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45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包括贴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贴标组件安装于转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台,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转台安装于第一电机上;所述贴标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安装于控制单元上;上述一种可翻转贴装头,通过贴标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设置,PCB板贴标面朝下,贴标组件吸标完成后由转动组件控制转动180度,使贴标组件上标签面向PCB板的贴标面,控制单元控制吸标单元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使贴标可以从下到上完成,避免了PCB板上灰尘的沉积,保证了PCB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翻转贴装头
本技术涉及贴标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翻转贴装头。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贴标机通常都是贴装头从上往下进行贴标,但是在PCB板在运送的过程中很容易沉积很多灰尘,在从上往下贴标时容易把灰尘一起贴在PCB板上,对PCB板的导电性及电气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整个PCB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翻转贴装头。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包括贴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贴标组件安装于转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台,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转台安装于第一电机上;所述贴标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安装于控制单元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座、第二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同步带、滑轨,第二电机和滑轨分别安装于固定座上,第一主动轮安装于第二电机上,第一从动轮转动安装于固定座上,第一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上且一端与吸标单元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吸标单元包括支撑座、第三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同步带、吸嘴轴,所述第三电机和吸嘴轴分别安装在支撑座上,第二主动轮安装于第三电机上,第二从动轮安装于吸嘴轴上,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座和CCD传感器,所述CCD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座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控制单元和吸标单元为多个。上述一种可翻转贴装头,通过贴标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设置,PCB板贴标面朝下,贴标组件吸标完成后由转动组件控制转动180度,使贴标组件上标签面向PCB板的贴标面,控制单元控制吸标单元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使贴标可以从下到上完成,避免了PCB板上灰尘的沉积,保证了PCB板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头的贴标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头的贴标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包括贴标组件10和转动组件20,所述贴标组件10安装于转动组件20上;所述转动组件20包括底座21、第一电机22、转台23,所述第一电机22安装于底座21上,所述转台23安装于第一电机22上;所述贴标组件10包括控制单元11、吸标单元12和定位单元13,所述吸标单元12和定位单元13分别安装于控制单元11上。当需要进行贴标时,PCB板的贴标面朝下,控制装置将可翻转贴装头移动到预设位置,吸标单元12完成吸标,启动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转动带动贴标组件10转动180度,使标签的有胶面面向PCB板,定位单元13确定贴标位置,控制单元11控制吸标单元12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这样,一种可翻转贴装头,通过贴标组件10和转动组件20的配合设置,PCB板贴标面朝下,贴标组件10吸标完成后由转动组件20控制转动180度,使贴标组件10上标签面向PCB板的贴标面,控制单元11控制吸标单元12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使贴标可以从下到上完成,避免了PCB板上灰尘的沉积,保证了PCB板的品质。进一步地,为了贴标位置更加准确,控制单元11包括固定座111、第二电机112、第一主动轮113、第一从动轮114、第一同步带、滑轨115,第二电机112和滑轨115分别安装于固定座111上,第一主动轮113安装于第二电机112上,第一从动轮114转动安装于固定座111上,第一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轮113、第一从动轮114上且一端与吸标单元12固定连接。所述吸标单元12包括支撑座121、第三电机122、第二主动轮123、第二从动轮124、第二同步带、吸嘴轴125,所述第三电机122和吸嘴轴125分别安装在支撑座121上,第二主动轮123安装于第三电机122上,第二从动轮124安装于吸嘴轴125上,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二主动轮123和第二从动轮124上。所述定位单元13包括安装座131和CCD传感器132,所述CCD传感器132安装在安装座131上。当开始进行贴标时,启动第二电机112,第二电机112带动第一主动轮113转动,第一主动轮113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从动轮114转动,使吸标单元12在滑轨115上向供料器方向滑动,通过吸嘴轴125上吸嘴完成吸标,启动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转动带动贴标组件10转动180度,使标签的有胶面面向PCB板,PCB板的贴标面朝下,控制装置将可翻转贴装头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CCD传感器132将拍摄的贴标位置的信号传送给PC机,PC机跟预设数据比对后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三电机122上的驱动器,驱动器控制第三电机122转动,第三电机122控制第二主动轮123转动,第二主动轮123通过第二同步带带动第二从动轮124转动,进而带动吸嘴轴125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了贴标方向,第二电机112控制第一主动轮113转动,第一主动轮113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从动轮114转动,使吸标单元12在滑轨115上向PCB板方向滑动,完成贴标。这样,通过CCD传感器132的设置,除了可以确定在PCB板上的贴标位置,还可以确定贴标的方向,使贴标的位置更加准确,精度更高,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11和吸标单元12为多个。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贴标组件安装于转动组件上;/n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台,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转台安装于第一电机上;/n所述贴标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安装于控制单元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贴标组件安装于转动组件上;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台,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转台安装于第一电机上;
所述贴标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安装于控制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贴装头,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座、第二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同步带、滑轨,第二电机和滑轨分别安装于固定座上,第一主动轮安装于第二电机上,第一从动轮转动安装于固定座上,第一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上且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世安陈帝如杨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永信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