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10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包括机箱、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滚动轴、张紧辊轮、第一除锈装置和第二除锈装置,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内均铰接有滚动轴,滚动轴内侧有张紧辊轮,第一除锈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上齿轮、第一下齿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机箱的后内壁,第二电机的转子连接第一上齿轮,第一上齿轮的前侧有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下齿轮转动连接在机箱前后内壁,第一下齿轮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二除锈装置设置在第一除锈装置的右侧,第二除锈装置包括两个第二钢丝轮、第二前齿轮、第二后齿轮和第三电机,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钢丝除锈的工艺对环境危害大,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绞线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钢丝在加工成钢绞线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从而对钢丝进行除锈,现有的工件除锈一般用酸洗工艺或喷砂工艺,酸洗工艺产生的强酸、强腐蚀性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对环境危害较大;喷砂工艺产生大量灰尘,污染环境,喷砂设备不容易控制,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钢丝除锈的工艺对环境危害大,安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安全问题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为两个前后对应的竖直板和连接在两个竖直板底部的水平板构成的组合板体,还包括滚动轴、张紧辊轮、第一除锈装置和第二除锈装置;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两个竖直板之间均铰接有滚动轴,滚动轴内侧有铰接在两个竖直板之间的张紧辊轮,第二支撑结构的滚动轴一端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除锈装置包括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一钢丝轮、相互啮合的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机箱的后内壁,第二电机的转子连接第一上齿轮,第一上齿轮的前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钢丝轮中的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下齿轮转动连接在机箱前后内壁,第一下齿轮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除锈装置设置在第一除锈装置的右侧,第二除锈装置包括前后对应的两个第二钢丝轮、相互啮合的第二前齿轮和第二后齿轮,以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机箱的下内壁,第三电机的转子连接第二后齿轮,第二后齿轮的上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钢丝轮中的一个第二钢丝轮,第二前齿轮转动连接在机箱上下内壁,第二前齿轮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二钢丝轮,第二前齿轮和第二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钢丝轮和第一钢丝轮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钢丝轮包括圆筒、橡胶圈和钢丝针,所述圆筒的周壁固定同心的天然橡胶制成的圆筒状的橡胶圈,橡胶圈的周壁上设置有多排垂直于周壁的钢丝针,钢丝针由固定在橡胶圈的周壁的圆柱体和圆柱体末端一体延伸的圆锥体组成;所述机箱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穿丝孔。进一步地,所述多排钢丝针中的每排钢丝针均由多个钢丝针呈线状均匀排列构成。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二钢丝轮相接触的部位相互呈交叉状,两个第一钢丝轮相接触的部位相互呈交叉状,所述相交叉部分的高度等于或小于钢丝针的圆锥体长度。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二钢丝轮相交叉处和两个第一钢丝轮相交叉处左右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左侧的穿丝孔和两个第一钢丝轮的相交叉处左右对应,机箱右侧的穿丝孔和两个第二钢丝轮的相交叉处左右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辊轮的顶端和穿丝孔左右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辊轮和滚动轴的顶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与竖直板之间为可拆卸式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长轴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下部有出渣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将未处理的钢丝卷装在左侧的滚动轴上,将钢丝置于左侧的张紧辊轮上方,分别穿过机箱左侧的穿丝孔、两个第一钢丝轮相交叉处、两个第二钢丝轮相交叉处和右侧的穿丝孔直至置于右侧的张紧辊轮上方,最后卷在连接第一电机的滚动轴上,打开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使钢丝从左向右移动,第二电机顺时针转动,第三电机顺时针转动,由于两个第二钢丝轮的相交叉处和两个第一钢丝轮的相交叉处左右相对应,第二钢丝轮和第一钢丝轮上的钢丝针均与钢丝产生摩擦力,钢丝周壁上的铁锈均被钢丝针刮去,从而钢丝的铁锈被处理干净,本技术去除的铁锈粉末均落入机箱内,不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不会污染环境。2.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安全问题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图;图3是图2A-A剖视图;图4是图2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钢丝轮的主视(放大)图;图6是图5C-C剖视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机箱,2为第一支撑结构,3为第二支撑结构,4为滚动轴,5为张紧辊轮,6为第一除锈装置,7为第二除锈装置,8为穿丝孔,40为第一电机,60为第一钢丝轮,61a为第一上齿轮,61b为第一下齿轮,62为第二电机,70为第二钢丝轮,71a为第二前齿轮,71b为第二后齿轮,72为第三电机,600为出渣口,601为圆筒,602为橡胶圈,603为钢丝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均为两个前后对应的竖直板和连接在两个竖直板底部的水平板构成的组合板体,还包括滚动轴4、张紧辊轮5、第一除锈装置6和第二除锈装置7。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的两个竖直板之间均铰接有滚动轴4,滚动轴4内侧有铰接在两个竖直板之间的张紧辊轮5,第二支撑结构3的滚动轴4一端连接第一电机40,第一电机40是新乡市特种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YVP2系列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第一除锈装置6包括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一钢丝轮60、相互啮合的第一上齿轮61a和第一下齿轮61b,以及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固定在机箱1的后内壁,第二电机62的转子连接第一上齿轮61a,第一上齿轮61a的前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钢丝轮60中的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下齿轮61b转动连接在机箱1前后内壁,第一下齿轮61b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一钢丝轮60,第一上齿轮61a和第一下齿轮61b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除锈装置7设置在第一除锈装置6的右侧,第二除锈装置7包括前后对应的两个第二钢丝轮70、相互啮合的第二前齿轮71a和第二后齿轮71b,以及第三电机72,所述第三电机72固定在机箱1的下内壁,第三电机72的转子连接第二后齿轮71b,第二后齿轮71b的上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钢丝轮70中的一个第二钢丝轮,第二前齿轮71a转动连接在机箱1上下内壁,第二前齿轮71a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二钢丝轮70,第二前齿轮71a和第二后齿轮71b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62和第三电机72均是苏州市宝戈玛特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的长轴三相电机。所述第二钢丝轮70和第一钢丝轮60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钢丝轮60包括圆筒601、橡胶圈602和钢丝针603,所述圆筒的周壁固定同心的天然橡胶制成的圆筒状的橡胶圈,橡胶圈的周壁上设置有多排垂直于周壁的钢丝针,钢丝针603由固定在橡胶圈的周壁的圆柱体和圆柱体末端一体延伸的圆锥体组成。所述机箱1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穿丝孔8。所述多排钢丝针603中的每排钢丝针均由多个钢丝针呈线状均匀排列构成。所述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均为两个前后对应的竖直板和连接在两个竖直板底部的水平板构成的组合板体,还包括滚动轴(4)、张紧辊轮(5)、第一除锈装置(6)和第二除锈装置(7);/n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的两个竖直板之间均铰接有滚动轴(4),滚动轴(4)内侧有铰接在两个竖直板之间的张紧辊轮(5),第二支撑结构(3)的滚动轴(4)一端连接第一电机(40);/n所述第一除锈装置(6)包括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一钢丝轮(60)、相互啮合的第一上齿轮(61a)和第一下齿轮(61b),以及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固定在机箱(1)的后内壁,第二电机(62)的转子连接第一上齿轮(61a),第一上齿轮(61a)的前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钢丝轮(60)中的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下齿轮(61b)转动连接在机箱(1)前后内壁,第一下齿轮(61b)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一钢丝轮(60),第一上齿轮(61a)和第一下齿轮(61b)相互啮合;/n所述第二除锈装置(7)设置在第一除锈装置(6)的右侧,第二除锈装置(7)包括前后对应的两个第二钢丝轮(70)、相互啮合的第二前齿轮(71a)和第二后齿轮(71b),以及第三电机(72),所述第三电机(72)固定在机箱(1)的下内壁,第三电机(72)的转子连接第二后齿轮(71b),第二后齿轮(71b)的上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钢丝轮(70)中的一个第二钢丝轮,第二前齿轮(71a)转动连接在机箱(1)上下内壁,第二前齿轮(71a)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二钢丝轮(70),第二前齿轮(71a)和第二后齿轮(71b)相互啮合;/n所述第二钢丝轮(70)和第一钢丝轮(60)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钢丝轮(60)包括圆筒(601)、橡胶圈(602)和钢丝针(603),所述圆筒的周壁固定同心的天然橡胶制成的圆筒状的橡胶圈,橡胶圈的周壁上设置有多排垂直于周壁的钢丝针,钢丝针(603)由固定在橡胶圈的周壁的圆柱体和圆柱体末端一体延伸的圆锥体组成;/n所述机箱(1)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穿丝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均为两个前后对应的竖直板和连接在两个竖直板底部的水平板构成的组合板体,还包括滚动轴(4)、张紧辊轮(5)、第一除锈装置(6)和第二除锈装置(7);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的两个竖直板之间均铰接有滚动轴(4),滚动轴(4)内侧有铰接在两个竖直板之间的张紧辊轮(5),第二支撑结构(3)的滚动轴(4)一端连接第一电机(40);
所述第一除锈装置(6)包括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一钢丝轮(60)、相互啮合的第一上齿轮(61a)和第一下齿轮(61b),以及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固定在机箱(1)的后内壁,第二电机(62)的转子连接第一上齿轮(61a),第一上齿轮(61a)的前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钢丝轮(60)中的一个第一钢丝轮,第一下齿轮(61b)转动连接在机箱(1)前后内壁,第一下齿轮(61b)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一钢丝轮(60),第一上齿轮(61a)和第一下齿轮(61b)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除锈装置(7)设置在第一除锈装置(6)的右侧,第二除锈装置(7)包括前后对应的两个第二钢丝轮(70)、相互啮合的第二前齿轮(71a)和第二后齿轮(71b),以及第三电机(72),所述第三电机(72)固定在机箱(1)的下内壁,第三电机(72)的转子连接第二后齿轮(71b),第二后齿轮(71b)的上侧有连接在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钢丝轮(70)中的一个第二钢丝轮,第二前齿轮(71a)转动连接在机箱(1)上下内壁,第二前齿轮(71a)的转轴上装有另一个第二钢丝轮(70),第二前齿轮(71a)和第二后齿轮(71b)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钢丝轮(70)和第一钢丝轮(60)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钢丝轮(60)包括圆筒(601)、橡胶圈(602)和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亚平杨景六肖亚东苗立贤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澳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