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62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灌装机,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推料机构、操作台、第三输送机构、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相同;第二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第二输送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和操作台,推料机构包括推块、推块驱动装置、限位挡板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操作台上设有导向轮,物料在操作台上完成灌装后再经由导向轮的导向后进入第三输送机构再由压盖机构进行压盖,压盖机构包括:上盖体、下盖体、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及挤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及稳定性高,各个工序衔接紧密、灌装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油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
技术介绍
灌装是油漆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灌装时涉及上料、灌装、压盖、下料等工序,现有的灌装机由于压盖机构设计不合理,压盖时物料可能倾倒,操作安全性有待提高,而且各个工序不易实现无缝对接,导致整个灌装操作的稳定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灌装效率低,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线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灌装效率,需要对灌装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装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灌装机,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推料机构、操作台、第三输送机构、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相同,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三输送机构上分别设有与沿传输方向分布且限宽可调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三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第一挡料板由第一挡料板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位于第一挡料板下行方向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和操作台,操作台垂直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与第三输送机构之间,操作台的进料口与第二输送机构的出料口衔接、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衔接,灌装机的灌注头设于操作台正上方,推料机构和操作台的个数对应,推料机构包括推块、推块驱动装置、限位挡板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推块驱动装置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放置于搁置台上,操作台上设有灌装限位板、限位板安装架和用于将物料引导至第三输送机构的导向轮,第三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二挡料板,第二挡料板由第二挡料板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主控箱与各个部件连接,控制物料经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由推块推至操作台上,完成灌装后再经由导向轮的导向后进入第三输送机构,经过第三限位机构限位及导向后再由压盖机构进行压盖,第三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宽度恰好与物料的宽度匹配,压盖机构设于第三限位机构的出料端的正上方,压盖机构包括:上盖体、下盖体、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及挤压件,挤压件包括一圆柱体、上安装件、下安装件和压头,圆柱体的中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上、下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形成一工作腔,上通孔的孔径大于下通孔的孔径,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分别滑动设于上通孔的上部与下部,上安装件的上端与设于上盖体顶端的第二液压缸连接、下端安装有上磁铁,下安装件的上端安装有下磁铁、下端安装有压头,上磁铁与下磁铁磁极相对设置,下通孔恰好能够通过压头,压头的上部外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下安装件的下端面相抵、下端与上通孔的底面相抵;上盖体呈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下盖体呈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状,上盖体扣设于下盖体内且上盖体的外壁与下盖体的内壁紧密接触,下盖体的中央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与设于上盖体顶端的第一液压缸连接,圆柱体设于上盖体与下盖体之间的空腔内,圆柱体与下盖体固定连接,下盖体下端的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压头穿出的通孔。优选的,下盖体的下端面上贴设有弹性层,压头的横截面小于盖体的表面,圆柱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防止上安装件滑离工作腔的限位挡圈。更为优选的,第三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段、缓冲段和后限位段,前限位段用于与完成灌装后的物料衔接,后限位段用于与压盖机的进料口衔接,后限位段的宽度恰好与物料的宽度匹配。最为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红外线传感器和光电开关,主控箱内设有MCU、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红外线传感器分布于各个段位,将检测数据传回MCU,MCU通过计算后控制光电开关的启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上料、灌装、下料的稳定性高,各个工序衔接紧密、灌装高效,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压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限位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21、第二限位机构;22、第一挡料板;23、第一挡料板驱动装置;3、推料机构;31、推块驱动装置;32、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3、推块;34、限位挡板;35、搁置台;4、操作台;41、灌装限位板;42、限位板安装架;43、导向轮;5、第三输送机构;51、第三限位机构;52、第二挡料板驱动装置;53、第二挡料板;54、安装座;55、调节杆;56、拧紧轮;57、夹板;6、压盖机构;61、下盖体;611、连接柱;612、弹性层;62、上盖体;63、第一液压缸;64、第二液压缸;65、外壁;651、工作腔;652、上安装件;653、上磁铁;654、下磁铁;655、下安装件;656、弹簧;657、限位挡圈;658、固定螺孔;66、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灌装机,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推料机构3、操作台4、第三输送机构5、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1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5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相同,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及第三输送机构5上分别设有与沿传输方向分布且限宽可调的第一限位机构11、第二限位机构21和第三限位机构51;第二限位机构21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22,第一挡料板22由第一挡料板驱动装置23提供动力,位于第一挡料板22下行方向的第二输送机构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3和操作台4,操作台4垂直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2与第三输送机构5之间,操作台4的进料口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衔接、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机构5的进料口衔接,灌装机的灌注头设于操作台4正上方,推料机构3和操作台4的个数对应,推料机构3包括推块33、推块驱动装置31、限位挡板34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推块驱动装置31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各个推料机构3的推块驱动装置31同步运动,各个推料机构3的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同步运动。)放置于搁置台35上,操作台4上设有灌装限位板41、限位板安装架42和用于将物料引导至第三输送机构5的导向轮43,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二挡料板53,第二挡料板53由第二挡料板驱动装置52提供动力;主控箱与各个部件连接,控制物料经由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输送后由推块33推至操作台4上,完成灌装后再经由导向轮43的导向后进入第三输送机构5,经过第三限位机构51限位及导向后再由压盖机构进行压盖,第三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推料机构(3)、操作台(4)、第三输送机构(5)、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1)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5)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相同,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及第三输送机构(5)上分别设有与沿所述传输方向分布且限宽可调的第一限位机构(11)、第二限位机构(21)和第三限位机构(51);第二限位机构(21)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22),第一挡料板(22)由第一挡料板驱动装置(23)提供动力,位于第一挡料板(22)下行方向的第二输送机构(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3)和操作台(4),操作台(4)垂直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2)与第三输送机构(5)之间,操作台(4)的进料口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衔接、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机构(5)的进料口衔接,灌装机的灌注头设于操作台(4)正上方,推料机构(3)和操作台(4)的个数对应,推料机构(3)包括推块(33)、推块驱动装置(31)、限位挡板(34)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推块驱动装置(31)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放置于搁置台(35)上,操作台(4)上设有灌装限位板(41)、限位板安装架(42)和用于将物料引导至第三输送机构(5)的导向轮(43),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二挡料板(53),第二挡料板(53)由第二挡料板驱动装置(52)提供动力;所述主控箱与各个部件连接,控制物料经由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输送后由推块(33)推至操作台(4)上,完成灌装后再经由导向轮(43)的导向后进入第三输送机构(5),经过第三限位机构(51)限位及导向后由压盖机构(6)进行压盖,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口的宽度恰好与物料的宽度匹配,压盖机构(6)设于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端的正上方,压盖机构(6)包括:上盖体(62)、下盖体(61)、第一液压缸(63)、第二液压缸(64)及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包括一圆柱体、上安装件(652)、下安装件(655)和压头(66),所述圆柱体的中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上、下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形成一工作腔(651),所述上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通孔的孔径,上安装件(652)和下安装件(655)分别滑动设于所述上通孔的上部与下部,上安装件(652)的上端与设于上盖体(62)顶端的第二液压缸(64)连接、下端安装有上磁铁(653),下安装件(655)的上端安装有下磁铁(654)、下端安装有压头(66),上磁铁(653)与下磁铁(654)磁极相对设置,所述下通孔恰好能够通过压头(66),压头(66)的上部外周套设有弹簧(656),弹簧(656)的上端与下安装件(655)的下端面相抵、下端与所述上通孔的底面相抵;/n上盖体(62)呈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下盖体(61)呈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状,上盖体(62)扣设于下盖体(61)内且上盖体(62)的外壁与下盖体(61)的内壁紧密接触,下盖体(61)的中央设置有连接柱(611),连接柱(611)的顶端与设于上盖体(62)顶端的第一液压缸(63)连接,所述圆柱体设于上盖体(62)与下盖体(6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圆柱体与下盖体(61)固定连接,下盖体(61)下端的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压头(66)穿出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推料机构(3)、操作台(4)、第三输送机构(5)、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1)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5)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相同,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及第三输送机构(5)上分别设有与沿所述传输方向分布且限宽可调的第一限位机构(11)、第二限位机构(21)和第三限位机构(51);第二限位机构(21)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22),第一挡料板(22)由第一挡料板驱动装置(23)提供动力,位于第一挡料板(22)下行方向的第二输送机构(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3)和操作台(4),操作台(4)垂直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2)与第三输送机构(5)之间,操作台(4)的进料口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衔接、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机构(5)的进料口衔接,灌装机的灌注头设于操作台(4)正上方,推料机构(3)和操作台(4)的个数对应,推料机构(3)包括推块(33)、推块驱动装置(31)、限位挡板(34)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推块驱动装置(31)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32)放置于搁置台(35)上,操作台(4)上设有灌装限位板(41)、限位板安装架(42)和用于将物料引导至第三输送机构(5)的导向轮(43),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二挡料板(53),第二挡料板(53)由第二挡料板驱动装置(52)提供动力;所述主控箱与各个部件连接,控制物料经由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输送后由推块(33)推至操作台(4)上,完成灌装后再经由导向轮(43)的导向后进入第三输送机构(5),经过第三限位机构(51)限位及导向后由压盖机构(6)进行压盖,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口的宽度恰好与物料的宽度匹配,压盖机构(6)设于第三限位机构(51)的出料端的正上方,压盖机构(6)包括:上盖体(62)、下盖体(61)、第一液压缸(63)、第二液压缸(64)及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包括一圆柱体、上安装件(652)、下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礼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