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40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包括底板;底板的前端焊接有一对用于固定前挡玻璃的侧骨架,两侧骨架的底部经前挡底梁相连,两侧骨架的顶部经前挡顶梁相连;底板的两侧后部焊接有一对弧形车轮上板,两车轮上板两侧焊接有侧封板,两侧封板的尾部分别焊接有一用以固定后挡玻璃的异型管,两异型管顶部经后挡顶梁相连;底板的尾部焊接有两后风道,两后风道顶部焊接在后挡加强板上,后挡加强板上焊接有后封板,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将驾驶室底部封闭的折弯板,侧骨架与异型管顶端经两上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强度较高,同时密封性较好,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风腔、风道保证了驾驶室内的空气流动性,可用于各类旋挖钻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挖钻机,特别涉及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
技术介绍
旋挖机又称旋挖钻机,打桩机。旋挖机是一种综合性的钻机,它可以用多种底层,具有成孔速度快,污染少,机动性强等特点。短螺旋钻头进行干挖作业,也可以用回转钻头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进行湿挖作业。旋挖机可以配合冲锤钻碎坚硬地层后进行挖孔作业。如果配合扩大头钻具,可在孔底进行扩孔作业。旋挖机采用多层伸缩式钻杆,钻进辅助时间少,劳动强度低,不需要泥浆循环排渣,节约成本,特别适合于城市建设的基础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其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且密封性较好,底部设置风腔使得驾驶室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焊接有一对用于固定前挡玻璃的侧骨架,两侧骨架的底部经前挡底梁相连,两侧骨架的顶部经前挡顶梁相连;所述底板的两侧后部焊接有一对弧形车轮上板,两车轮上板两侧焊接有侧封板,两侧封板的尾部分别焊接有一用以固定后挡玻璃的异型管,两异型管顶部经后挡顶梁相连;所述底板的尾部焊接有两后风道,两后风道顶部焊接在后挡加强板上,后挡加强板上焊接有后封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将驾驶室底部封闭的折弯板,所述侧骨架与异型管顶端经两上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强度较高,同时密封性较好,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风腔、风道保证了驾驶室内的空气流动性,使得驾驶者操作更加舒适。本技术可用于各类旋挖钻机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水平部、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高于第二水平部,所述车轮上板一端焊接在第一水平部上,第二水平部两侧加工有侧挡板,所述折弯板固定在侧挡板上,所述侧挡板、折弯板、第二水平部之间形成风腔,风腔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在保证结构可靠性的同时,保证风腔具备较大的空间。为了使得进风更加方便,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风腔相连通。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使得驾驶室背后更加美观,所述后封板背部焊接有后围板。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的强度,所述侧骨架与异型管底部经两下梁相连。为了使得驾驶人员起身更加方便,所述侧骨架上部焊接有上把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前端开设有供方向机操作机构穿过的通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1a第一水平部,1b竖直部,1c第二水平部,1d通孔,2a、2b侧骨架,3前挡底梁,4前挡顶梁,5a、5b车轮上板,6a、6b侧封板,7a、7b异型管,8后挡顶梁,9a、9b后风道,10后挡加强板,11后封板,12折弯板,13a、13b上梁,14进风管,15后围板,16上把手,17侧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的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前端焊接有一对用于固定前挡玻璃的侧骨架2a、2b,两侧骨架2a、2b的底部经前挡底梁3相连,两侧骨架2a、2b的顶部经前挡顶梁4相连;底板1的两侧后部焊接有一对弧形车轮上板5a、5b,两车轮上板5a、5b两侧焊接有侧封板6a、6b,两侧封板6a、6b的尾部分别焊接有一用以固定后挡玻璃的异型管7a、7b,两异型管7a、7b顶部经后挡顶梁8相连;底板1的尾部焊接有两后风道9a、9b,两后风道9a、9b顶部焊接在后挡加强板10上,后挡加强板10上焊接有后封板11,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将驾驶室底部封闭的折弯板12,侧骨架2a、2b与异型管7a、7b顶端经两上梁13a、13b相连,底板1包括第一水平部1a、竖直部1b、第二水平部1c,第一水平部1a高于第二水平部1c,车轮上板5a、5b一端焊接在第一水平部1a上,第二水平部1c两侧加工有侧挡板17,折弯板12固定在侧挡板17上,侧挡板17、折弯板12、第二水平部1c之间形成风腔,风腔与风道相连通,第一水平部1a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4,进风管14与风腔相连通,后封板11背部焊接有后围板15,侧骨架2a、2b与异型管7a、7b底部经两下梁相连,侧骨架2a、2b上部焊接有上把手16,底板1前端开设有供方向机操作机构穿过的通孔1d。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焊接有一对用于固定前挡玻璃的侧骨架,两侧骨架的底部经前挡底梁相连,两侧骨架的顶部经前挡顶梁相连;所述底板的两侧后部焊接有一对弧形车轮上板,两车轮上板两侧焊接有侧封板,两侧封板的尾部分别焊接有一用以固定后挡玻璃的异型管,两异型管顶部经后挡顶梁相连;所述底板的尾部焊接有两后风道,两后风道顶部焊接在后挡加强板上,后挡加强板上焊接有后封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将驾驶室底部封闭的折弯板,所述侧骨架与异型管顶端经两上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焊接有一对用于固定前挡玻璃的侧骨架,两侧骨架的底部经前挡底梁相连,两侧骨架的顶部经前挡顶梁相连;所述底板的两侧后部焊接有一对弧形车轮上板,两车轮上板两侧焊接有侧封板,两侧封板的尾部分别焊接有一用以固定后挡玻璃的异型管,两异型管顶部经后挡顶梁相连;所述底板的尾部焊接有两后风道,两后风道顶部焊接在后挡加强板上,后挡加强板上焊接有后封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将驾驶室底部封闭的折弯板,所述侧骨架与异型管顶端经两上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新型驾驶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水平部、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高于第二水平部,所述车轮上板一端焊接在第一水平部上,第二水平部两侧加工有侧挡板,所述折弯板固定在侧挡板上,所述侧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普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