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56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包括设置有分纸吸嘴和锥齿轮组件的分纸部、设置有递纸吸嘴的递纸部、前后调整动力、滑动轴、前固定梁、后固定梁、调高组件、直线移动装置、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传动轴,前后调整动力、滑动轴安装在前固定梁上,分纸部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直线移动装置与分纸部内的组件相吻合,直线移动装置连接着前后调整动力,递纸部与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相连,传动轴与分纸部进行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纸部和递纸部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元,能分别调节各自的最佳位置,对不同规格、不同弯曲变形程度的纸张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工作稳定,生产效率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会因纸张变形而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包装机械的给纸系统,尤其是用于印刷包装机械的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属印刷包装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类似平压平模切机等机械设备是应用最广泛的印刷包装机械,其中的给纸机构是整机中重要的工作系统,给纸也是所有重要工序当中的第一道工序,它是将裱纸机裱贴出来的纸张从纸堆上先通过分纸部分的分纸吸嘴进行分纸,然后再通过递纸部分的递纸吸嘴进行递纸给下一道模切工序。然而,由于裱纸机裱贴出来的纸张湿度较大,都得先进行晾干再进入模切工序,而纸张在晾干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变形,因而会显著影响进入模切工序之前的给纸工作。目前平压平模切机上采用较多的给纸方式有纯人工供纸、分纸部自动给纸、分纸部与人工可自由切换的手自一体供纸,而我国在用的平压平模切机上的给纸机构,均为分纸部分和递纸部分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而且分纸部分和递纸部分距离有限,当分纸部分需要按照纸张大小进行前后调整时,递纸部分也必须随着移动,因分纸部的最佳工位是在纸张的后部,当分纸吸嘴在纸张后部的上方调整合适后,递纸吸嘴并未处于纸张上方最合适的递纸工位,递纸吸嘴因受纸张弯曲变形的影响,会严重降低递纸的速度和递纸精度,递纸吸嘴在向下运动时很容易与纸张产生剐蹭,增加故障率,若纸张的弯曲程度过大,则只能靠人工操作给纸,上述缺陷不但会降低整机的工作效率,而且会大大降低机械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与印刷包装机器相配套的,可根据不同纸张质量、大小、弯曲程度进行灵活调整的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包括设置有分纸吸嘴和锥齿轮组件的分纸部、设置有递纸吸嘴的递纸部、前后调整动力、滑动轴、前固定梁、后固定梁、调高组件、直线移动装置、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传动轴,前后调整动力、滑动轴安装在墙板之间的前固定梁上,分纸部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滑动轴后端与设置在后固定梁上的调高组件相接触,直线移动装置从分纸部中穿过且与其内部的组件相吻合,直线移动装置连接着前后调整动力,递纸部有相同的两套,分别固定在两侧墙板上,并与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相连,传动轴贯穿于分纸部并通过锥齿轮组件与分纸部进行动力连接。所述分纸部可通过前后调整动力和直线移动装置沿着传动轴前后运动。所述调高组件可通过对滑动轴后端的上、下位置的调整而调整分纸部的高度。所述递纸部的位置是固定的,不随着分纸部的高低前后调节而移动,由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传递动力。所述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由外传动机构、两侧凸轮等构成。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本技术位于纸堆上方,递纸部位置固定且位于变形较小的纸张前部上方;b.根据纸堆的纸张大小和弯曲程度,以及分纸部的最佳工位在纸张后部的特点,首先由前后调整动力或手动通过直线移动装置使分纸部沿着滑动轴前后滑动,直到分纸部移到纸张后部上方的最佳工位,再通过调高组件调整好分纸部在纸张上方的正确高度和角度;c.给纸动力启动,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运转,使分纸部和递纸部开始联动,由分纸吸嘴吸起纸堆上面的第一张纸并交给递纸吸嘴,递纸吸嘴从分纸吸嘴接过第一张纸并通过递纸组件把纸传给递纸辊送往下一道模切工序,如此反复。本技术一改
技术介绍
中分纸部和递纸部为整体式的传统结构,将分纸部从给纸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与递纸部分开而成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功能单元,并且分纸部可单独调整前后距离和离纸高度,递纸部仍保持固定位置且固定在纸张变形相对较小的区域,也即纸张前部离入纸处较近的位置,可明显减轻纸张变形对递纸动作和递纸连贯性的影响,保证递纸的工作效率和递纸工作的稳定性,极大地增强了对弯曲纸张的适应性,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机器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有效保护吸嘴不与纸张发生剐蹭,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后面的分纸部则可根据纸张大小或纸张的弯曲变形程度,灵活调整到纸张后部的最佳的分纸工位,保证分纸效果,避免出现双张等影响走纸的问题,同样提高了对纸张尤其是弯曲变形较大纸张的适应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纸部与递纸部各自独立而调整灵活,对不同规格、不同弯曲变形程度的纸张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工作稳定,生产效率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会因纸张变形而发生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所说的分纸部分和递纸部分为一体的整体式给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分纸部1、递纸部2、分纸吸嘴3、递纸吸嘴4、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前固定梁7、后固定梁8、调高组件9、直线移动装置10、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传动轴12、纸堆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如图2、3所示,包括设置有分纸吸嘴3和锥齿轮组件的分纸部1、设置有递纸吸嘴4的递纸部2、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前固定梁7、后固定梁8、调高组件9、直线移动装置10、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传动轴12,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安装在墙板之间的前固定梁7上,分纸部1滑动设置在滑动轴6上,滑动轴6后端与设置在后固定梁8上的调高组件9相接触,直线移动装置10从分纸部1中穿过且与其内部的组件相吻合,直线移动装置10连接着前后调整动力5,递纸部2有相同的两套,分别固定在两侧墙板上,并与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相连,传动轴12贯穿于分纸部1并通过锥齿轮组件与分纸部1进行动力连接。所述分纸部1可通过前后调整动力5和直线移动装置10沿着传动轴6前后运动。所述调高组件9可通过对滑动轴6后端的上、下位置的调整而调整分纸部1的高度。所述递纸部2的位置是固定的,不随着分纸部1的高低前后调节而移动,由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传递动力。所述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由外传动机构、两侧凸轮等构成。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如图2、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a.本技术位于纸堆13上方,递纸部2位置固定且位于变形较小的纸张前部上方;b.根据纸堆13的纸张大小和弯曲程度,以及分纸部1的最佳工位在纸张后部的特点,首先由前后调整动力5或手动通过直线移动装置10使分纸部1沿着滑动轴6前后滑动,直到分纸部1移到纸张后部上方的最佳工位,再通过调高组件9调整好分纸部1在纸张上方的正确高度和角度;c.给纸动力启动,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运转,使分纸部1和递纸部2开始联动,由分纸吸嘴3吸起纸堆13上面的第一张纸并交给递纸吸嘴4,递纸吸嘴4从分纸吸嘴3接过第一张纸并通过递纸组件把纸传给递纸辊送往下一道模切工序,如此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有分纸吸嘴(3)和锥齿轮组件的分纸部(1)、设置有递纸吸嘴(4)的递纸部(2)、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前固定梁(7)、后固定梁(8)、调高组件(9)、直线移动装置(10)、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传动轴(12),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安装在墙板之间的前固定梁(7)上,分纸部(1)滑动设置在滑动轴(6)上,滑动轴(6)后端与设置在后固定梁(8)上的调高组件(9)相接触,直线移动装置(10)从分纸部(1)中穿过且与其内部的组件相吻合,直线移动装置(10)连接着前后调整动力(5),递纸部(2)有相同的两套,分别固定在两侧墙板上,并与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相连,传动轴(12)贯穿于分纸部(1)并通过锥齿轮组件与分纸部(1)进行动力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的给纸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有分纸吸嘴(3)和锥齿轮组件的分纸部(1)、设置有递纸吸嘴(4)的递纸部(2)、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前固定梁(7)、后固定梁(8)、调高组件(9)、直线移动装置(10)、凸轮及芯轴传动组件(11)、传动轴(12),前后调整动力(5)、滑动轴(6)安装在墙板之间的前固定梁(7)上,分纸部(1)滑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召辉陈立军杨忠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县炬兴印刷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