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705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混捏组件,所述混捏组件包括盖体、橡胶圈、伺服电机、第一支架、方杆、方筒、长杆、第二支架、螺纹、钢网、漏斗和螺旋叶。该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通过螺旋叶、长杆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可以在物料加热前进行粗略的搅拌,所以物料在混捏时的混合效果更好,提高作业效率,使得物料可以进行提前预热,因此在加热时,需要时间更短,提高了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并且该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整体便于操作和使用,给作业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其结构简单,因此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
本技术涉及混捏机
,具体为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
技术介绍
碳素混捏机主要用于以电极糊、阳极糊、石墨化电极等碳素碳素制品。石油焦、无烟煤、冶金焦为主要原料,煤沥青为粘结剂而制成。有的用于各种连续自焙电炉作为导电电极使用的电极糊;有的用于连续自焙式铝槽作为导电阳极使用的阳极糊;有的用于高炉砌筑的填料和耐火泥浆的粗缝糊和细缝糊。高炉用自焙炭块虽用途不同,但和糊类制品的生产工艺相仿,暂归在糊类制品内。现有技术中的立式连续混捏机作业过程中,仅在加热之后才进行搅拌,因此搅拌过程物料较为黏稠,需要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并且加热效率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加热才可以进行作业,因而导致作业效率低,所以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立式连续混捏机作业过程中,仅在加热之后才进行搅拌,因此搅拌过程物料较为黏稠,需要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碳素用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包括罐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的外壁下方呈九十度环形固接有支腿(5),所述罐体(4)的内部设有混捏组件(1);/n所述混捏组件(1)包括盖体(101)、橡胶圈(102)、伺服电机(103)、第一支架(104)、方杆(105)、方筒(106)、长杆(107)、第二支架(108)、螺纹(109)、钢网(110)、漏斗(111)和螺旋叶(112);/n所述盖体(101)的外壁下方与罐体(4)的内壁上方间隙配合,所述盖体(101)与罐体(4)之间夹合有橡胶圈(102),所述伺服电机(103)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架(104)与盖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包括罐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的外壁下方呈九十度环形固接有支腿(5),所述罐体(4)的内部设有混捏组件(1);
所述混捏组件(1)包括盖体(101)、橡胶圈(102)、伺服电机(103)、第一支架(104)、方杆(105)、方筒(106)、长杆(107)、第二支架(108)、螺纹(109)、钢网(110)、漏斗(111)和螺旋叶(112);
所述盖体(101)的外壁下方与罐体(4)的内壁上方间隙配合,所述盖体(101)与罐体(4)之间夹合有橡胶圈(102),所述伺服电机(103)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架(104)与盖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103)的输出端与方杆(10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方杆(105)的外壁通过通孔贯穿盖体(101),所述方杆(105)的外壁下方与方筒(106)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方筒(106)的底部与长杆(107)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长杆(107)的外壁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架(108)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架(108)的末端与罐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长杆(107)的外壁下方加工有螺纹(109),所述罐体(4)的内壁下方与钢网(110)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盖体(101)的顶部右侧漏斗(111)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漏斗(111)的底部与盖体(101)的底部相平齐,所述长杆(107)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螺旋叶(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素用立式连续混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109)的最大外径较罐体(4)的内径小1-2毫米。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诗鹏董辰张尚谦郭富昌刘田锦龙王荣芳范文静白瑜王保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太谷县宝光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