建设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路面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会产生形变,按照相关规定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胀缝,胀缝两侧相邻两个混凝土路面板块之间通过传力杆连接,其作用是增加相邻混凝土路面板块之间的应力传递,使相邻混凝土路面板块共同受力,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从而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现有技术中传力杆为直的圆钢筋,其一端固定在混凝土路面板块中,另一端可在相邻混凝土路面板块中滑动,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传力杆易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从而造成传力杆失效,使得混凝土路面板块单独受力,无法有效传力,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力杆易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从而造成传力杆失效,使得混凝土路面板块单独受力,无法有效传力,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包括U形传力杆和套筒,所述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由弯曲部和平直部构成,所述套筒有两个分别套在相应的平直部上,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设有适当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所述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优选地,所述U形传力杆由光滑圆钢加工而成,所述弯曲部呈半圆形,直径为25倍的圆钢直径,所述平直部的长度至少为400mm。优选地,所述套筒由硬聚氯乙烯加工而成,长度为100mm。优选地,所述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之间的间隙长度为30mm。优选地,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横梁和两个倒U形支架构成,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倒U形支架顶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有两个,U形传力杆的弯曲部和套筒分别放置在相应支撑部的横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传力杆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有效防止传力杆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同时U型传力杆结构受力面积更大,传递应力能力更强,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2)本技术通过在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之间设有适当长度的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使传力杆结构有可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使平直部与混凝土分离,能够保证混凝土路面板块浇筑完成后,埋置的传力杆结构变形时可以自由伸缩。(3)本技术还包括支撑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保证传力杆结构整体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可以限制传力杆结构在混凝土中的埋置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力杆结构安装示意图。图4是传力杆结构安装截面图。图中:1、套筒;2、弯曲部;3、平直部;4、木屑;5、沥青图层;6、横梁;7、倒U形支架;8、A混凝土路面板块;9、B混凝土路面板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至图2,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包括U形传力杆、两个套筒1和两个支撑部。其中,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U形传力杆由弯曲部2和平直部3构成,具体的平直部3的端部分别插在相应的套筒1中,平直部3的端部与套筒1的底部之间设有适当长度的间隙,在间隙中填充木屑4,在平直部3的中部涂有沥青图层5。进一步地,U形传力杆由光滑圆钢加工而成,弯曲部2呈半圆形,直径为25倍的圆钢直径,平直部3的长度至少为400mm。进一步地,套筒1呈圆柱体形筒状,由硬聚氯乙烯加工而成,长度为100mm。平直部3的端部与套筒1底部之间的间隙长度为30mm。其中,支撑部由横梁6和两个倒U形支架7构成,具体的横梁6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倒U形支架7顶部固定连接。U形传力杆的弯曲部2和套筒1分别放置在相应支撑部的横梁6上。结合图3至图4,对本技术在混凝土路面板块的安装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浇筑A混凝土路面板块8和B混凝土路面板块9时,首先在相邻的A混凝土路面板块8和B混凝土路面板块9相应位置分别放入支撑部,然后将本技术的传力杆结构弯曲部2放置在A混凝土路面板块8支撑部的横梁6上,同时将该传力杆结构两个套筒1均放置在B混凝土路面板块9支撑部的横梁6上,可根据需要按照上述方法安装多个传力杆结构。通过选择合适高度的支撑部能够限制传力杆结构在混凝土中的埋置高度,同时保证传力杆结构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有效防止传力杆结构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最后完成A混凝土路面板块和B混凝土路面板块的浇筑。由于混凝土热胀冷缩会产生形变,由于预先设置有间隙,并且在间隙中填充木屑4起到缓冲作用,在结构产生形变时,埋置的传力杆结构平直部能够在套筒1中自由伸缩,其中平直部3中部预先涂有沥青图层5,其作用是将平直部3与B混凝土路面板块9相分离。本技术传力杆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有效防止传力杆结构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同时本技术U型传力杆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直的传力杆受力面积更大,传递应力能力更强,安装更稳固,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路面的力学破坏,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传力杆和套筒,所述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由弯曲部和平直部构成,所述套筒有两个分别套在相应的平直部上,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设有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所述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传力杆和套筒,所述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由弯曲部和平直部构成,所述套筒有两个分别套在相应的平直部上,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设有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所述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传力杆由光滑圆钢加工而成,所述弯曲部呈半圆形,直径为25倍的圆钢直径,所述平直部的长度至少为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由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琼
申请(专利权)人:徐伟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