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142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包括:逆变器并网稳定运行步骤:设置逆变器初始的稳定运行状态;孤岛状态检测步骤:通过孤岛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微电网是否在运行计划外进入了孤岛运行模式;若是,则获取微电网非计划离网信息;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步骤:根据微电网非计划离网信息,通过控制模式切换控制器将逆变器控制模式由并网运行模式切换至孤岛下垂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对切换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进行削弱;逆变器孤岛稳定运行步骤: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后,排除主网故障,微电网及微电网内部逆变器重新并网。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微电网出现非计划离网时,微电网逆变器自动切换控制模式,增强微电网逆变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逆变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适用于微电网运行的逆变器一般要求其能够工作于微电网并网和孤岛运行两种运行状态。但是,一般而言,并网运行逆变器与孤岛运行逆变器控制方法有着较大的差异。逆变器并网运行一般采用电流源型控制模式,孤岛运行时逆变器一般采用电压源型控制模式。而当与微电网相连的配电网存在故障或电能质量下降时,微电网将出现非计划离网的情况,若无良好的切换辅助措施,运行控制模式切换过程中将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因此能够确保微电网逆变器在微电网出现非计划孤岛时其运行模式能够自动且平滑的切换是保证微电网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要求。目前针对微电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的设计中绝大多数针对于其中一种运行模式,而对微电网逆变器中非计划离网过程中微电网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方法研究较少。设计一种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过程中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将提高微电网逆变器面对主配电网故障时的适应能力,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专利文献CN110635507A提出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逆变器并网稳定运行步骤:设置逆变器初始的稳定运行状态;/n孤岛状态检测步骤:将微电网逆变器处于并网运行模式过程中,通过孤岛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微电网是否在运行计划外进入了孤岛运行模式;/n若是,则获取微电网非计划离网信息;/n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步骤:根据微电网非计划离网信息,通过控制模式切换控制器将逆变器控制模式由并网运行模式切换至孤岛下垂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对切换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进行削弱;/n逆变器孤岛稳定运行步骤: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后,排除主网故障,微电网及微电网内部逆变器重新并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逆变器并网稳定运行步骤:设置逆变器初始的稳定运行状态;
孤岛状态检测步骤:将微电网逆变器处于并网运行模式过程中,通过孤岛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微电网是否在运行计划外进入了孤岛运行模式;
若是,则获取微电网非计划离网信息;
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步骤:根据微电网非计划离网信息,通过控制模式切换控制器将逆变器控制模式由并网运行模式切换至孤岛下垂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对切换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进行削弱;
逆变器孤岛稳定运行步骤: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后,排除主网故障,微电网及微电网内部逆变器重新并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并网稳定运行步骤包括:
电流控制型控制步骤:采用电流控制型控制方案,设置逆变器初始的稳定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孤岛状态检测步骤包括:
电压有效值检测步骤:检测逆变器输出端电压有效值是否处于设定范围,获取微电网并网运行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控制模式切换步骤包括:
冲击电流削弱步骤:采用自适应虚拟电阻方法来削弱切换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
其中,自适应虚拟电阻采用电阻值时变指数衰减的变化方式,衰减时间常数应大于下垂控制器功率环时间常数的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孤岛稳定运行步骤包括:
控制器设置步骤:采用有功频率无功电压下垂方法设置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家伟王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