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174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包括恒温箱、反应釜、高压罐、第一冷浴、第二冷浴和进气口,所述反应釜和高压罐均置于恒温箱内部,所述反应釜内设置上下两端贯通的内筒,所述反应釜的气体进出口还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高压罐,所述反应釜与高压罐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计、缓冲罐、增压泵、第二PID动力阀,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应釜和流量计分别通过线路连接至数采仪。综合考虑不同目的,可进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水合物实验;通过增压泵的使用,可对实验尾气进行循环利用,节约实验成本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小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合物实验系统领域,该系统特别涉及可进行不同条件下水合物形成。
技术介绍
自水合物发现以后,人们对水合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水合物的形成特性研究越来越多,关于水合物方面的实验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研究者们对实验系统的设计往往只根据自身实验的需求,因此所设计出来的反应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同时对实验结束后尾气的处理造成一定的浪费并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目前不同类型的水合物实验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将尾气进行循环处理利用,设计出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环境友好型的水合物实验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包括恒温箱、反应釜、高压罐、第一冷浴、第二冷浴和进气口,所述反应釜和高压罐均置于恒温箱内部,所述反应釜内设置上下两端贯通的内筒,所述反应釜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冷浴和第二冷浴分别通过导热管连接至上盖和下盖,所述内筒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位置可调换的实心金属块和带孔金属块,所述带孔金属块的孔用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材料填充,所述实心金属块和带孔金属块之间形成透气不透水的反应区域,所述反应区域内具有多孔介质和水,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反应釜的气体进出口,所述进气口、反应釜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球阀和第一PID动力阀,所述反应釜的气体进出口还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高压罐,所述反应釜与高压罐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计、缓冲罐、增压泵、第二PID动力阀,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应釜和流量计分别通过线路连接至数采仪。作为优选,所述实心金属块、带孔金属块与多孔介质的顶部紧密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浴、第二冷浴与上盖、下盖连接的导热管上均设置有闸阀。作为优选,所述高压罐上设置有压力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综合考虑不同目的,可进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水合物实验;通过增压泵的使用,可对实验尾气进行循环利用,节约实验成本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小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包括恒温箱8、反应釜9、高压罐7、第一冷浴14、第二冷浴15和进气口101,所述反应釜9和高压罐7均置于恒温箱8内部,所述反应釜9内设置上下两端贯通的内筒,所述反应釜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冷浴14和第二冷浴15分别通过导热管连接至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冷浴14、第二冷浴15与上盖、下盖连接的导热管上均设置有闸阀,所述内筒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位置可调换的实心金属块10和带孔金属块11,通过改变带孔金属块11在内筒上下端的位置以改变气体进入多孔介质的方式是上进气还是下进气,所述带孔金属块11的孔用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材料填充,所述实心金属块10和带孔金属块11之间形成透气不透水的反应区域12,所述反应区域12内具有多孔介质和水,所述进气口101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反应釜9的气体进出口,所述进气口101、反应釜9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球阀1和第一PID动力阀21,所述反应釜9的气体进出口还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高压罐7,所述高压罐7上设置有压力表6,所述反应釜9与高压罐7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计5、缓冲罐4、增压泵3、第二PID动力阀22,第一PID动力阀21和第二PID动力阀22可对反应釜9内压力进行调节,可进行降温或降压法水合物的形成,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应釜9和流量计5均通过线路连接至数采仪102,数采仪102再将数据发送至电脑终端。所述实心金属块10、带孔金属块11与多孔介质的顶部紧密接触,以抑制水合物在多孔介质顶部表面大量形成。进行合成实验时,此时球阀1和第一PID动力阀21打开,第二PID动力阀22关闭,用于合成实验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01进入到反应釜9内,由于带孔金属块11透气不透水的特性,用于合成实验的气体进入到内筒内部通过多孔介质的作用与水合成水合物,在实验过程中第一冷浴14、第二水域15分别对反应釜9的上盖、下盖控温,可以让样品体系获得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水合物形成研究。进行分解实验时,此时第二PID动力阀22打开,球阀1和第一PID动力阀21关闭,通过流量计5记录水合物分别时的流量,并将分解气体通入到缓存罐4中暂时存储,通过增压泵3将实验分解气进行增压,充入高压罐7中储存,实现实验尾气循环利用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节约实验成本并且减小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再次进行实验室,打开高压罐7的控制阀门和第一PID动力阀21,关闭球阀1和第二PID动力阀22,即可实现实验尾气循环利用的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8)、反应釜(9)、高压罐(7)、第一冷浴(14)、第二冷浴(15)和进气口(101),所述反应釜(9)和高压罐(7)均置于恒温箱(8)内部,所述反应釜(9)内设置上下两端贯通的内筒,所述反应釜(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冷浴(14)和第二冷浴(15)分别通过导热管连接至上盖和下盖,所述内筒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位置可调换的实心金属块(10)和带孔金属块(11),所述带孔金属块(11)的孔用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材料填充,所述实心金属块(10)和带孔金属块(11)之间形成透气不透水的反应区域(12),所述反应区域(12)内具有多孔介质和水,所述进气口(101)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反应釜(9)的气体进出口,所述进气口(101)、反应釜(9)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球阀(1)和第一PID动力阀(21),所述反应釜(9)的气体进出口还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高压罐(7),所述反应釜(9)与高压罐(7)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计(5)、缓冲罐(4)、增压泵(3)、第二PID动力阀(22),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应釜(9)和流量计(5)均通过线路连接至数采仪(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8)、反应釜(9)、高压罐(7)、第一冷浴(14)、第二冷浴(15)和进气口(101),所述反应釜(9)和高压罐(7)均置于恒温箱(8)内部,所述反应釜(9)内设置上下两端贯通的内筒,所述反应釜(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冷浴(14)和第二冷浴(15)分别通过导热管连接至上盖和下盖,所述内筒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位置可调换的实心金属块(10)和带孔金属块(11),所述带孔金属块(11)的孔用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材料填充,所述实心金属块(10)和带孔金属块(11)之间形成透气不透水的反应区域(12),所述反应区域(12)内具有多孔介质和水,所述进气口(101)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反应釜(9)的气体进出口,所述进气口(101)、反应釜(9)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球阀(1)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梅董世强张梦迪王俊程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