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241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锚固组件和钢索,至少两个连接组件相互连接,连接组件内的套筒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连杆契合在套筒内的导槽中,而连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扭簧套设在套筒上,连接轮Ⅰ固套在连杆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通过连接杆连接,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而钢索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组件内的连接轮Ⅰ上、另一端套设在锚固组件内的连接轮Ⅱ上。通过连杆的转动以及在套筒内往复运动使得扭簧以及弹簧Ⅰ弹性形变,进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并且底座通过钢索与锚固组件连接,而锚固组件内也能进行缓冲减震,进而整个锚固系统能够有效的消除海浪对连接的组件刚性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上浮体连接件
,具体为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5770043U提供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阵列的锚固系统及光伏电站,其通过锚体和拉绳实现了对浮体的固定,但是海面上风浪较大,在风浪冲击浮体时会造成浮体的上下摆动,那么此时就会对连接件造成刚性冲击,传统的连接件在长时间的海浪冲击下会导致连接件的松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锚固组件和钢索,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相互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座、套筒、连杆、扭簧、连接轮Ⅰ、弹簧Ⅰ、连接杆和弹簧Ⅱ,所述套筒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连杆契合在套筒内的导槽中,而连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所述扭簧套设在套筒上,而扭簧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以及套筒内,所述连接轮Ⅰ固套在连杆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通过连接杆连接,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所述锚固组件的数量与连接组件的数量相同,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弹簧Ⅲ和连接轮Ⅱ,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导轨内,而滑块与导轨之间设有弹簧Ⅲ,所述连接轮Ⅱ通过安装轴转动安装在滑块上,而钢索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组件内的连接轮Ⅰ上、另一端套设在锚固组件内的连接轮Ⅱ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球体底座,而连接杆与球体底座之间形成球副连接,其中连接杆两端的球体底座分别固定安装在相互连接连接组件内的底座上。优选的,所述连杆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连杆以及底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连杆的转动以及在套筒内往复运动使得扭簧以及弹簧Ⅰ弹性形变,进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并且底座通过钢索与锚固组件连接,而锚固组件内也能进行缓冲减震,进而整个锚固系统能够有效的消除了海浪对连接的组件刚性冲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组件剖视状态下的断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锚固组件的三维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锚固系统与浮体连接时的三维示意图。图中:1连接组件、2锚固组件、3钢索、11底座、12套筒、13连杆、扭簧14、15连接轮Ⅰ、16弹簧Ⅰ、17连接杆、18弹簧Ⅱ、171球体底座、21导轨、22滑块、23弹簧Ⅲ、24连接轮Ⅱ、100浮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1、锚固组件2和钢索3,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组件1相互连接,连接组件1包括底座11、套筒12、连杆13、扭簧14、连接轮Ⅰ15、弹簧Ⅰ16、连接杆17和弹簧Ⅱ18,套筒12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底座11上,连杆13契合在套筒12内的导槽中,因此连杆13能够沿着套筒12内的导槽做直线运动,而连杆13的转动能够带动套筒12随之同步转动,连杆13延伸至底座11的内部,连杆13的底部设有弹簧Ⅰ16,其中弹簧Ⅰ16的两端分别与连杆13以及底座11固定连接,因此在连杆13做直线运动时弹簧Ⅰ16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扭簧14套设在套筒12上,而扭簧1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11以及套筒12内,那么在套筒12转动的过程中扭簧14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连接轮Ⅰ15固套在连杆13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通过连接杆17连接,其中连接杆17的端部设有球体底座171,而连接杆17与球体底座171之间形成球副连接,其中连接杆17两端的球体底座17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上,因此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能够实现相互摆动,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之间设有弹簧Ⅱ18,那么在底座11发生摆动时弹簧Ⅱ18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锚固组件2的数量与连接组件1的数量相同,锚固组件2包括导轨21、滑块22、弹簧Ⅲ23和连接轮Ⅱ24,滑块22活动安装在导轨21内,而滑块22与导轨21之间设有弹簧Ⅲ23,那么在滑块22沿着导轨21内运动时弹簧Ⅲ23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连接轮Ⅱ24通过安装轴转动安装在滑块22上,而钢索3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组件1内的连接轮Ⅰ15上、另一端套设在锚固组件2内的连接轮Ⅱ24上。本技术的减震连接原理为:将浮体100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底座11上,具体如附图4所示,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海浪拍打浮体100会使得底座11随之做相应的运动;当底座11在海浪的冲击下会与其相互的连接的底座11发生摆动,那么会使得弹簧Ⅱ18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达到相互连接底座11之间的缓冲减震;而底座11摆动会通过钢索3拉动滑块22沿着导轨21做直线运动,那么滑块22挤压弹簧Ⅲ23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由于钢索3是连杆13和滑块22的,那么在底座11运动时钢索3会带动连杆13沿着套筒12往复运动,进而挤压弹簧Ⅰ16弹性形变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并且钢索3会拖地连接轮Ⅰ15发生转动,那么套筒12随着连接轮Ⅰ15同步的转动,那么扭簧14的弹性形变也能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那么各个连接点均能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抵抗了海浪对连接件的刚性冲击,增加了连接的耐久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1)、锚固组件(2)和钢索(3),其特征在于:/n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组件(1)相互连接,连接组件(1)包括底座(11)、套筒(12)、连杆(13)、扭簧(14)、连接轮Ⅰ(15)、弹簧Ⅰ(16)、连接杆(17)和弹簧Ⅱ(18),所述套筒(12)转动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连杆(13)契合在套筒(12)内的导槽中,而连杆(13)与底座(11)之间设有弹簧Ⅱ(18),所述扭簧(14)套设在套筒(12)上,而扭簧(1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11)以及套筒(12)内,所述连接轮Ⅰ(15)固套在连杆(13)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通过连接杆(17)连接,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之间设有弹簧Ⅱ(18);/n所述锚固组件(2)的数量与连接组件(1)的数量相同,所述锚固组件(2)包括导轨(21)、滑块(22)、弹簧Ⅲ(23)和连接轮Ⅱ(24),所述滑块(22)活动安装在导轨(21)内,而滑块(22)与导轨(21)之间设有弹簧Ⅲ(23),所述连接轮Ⅱ(24)通过安装轴转动安装在滑块(22)上,而钢索(3)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组件(1)内的连接轮Ⅰ(15)上、另一端套设在锚固组件(2)内的连接轮Ⅱ(2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1)、锚固组件(2)和钢索(3),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组件(1)相互连接,连接组件(1)包括底座(11)、套筒(12)、连杆(13)、扭簧(14)、连接轮Ⅰ(15)、弹簧Ⅰ(16)、连接杆(17)和弹簧Ⅱ(18),所述套筒(12)转动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连杆(13)契合在套筒(12)内的导槽中,而连杆(13)与底座(11)之间设有弹簧Ⅱ(18),所述扭簧(14)套设在套筒(12)上,而扭簧(1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11)以及套筒(12)内,所述连接轮Ⅰ(15)固套在连杆(13)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通过连接杆(17)连接,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内的底座(11)之间设有弹簧Ⅱ(18);
所述锚固组件(2)的数量与连接组件(1)的数量相同,所述锚固组件(2)包括导轨(21)、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显人陈屹金赟周剑波范祖勤郭士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