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50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乒乓球台技术领域,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包括第一台板、第二台板、第一弧形支杆、第二弧形支杆以及横管,第二台板平行于第一台板右侧,且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分别位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下方,横管设有四个并分别排布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下方靠末端的前后两侧位置;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相接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且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相接处下方与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相接处均贯穿有使两者之间转动连接的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实现方便移动乒乓球台的同时增加其稳固性,减少位移,提高折叠的便捷性/方便存放乒乓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
本技术涉及乒乓球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
技术介绍
乒乓球台是乒乓球运动的老式乒乓球台器械,台面可由任何材料(国际规定应由坚实木料)制作,具有一定弹性,上层表面叫比赛台面。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720704371.7)提出了一种体育教学器材用多功能乒乓球台,包括乒乓球台面板、垫板、滑杆、滑槽和球网,乒乓球台面板下方设置有上折叠板,上折叠板中间部位连接有搭扣,搭扣下方安装有下折叠板,乒乓球台面板正下方固定有垫板,垫板下方固定有支脚架,支脚架中间连接有支撑架,支脚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内测安装有卡子,乒乓球台面板里嵌套有滑杆,滑杆外部嵌套有滑槽,滑槽上设置有限位孔,乒乓球台面板内中间部位设置有铰链,铰链外部设置有球网,球网设置有中心网,中心网上方连接有触碰边。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方便使用者随处移动乒乓球台,但是由于仅仅通过卡子来固定万向轮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卡子随着使用的时间,容易出现磨损,进而降低对万向轮的限位,再是,该专利提出的折叠方法操作程序较为麻烦,降低效率,而且一般的乒乓球台难以具备存放乒乓球的功能,每用完的乒乓球都跟乒乓球拍一块放置在台面上,圆滚滚的乒乓球非常容易滑落,需要使用者重新寻找和拿取乒乓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乒乓球在方便移动的同时稳固性差、折叠操作麻烦和不方便存放乒乓球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包括第一台板、第二台板、第一弧形支杆、第二弧形支杆以及横管,所述第二台板平行于第一台板右侧,且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分别位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下方,所述横管设有四个并分别排布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下方靠末端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相接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相接处下方与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相接处均贯穿有使两者之间转动连接的转轴,两根所述转轴均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末端均垂直焊接有立轴,两根所述立轴末端均熔接有吸盘,所述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内表面下方均垂直焊接有立杆,且两根所述立杆内部均嵌入有内杆,两根所述内杆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所述内杆直径小于立杆直径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且两根所述立杆末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横管包括圆形网袋、连接板、横板以及螺纹钉,且所述圆形网袋设有四个并左右平行排布于横管内部中间位置,四个所述圆形网袋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连接板设有两块并分别垂直向上套入于横管外部左右两端位置,所述横板水平焊接于两块所述连接板上方并与横管上下平行,且所述螺纹钉设有两根并分别从下至上拧入横板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圆形网袋与横管相通,且所述圆形网袋口径与横管直径均为7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相接近的一端上表面均熔接有垫片,且两块所述垫片上表面分别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下表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杆与第一台板之间和第二弧形支杆与第二台板之间均焊接有两根左右平行的斜杆,且所述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分别通过两根斜杆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相连为一体。进一步的,述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相接处下方固定有弹性轴,且所述弹性轴夹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凹槽内壁均通过粘合剂粘结有第一磁片,且所述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之间设有末端卡入两个所述凹槽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左右两面外壁均粘结有与第一磁片相互吸引的第二磁片,且所述挡板内部嵌入有网格。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上表面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下表面贴合并通过两个所述螺纹钉固定,使得所述横管通过螺纹钉和横板与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固定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将第一弧形支杆、第二弧形支杆、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均向中间位置转动,使得第一台板的表面贴合在第二台板的表面,这样便可以将整个乒乓球台折叠起来,通过第一弧形支杆和第二弧形支杆之间下表面的弹性轴可以有效加强两者之间的弹性和连接性,该种折叠方法不仅快速简单,并且在展开时也非常的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折叠的便捷性,将吸盘吸附在地面上并将整个乒乓球台牢牢吸附固定在地面上,便于使用,需要移动乒乓球台时,便可以将两根立杆通过内部的内杆向下拉伸,吸盘不再吸附在地面并与地面隔开,这样使用者便可以通过滑轮对乒乓球台进行移动,移动完成后,再将立杆通过内杆向上缩,并通过卡槽卡住,使得滑轮的末端位于吸盘末端之上,这时的乒乓球台由第一弧形支杆、第二弧形支杆、立轴以及吸盘支撑,使用者通过吸盘固定即可,这样有效避免滑轮着地而导致乒乓球台稳固性差的现象发生;使用者将无需使用的乒乓球通过横管放入四个圆形网袋内,利用四个圆形网袋,使用者可以在一个横管内同时存放四个乒乓球,并且通过圆形网贷方便使用者观察每个横管内的乒乓球数量,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将乒乓球直接放置在台面上,而导致乒乓球滚动滑落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挡板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台板;101-第二台板;102-凹槽;103-第一磁片;104-转轴;105-挡板;106-网格;107-第二磁片;2-第一弧形支杆;201-第二弧形支杆;202-斜杆;203-立轴;204-吸盘;205-立杆;206-内杆;207-卡槽;208-滑轮;209-弹性轴;210-垫片;3-横管;301-圆形网袋;302-连接板;303-横板;304-螺纹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包括第一台板1、第二台板101、第一弧形支杆2、第二弧形支杆201以及横管3,第二台板101平行于第一台板1右侧,且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分别位于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下方,横管3设有四个并分别排布于第一台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包括第一台板(1)、第二台板(101)、第一弧形支杆(2)、第二弧形支杆(201)以及横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板(101)平行于第一台板(1)右侧,且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分别位于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下方,所述横管(3)设有四个并分别排布于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下方靠末端的前后两侧位置;/n所述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相接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102),且所述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相接处下方与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相接处均贯穿有使两者之间转动连接的转轴(104),两根所述转轴(104)均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末端均垂直焊接有立轴(203),两根所述立轴(203)末端均熔接有吸盘(204),所述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内表面下方均垂直焊接有立杆(205),且两根所述立杆(205)内部均嵌入有内杆(206),两根所述内杆(206)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207),所述内杆(206)直径小于立杆(205)直径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且两根所述立杆(205)末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208);/n所述横管(3)包括圆形网袋(301)、连接板(302)、横板(303)以及螺纹钉(304),且所述圆形网袋(301)设有四个并左右平行排布于横管(3)内部中间位置,四个所述圆形网袋(301)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连接板(302)设有两块并分别垂直向上套入于横管(3)外部左右两端位置,所述横板(303)水平焊接于两块所述连接板(302)上方并与横管(3)上下平行,且所述螺纹钉(304)设有两根并分别从下至上拧入横板(303)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圆形网袋(301)与横管(3)相通,且所述圆形网袋(301)口径与横管(3)直径均为7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乒乓球台,包括第一台板(1)、第二台板(101)、第一弧形支杆(2)、第二弧形支杆(201)以及横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板(101)平行于第一台板(1)右侧,且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分别位于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下方,所述横管(3)设有四个并分别排布于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下方靠末端的前后两侧位置;
所述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相接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102),且所述第一台板(1)和第二台板(101)相接处下方与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相接处均贯穿有使两者之间转动连接的转轴(104),两根所述转轴(104)均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末端均垂直焊接有立轴(203),两根所述立轴(203)末端均熔接有吸盘(204),所述第一弧形支杆(2)和第二弧形支杆(201)内表面下方均垂直焊接有立杆(205),且两根所述立杆(205)内部均嵌入有内杆(206),两根所述内杆(206)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207),所述内杆(206)直径小于立杆(205)直径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且两根所述立杆(205)末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208);
所述横管(3)包括圆形网袋(301)、连接板(302)、横板(303)以及螺纹钉(304),且所述圆形网袋(301)设有四个并左右平行排布于横管(3)内部中间位置,四个所述圆形网袋(301)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连接板(302)设有两块并分别垂直向上套入于横管(3)外部左右两端位置,所述横板(303)水平焊接于两块所述连接板(302)上方并与横管(3)上下平行,且所述螺纹钉(304)设有两根并分别从下至上拧入横板(303)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圆形网袋(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雄沈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万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