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27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包括机架、电极辊、电晕辊和挡边罩,电极辊和电晕辊依次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电极辊和电晕辊的两端均放置在安装槽内,电晕辊或电极辊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固定杆、楔形滑块、水平调节杆和第一调节块,固定杆竖直安装在安装槽内,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楔形滑块,楔形滑块朝向最近的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水平设置水平调节杆,水平调节杆远离楔形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远离水平调节杆的一侧与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
本技术涉及电晕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
技术介绍
电晕机是一种利用电晕处理,提高硅橡胶、塑胶和其他材料的表面的附着性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在放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一般为耐高温、耐臭氧、高绝缘的硅橡辊或者是陶瓷辊)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源(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0V),当电压超过1-2mm的空气间隙的电力电阻时,就会产生连续放电,于是使空气电离并形成大量臭氧。臭氧是一种强化剂,使塑料表层分子氧化,产生羰基化合物、过氧化合物等,同时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色火花。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等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而冲击薄膜表面,使其链状分子断裂,产生自由基与空气电晕产物发生氧化交链反应,使薄膜表面受到离子气体的强烈冲击而粗化,使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终改善了表面的印刷、涂胶及复合的牢度。公开号为CN109624358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晕架,包括连接墙板、电晕辊、电极辊模块和移动模块;所述电晕辊、电极辊模块和移动模块自下而上连接在连接墙板上;气缸驱动电极辊模块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在电晕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薄膜电晕面上单位面积内电晕值位于不重复的区间内且电晕值大小过于无规律,使得薄膜表面印刷后防刮、耐撕裂、耐穿透性能更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晕辊和电极辊两端都是焊接在机架的表面,当电晕辊或者电极辊发生故障时,需要对电晕辊或者电极辊进行更换时,拆卸不便,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电晕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包括机架、电极辊、电晕辊和挡边罩,所述电极辊和电晕辊依次安装在机架上,挡边罩固定安装在电晕辊的一侧,所述机架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电极辊和电晕辊的两端均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电晕辊或电极辊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固定杆、楔形滑块、水平调节杆和第一调节块,所述固定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所述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朝向最近的所述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水平设置所述水平调节杆,所述水平调节杆远离所述楔形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远离所述水平调节杆的一侧与所述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电极辊或者电晕辊两侧的紧固组件能够提高电极辊或者电晕辊与机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电极辊或者电晕辊进入到安装槽的内部后,将第一调节块向两侧推动,第一调节块移动时带动水平调节杆向两侧移动,水平调节杆沿着滑槽移动,从而将楔形滑块沿着固定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电极辊或者电晕辊进行夹紧,便于对电极辊或者电晕辊进安装和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楔形滑块的两侧均安装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其一端与所述楔形滑块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楔形滑块两侧添加的调节弹簧能够对楔形滑块的位置进行复位和调整,能够对电极辊或者电晕辊进行夹紧,而且在电极辊或者电晕辊取出后实现复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水平调节杆之间设置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水平调节杆穿过的凹槽,所述防脱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部开设有凹槽的防脱件能够保持水平调节杆水平运动,避免水平调节杆沿着滑槽方向移动,提高紧固组件的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组件的上方设置有防脱杆,所述防脱杆一端与所述机架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防脱杆位于所述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杆能够在电极辊或者电晕辊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后,避免电极辊或者电晕辊在工作的过程中,从安装槽内弹出,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脱杆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防脱杆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防脱杆下方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水平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防脱杆下方的高度调节杆能够对电晕辊或者电极辊的高度进行紧固,避免电极辊或者电晕辊在安装槽内上下窜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调节高度调节杆的位置,使用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高度调节杆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所述高度调节杆和防脱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高度调节杆和防脱杆两侧的导杆能够保持高度调节杆水平位置,且防止在调节手柄带动螺纹杆转动时,高度调节杆水平转动,无法进行上下调节,提高高度调节杆的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高度调节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块能够与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表面相抵接,避免高度调节杆直接与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相接触,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朝向所述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一侧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采用弹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弧形的接触面的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与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接触面积更大,贴合度更高,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能够便于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采用了固定杆、楔形滑块、水平调节杆和第一调节块的紧固组件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电极辊或者电晕辊的效果;2.采用了在楔形滑块两侧设置调节弹簧以及在水平调节杆的外部设置防脱件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提高紧固组件的工作状态的稳定性的效果;3.采用了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杆的防脱杆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避免电极辊或者电晕辊在工作过程中从安装槽内弹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安装槽;12、防脱件;2、电极辊;3、电晕辊;4、挡边罩;41、臭氧排放口;42、物料通道;5、紧固组件;51、固定杆;52、楔形滑块;521、滑槽;53、水平调节杆;54、第一调节块;55、调节弹簧;6、防脱杆;61、螺纹杆;62、调节手柄;63、高度调节杆;64、导杆;65、第二调节块;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包括机架1、电极辊2、电晕辊3、挡边罩4和紧固组件5。机架1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包括机架(1)、电极辊(2)、电晕辊(3)和挡边罩(4),所述电极辊(2)和电晕辊(3)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挡边罩(4)固定安装在电晕辊(3)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1),所述电极辊(2)和电晕辊(3)的两端均放置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电晕辊(3)或电极辊(2)与所述安装槽(1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5),所述紧固组件(5)包括固定杆(51)、楔形滑块(52)、水平调节杆(53)和第一调节块(54),所述固定杆(51)竖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固定杆(51)的外部套设所述楔形滑块(52),所述楔形滑块(52)朝向最近的所述电极辊(2)或者电晕辊(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21),所述滑槽(521)内部水平设置所述水平调节杆(53),所述水平调节杆(53)远离所述楔形滑块(5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块(54),所述第一调节块(54)远离所述水平调节杆(53)的一侧与所述电极辊(2)或者电晕辊(3)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包括机架(1)、电极辊(2)、电晕辊(3)和挡边罩(4),所述电极辊(2)和电晕辊(3)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挡边罩(4)固定安装在电晕辊(3)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1),所述电极辊(2)和电晕辊(3)的两端均放置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电晕辊(3)或电极辊(2)与所述安装槽(1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5),所述紧固组件(5)包括固定杆(51)、楔形滑块(52)、水平调节杆(53)和第一调节块(54),所述固定杆(51)竖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固定杆(51)的外部套设所述楔形滑块(52),所述楔形滑块(52)朝向最近的所述电极辊(2)或者电晕辊(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21),所述滑槽(521)内部水平设置所述水平调节杆(53),所述水平调节杆(53)远离所述楔形滑块(5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块(54),所述第一调节块(54)远离所述水平调节杆(53)的一侧与所述电极辊(2)或者电晕辊(3)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滑块(52)的两侧均安装有调节弹簧(55),所述调节弹簧(55)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1)的表面,其一端与所述楔形滑块(52)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11)的内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与所述水平调节杆(53)之间设置防脱件(12),所述防脱件(12)内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奥福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