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顶膜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90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和牵管装置,清洗装置包括导轨和机座,机座内设置有双向电机,两个机座之间设置有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下方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喷头,牵管装置包括立杆、索、数个滑轮和弧形套管,弧形套管内套设有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一端与喷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清洗装置对大棚顶膜进行定期清洗,保持大棚顶膜的洁净,以维持大棚顶膜的清洁和透光率;通过将高压水管吊装在牵管装置上,减小了水管被拉动时受到的阻力,解决了被拉动时出现高压水管过于弯折和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棚顶膜清洗装置
本技术属于设施农业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设施农业大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其综合利用光、电、水、肥等新型生产技术很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但由于设施农业大棚处在自然条件下大棚顶膜很容易残留落叶、粘附灰尘,导致大棚顶膜的透光率降低,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大棚顶膜进行清理,以维持大棚顶膜的清洁和透光率。目前,大棚顶膜的清理主要由人工操作完成,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稍不留意就会损坏顶膜,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快捷的作业要求。针对现有大棚顶膜的清洗模式,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支架和设在支架下方的喷水管在大棚两端来回移动作业,利用喷水管喷出的水流将大棚顶膜冲洗干净;但在大棚顶膜清洗装置来回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拉动水管在大棚两端来回移动,水管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损毁,导致成本增加,同时随着水管移动距离的增加,水管移动受到的阻力越大,当拉着水管移动一定距离后,电机将无法继续拉动水管,这时需要人工去牵拉水管以配合清洗装置工作,机械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通过将高压水管吊装在牵管装置上,解决了高压水管在移动时出现对折、损毁以及移动受到阻力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和牵管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侧的导轨和活动设置导轨上的机座,机座内设置有双向电机,两个机座之间设置有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下方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喷头,由双向电机带动使弧形支架从大棚的头端向尾端移动并通过喷水管上的喷头对大棚顶膜进行清洗,以达到对大棚顶膜进行全面清洗的目的;所述牵管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端的立杆、设置在立杆之间的滑索、设置在滑索上的数个滑轮以及通过滑轮吊装在滑索上的弧形套管,弧形套管内套设有高压水管,弧形套管能够使得高压水管在以滑轮为悬挂点进行悬挂时保持一定的弯弧半径以确保高压水管内的水流通畅,高压水管一端与喷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当清洗装置拉着高压水管移动时,在滑索上的滑轮跟着高压水管一同被拉动,从而减少机座的移动阻力。进一步地,还包括行走控制器,所述行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以及设置在大棚的头端和尾端的位置传感器,单片机分别与位置传感器和双向电机的控制线路连接,用于控制清洗装置在导轨上来回移动,以对大棚顶膜进行多次清洗。进一步地,还包括牵线装置,所述牵线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端的立杆、设置在立杆之间的滑索以及设置在滑索上的滑轮,电线通过滑轮吊装在滑索上,电线一端与电机连接,当清洗装置移动时拉着电线同时移动,在滑索的滑轮跟着电线一同被拉动。进一步地,所述喷头是扇形喷头,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有利于对顶膜进行全覆盖清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通过清洗装置对大棚顶膜进行定期清洗,保持大棚顶膜的洁净,以维持大棚顶膜的清洁和透光率;3、本技术通过将高压水管吊装在牵管装置上,当清洗装置拉着水管向前移动时,在滑索的滑轮跟着水管一同被拉动,减小了水管被拉动时受到的阻力,解决了被拉动时出现高压水管过于弯折和磨损的问题;4、本技术通过将电线吊装在牵线装置上,当清洗装置拉着电线向前移动时,在滑索的滑轮跟着电线一同被拉动,减小了水管被拉动时受到的阻力,解决了电线在被拉动时出现磨损和打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滑轮悬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顶膜;2、导轨;3、弧形支架;4、喷水管;5、扇形喷头;6、机座;7、滑索;8、滑轮;9、高压水管;10、立柱;11、位置传感器;12、电线;13、弧形套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大棚顶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和牵管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1两侧的导轨2、活动设置导轨2上的机座6和行走控制器,机座内设置有电机,电机采用双向电机,两个机座6之间设置有弧形支架3,弧形支架3的弯弧度基本与顶膜弯弧度相同,使弧形支架3的各部位与顶膜的最小距离基本相同,弧形支架3下方设置有喷水管4,喷水管4上设置有扇形喷头5,由双向电机带动弧形支架3从大棚1的头端向尾端移动并通过喷水管4上的扇形喷头5对大棚1顶膜进行清洗,以达到对大棚1顶膜进行全面清洗的目的,行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以及设置在大棚1的头端和尾端的位置传感器11,单片机分别与位置传感器11和双向电机的控制线路连接,用于控制清洗装置在导轨2上来回移动,以对大棚1顶膜进行多次清洗;在大棚的两侧分别设置牵管装置、牵线装置,牵管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右侧两端的立杆10、设置在立杆10之间的滑索7、设置在滑索7上的滑轮8以及通过滑轮8吊装在滑索7上的弧形套管13,弧形套管13内套设有高压水管9,弧形套管13能够使得高压水管9在以滑轮为悬挂点进行悬挂时保持一定的弯弧半径以确保高压水管9内的水流通畅,高压水管9一端与喷水管4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当清洗装置拉着高压水管9向前移动时,在滑索7的滑轮8跟着高压水管9一同被拉动;牵线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左侧两端的立杆10、设置在立杆10之间的滑索7以及设置在滑索7上的滑轮8,电线12通过滑轮8吊装在滑索7上,电线12一端与电机连接,当清洗装置移动时拉着电线12同时移动,在滑索7上的滑轮8跟着电线12一同被拉动。本技术的原理如下:接通电源,启动电机,行走控制器控制双向电机正向转动并带动清洗装置从大棚1的头端向尾端移动,同时,将高压水管9上的阀门打开,利用喷水管4的扇形喷头5喷出水流清洗大棚1顶膜;当清洗装置拉着高压水管9和电线12向前移动时,在滑索7的滑轮8跟着高压水管9和电线12一同被拉动,大棚1头端和尾端的位置传感器11实时感应清洗装置的位置,并转换为电信号,单片机接受位置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判断清洗装置是否到达大棚1头端或尾端,当清洗装置到达大棚1尾端时,单片机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并带动清洗装置从大棚1的尾端向头端移动,当清洗装置拉着高压水管9和电线12向前移动时,在滑索7的滑轮8跟着高压水管9和电线12一同被拉动;当清洗装置到达大棚1头端时,单片机控制电机停止运行,关闭高压水管9上的阀门,完成一次清洗工作。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装置和牵管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侧的导轨和活动设置导轨上的机座,机座内设置有双向电机,两个机座之间设置有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下方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牵管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端的立杆、设置在立杆之间的滑索、设置在滑索上的数个滑轮以及通过滑轮吊装在滑索上的弧形套管,弧形套管内套设有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一端与喷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顶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装置和牵管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侧的导轨和活动设置导轨上的机座,机座内设置有双向电机,两个机座之间设置有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下方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牵管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棚两端的立杆、设置在立杆之间的滑索、设置在滑索上的数个滑轮以及通过滑轮吊装在滑索上的弧形套管,弧形套管内套设有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一端与喷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顶膜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亮何阳白会超林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现代设施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