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79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平衡板、内槽、碾轮、固定杆、拆卸板、外壳和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位置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外壳之间嵌入连接,所述外壳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板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板与进料槽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部两侧位置设有配电板,所述配电板与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该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通过装置本体上设有的内槽及其上部位置设有碾轮,使用者将凹凸棒粉通过进料槽和进料板倒入到内槽后,配电柜控制伸缩转动杆带动碾轮对内槽上的凹凸棒粉进行研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经济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凹凸棒粉
,具体为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
技术介绍
凹凸棒粉以优质的凹凸棒石经研磨、磨粉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粉状产品,该产品化学性能稳定、粘接力强、吸附能力大,可用于饲料、化工、农业、肥料和医药等行业,在对凹凸棒粉进行加工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研磨,然而现有的研磨装置研磨效果较差,产品大小不一,且原料在注入时,颗粒过大,容易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且装置在下料时,容易在下料口进行堆积,且凹凸棒粉在运作时,会附着于装置侧壁上,原料损失较多,后期清洗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平衡板、内槽、碾轮、进料板、固定杆、拆卸板、外壳和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位置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外壳之间嵌入连接,所述外壳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板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板与进料槽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部两侧位置设有配电板,所述配电板与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部位置设有碾轮,所述碾轮的两侧位置设有伸缩转动杆,所述伸缩转动杆与碾轮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转动杆的上部与配电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碾轮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两侧及背部位置设有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内槽的底部位置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与内槽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板的底部位置设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与振动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与内槽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前部位置设有拆卸板,所述拆卸板与挡板的连接处设有拆卸扣,所述拆卸扣与挡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衡板的两侧位置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平衡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板的底部位置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平衡板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杆的两侧位置设有侧板,所述转动杆与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通过装置内部设有的内部及其上部位置设有的碾轮,使用者将凹凸棒粉通过进料槽和进料板倒入到内槽后,配电柜控制伸缩转动杆带动碾轮对内槽上的凹凸棒粉进行研磨,通过内槽底部设有的振动板和平衡板的组合,能够使内槽内的凹凸棒粉更加均匀,防止物料堆积,从而方便了碾轮的研磨,在研磨完毕后,侧板控制转动杆的转动,转动杆带动固定杆的转动,从而使平衡板的上部向前部倾斜,使得内槽到达出料口的位置,通过拆卸扣将拆卸板拆卸,从而将内槽内的凹凸棒粉倒出,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的内槽结构示意图;图中:装置本体-1、转动杆-2、平衡板-3、内槽-4、伸缩转动杆-5、碾轮-6、进料槽-7、进料板-8、配电板-9、振动板-10、固定杆-11、侧板-12、挡板-13、拆卸板-14、拆卸扣-15、外壳-16、出料口-1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平衡板3、内槽4、碾轮6、进料板8、固定杆11、拆卸板14、外壳16和出料口17,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部位置设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与外壳16之间嵌入连接,所述外壳16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料板8,所述进料板8与外壳1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板8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板8与进料槽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6的上部两侧位置设有配电板9,所述配电板9与外壳16之间可拆卸连接。请参阅图1,所述外壳16的内部位置设有碾轮6,所述碾轮6的两侧位置设有伸缩转动杆5,所述伸缩转动杆5与碾轮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转动杆5的上部与配电板9连接,方便了碾轮6对内槽4内凹凸棒粉的研磨,方便了装置本体1的使用。请参阅图3,所述碾轮6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内槽4,所述内槽4的两侧及背部位置设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与内槽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的前部位置设有拆卸板14,所述拆卸板14与挡板13的连接处设有拆卸扣15,所述拆卸扣15与挡板13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内槽4内凹凸棒粉的倾倒,方便了装置本体1的使用。请参阅图1,内槽4的底部位置设有振动板10,所述振动板10与内槽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板10的底部位置设有平衡板3,所述平衡板3与振动板10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振动板10振动后带动内槽4的振动,从而使凹凸棒粉能够更加的均匀,方便了碾轮6的研磨,方便了装置本体1的使用。请参阅图1,所述平衡板3的两侧位置设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与平衡板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板3的底部位置设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与平衡板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的两侧位置设有侧板12,所述转动杆2与侧板12之间转动连接,方便了转动杆2转动带动平衡板3的转动,从而使内槽4向外斜,使得凹凸棒粉从出料口17倒出,方便了装置本体1的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使用者在对该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将凹凸棒粉通过进料槽7和进料板8倒入到内槽4后,配电柜控制伸缩转动杆5带动碾轮6对内槽4上的凹凸棒粉进行研磨,通过内槽4底部设有的振动板10和平衡板3的组合,能够使内槽4内的凹凸棒粉更加均匀,从而方便了碾轮6的研磨,在研磨完毕后,侧板12控制转动杆2的转动,转动杆2带动固定杆11的转动,从而使平衡板3的上部向前部倾斜,使得内槽4到达出料口17的位置,通过拆卸扣15将拆卸板14拆卸,从而将内槽4内的凹凸棒粉倒出,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以上装置的组合,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装置本体-1、转动杆-2、平衡板-3、内槽-4、伸缩转动杆-5、碾轮-6、进料槽-7、进料板-8、配电板-9、振动板-10、固定杆-11、侧板-12、挡板-13、拆卸板-14、拆卸扣-15、外壳-16、出料口-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仅为现有的装置不能对固定凹凸棒粉进行有效的研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装置内部设有的内部及其上部位置设有的碾轮,使用者将凹凸棒粉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平衡板(3)、内槽(4)、碾轮(6)、进料板(8)、固定杆(11)、拆卸板(14)、外壳(16)和出料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部位置设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与外壳(16)之间嵌入连接,所述外壳(16)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料板(8),所述进料板(8)与外壳(1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板(8)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板(8)与进料槽(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6)的上部两侧位置设有配电板(9),所述配电板(9)与外壳(16)之间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平衡板(3)、内槽(4)、碾轮(6)、进料板(8)、固定杆(11)、拆卸板(14)、外壳(16)和出料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部位置设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与外壳(16)之间嵌入连接,所述外壳(16)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料板(8),所述进料板(8)与外壳(1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板(8)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板(8)与进料槽(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6)的上部两侧位置设有配电板(9),所述配电板(9)与外壳(16)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的内部位置设有碾轮(6),所述碾轮(6)的两侧位置设有伸缩转动杆(5),所述伸缩转动杆(5)与碾轮(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转动杆(5)的上部与配电板(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凹凸棒粉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轮(6)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内槽(4),所述内槽(4)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洲
申请(专利权)人:盱眙县鸿源吸附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