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57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0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机体、OLED屏幕组件、第一光线感应器和第二光线感应器;OLED屏幕组件设置于机体表面,OLED屏幕组件包括:自发光层以及位于自发光层上方的透光功能层;自发光层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光学微孔;第一光线感应器设置于自发光层下方,且与光学微孔对应的位置处;第二光线感应器设置于自发光层下方,且不与光学微孔对应的位置处。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合理设置光线感应器和偏振片,降低或消除OLED屏幕的自发光层发出的光线对环境光强的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升OLED屏幕的屏下光线感应器对环境光强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诸如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上通常配备有光线感应器,用于感应光线强弱。在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屏下设置有光线感应器。光线感应器能够获取到移动终端的屏幕前方区域的环境光强,以使得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光强适应性地调节屏幕亮度,给用户带来较好的视觉效果。然而,当移动终端的屏幕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屏幕时,由于OLED屏幕具有自发光特性,OLED屏幕产生的光强会影响到光线感应器对环境光强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机体、OLED屏幕组件、第一光线感应器和第二光线感应器;所述OLED屏幕组件设置于所述机体表面,所述OLED屏幕组件包括:自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自发光层上方的透光功能层;所述自发光层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光学微孔;所述第一光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机体、OLED屏幕组件、第一光线感应器和第二光线感应器;/n所述OLED屏幕组件设置于所述机体表面,所述OLED屏幕组件包括:自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自发光层上方的透光功能层;所述自发光层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光学微孔;/n所述第一光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下方,且与所述光学微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光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下方,且不与所述光学微孔对应的位置处;/n其中,环境光至所述第二光线感应器的入射光路上设置有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且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机体、OLED屏幕组件、第一光线感应器和第二光线感应器;
所述OLED屏幕组件设置于所述机体表面,所述OLED屏幕组件包括:自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自发光层上方的透光功能层;所述自发光层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光学微孔;
所述第一光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下方,且与所述光学微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光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下方,且不与所述光学微孔对应的位置处;
其中,环境光至所述第二光线感应器的入射光路上设置有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且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片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和所述透光功能层之间,所述第二偏振片设置于所述自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光线感应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功能层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玻璃盖板、触控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组件,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光线感应器的第一测量值,确定所述环境光的光强与所述自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光强总和;
根据所述第二光线感应器的第二测量值,确定所述自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光强;
将所述总和减去所述自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光强,得到所述环境光的光强。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机体、OLED屏幕组件和光线感应器;
所述OLED屏幕组件设置于所述机体表面,所述OLED屏幕组件包括:自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自发光层上方的透光功能层;所述自发光层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光学微孔;
所述光线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