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布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84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便携性和便利性的电力布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板状的布线构件(10),其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器(12)并使多个第一连接器(12)彼此导通;板状的外部电路元件(20),其载置于布线构件(10),并具有能够与多个第一连接器(12)当中任意的第一连接器(12)机械且电拆装的第二连接器(21),第二连接器(2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2)的插拔方向大致平行于外部电路元件(20)的面方向,外部电路元件(20)含有作为能够从第二连接器(21)输出环境发电生成的电力的电路元件的环境发电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布线装置关联申请的相互参考: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3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55219号要求优先权,将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整体作为参考引用于本申请说明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布线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使用者在无法获得商用电源的外出地等也能够向智能电话,笔记本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平板PC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负载供给电力,对依靠外部环境发电的便携式环境发电装置的需要日益增高。作为这样的环境发电装置,可以举出例如具有使用太阳光等光能来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的装置,具有使用地热等热能来发电的热电转换元件的装置。作为这样的环境发电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能够折弯来使运输性和收纳性提高的片状太阳能电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11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378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专利技术中,由于片状太阳能电池以不能够彼此拆装的状态模块化,所以不能够根据使用状况来调整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使用片数,不能在故障时更换一部分太阳能电池,不能根据需要而将个别的片状太阳能电池连接至其他装置。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能够用钩子将太阳能电池卡合在布线上的电池充电器。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太阳能电池的面方向与太阳能电池的拆装方向不同,所以在太阳能电池的拆装时容易发生弯曲应力等而破损,当想要进行高可靠性的拆装时需要花费时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提高了便携性或/和便利性的电力布线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电力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板状的布线构件,其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器并使该多个第一连接器彼此导通;以及板状的外部电路元件,其载置于所述布线构件上,并具有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当中任意的第一连接器机械且电拆装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面方向,所述外部电路元件含有作为能够从所述第二连接器输出环境发电生成的电力的电路元件的环境发电元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在将搭载有环境发电元件的外部电路元件安装在布线构件的状态下进行搬运,所以能够容易使电力布线装置移动至发电效率高的位置来抑制外部环境导致的发电效率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布线构件为具有挠性的构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电力布线装置变形而易于收纳和搬运。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布线构件具有:边缘部保持构件,其通过在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边缘部限制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厚度方向的位移,从而将所述外部电路元件保持在所述布线构件上。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以不从布线构件上分开的方式保持外部电路元件,所以即使在将外部电路元件安装在布线构件的状态下对电力布线装置进行搬运,也能够抑制外部电路元件从布线构件脱离而变形,或施加过大的应力而破损。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边缘部保持构件具有沿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收容所述边缘部的收容部,通过在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向的状态下将所述边缘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从而所述第二连接器以能够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方式被定位。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外部电路元件平行于布线构件移动而容易地将第二连接器安装于第一连接器。此外,能够减少将第二连接器安装于第一连接器时对各构件施加的应力。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外部电路元件具有作为能够消耗从所述第二连接器输入的电力的电路元件的负载元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用负载元件消耗由电力布线装置具有的环境发电元件所发电生成的电力。此外,能够将负载元件和环境发电元件保持使用时的配置或者使用后的配置,作为一体而容易地搬运。进而,由于能够通过连接器拆装,还能够自由地变更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布线构件具有多个布线构件单元,所述多个布线构件单元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器,并所述多个布线构件单元经由连结布线构件机械且电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电力布线装置由于能够在连结布线构件的区域折叠,所以能够易于收纳和搬运。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连结布线构件具有配置在所述多个布线构件单元上的第四连接器,通过该第四连接器彼此之间直接或经由其他构件连接,所述多个布线构件单元机械且电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以布线构件单元为单位增设电力布线装置,所以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使用状况等,自由地调节电力布线装置整体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布线构件在没有配置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折弯位置能够折弯。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电力布线装置由于能够在安装有外部电路元件的状态下折叠,所以能够提高电力布线装置的便携性。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布线装置优选在上述结构中,与所述折弯位置邻接的两个第一连接器配置在如下位置,即在该折弯位置将所述布线构件折弯时彼此在面方向不重叠的面内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减少将电力布线装置折叠时的重叠方向的厚度,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布线装置的便携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便携性或/和便利性的电力布线装置。附图说明图1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1的结构的后视图。图1B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1的结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1的结构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图4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2的结构的局部后视图。图4B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2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图5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3的结构的局部后视图。图5B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3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图6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4的结构的局部后视图。图6B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4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5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图8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6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7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8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各图中共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标记。[电力布线装置1的结构]图1A、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布线装置1的概要图(后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B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板状的布线构件,其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器并使该多个第一连接器彼此导通;以及/n板状的外部电路元件,其载置于所述布线构件上,并具有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当中任意的第一连接器机械且电拆装的第二连接器,/n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面方向,/n所述外部电路元件含有作为能够从所述第二连接器输出环境发电生成的电力的电路元件的环境发电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2 JP 2018-0552191.一种电力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板状的布线构件,其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器并使该多个第一连接器彼此导通;以及
板状的外部电路元件,其载置于所述布线构件上,并具有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当中任意的第一连接器机械且电拆装的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面方向,
所述外部电路元件含有作为能够从所述第二连接器输出环境发电生成的电力的电路元件的环境发电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布线装置,其中,
所述布线构件为具有挠性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布线装置,其中,
所述布线构件具有:边缘部保持构件,其通过在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边缘部限制所述外部电路元件的厚度方向的位移,从而将所述外部电路元件保持在所述布线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布线装置,其中,
所述边缘部保持构件具有沿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收容所述边缘部的收容部,通过在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合碧吉田昌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